Workflow
攻坚战
icon
Search documents
内蒙古“三北”工程攻坚战取得重大成果
聚焦解决"钱从哪来"问题,内蒙古建立了"以国家投入为主、地方配套为辅、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 入机制,成立防沙治沙基金会,已累计接收社会捐资达9150万元。为动员广大农牧民投身到防沙治沙中 来,内蒙古在"三北"工程建设中率先推广"以工代赈",组织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务工,由治沙"看客"变 为治沙"主角"。2024年全区累计发动6.3万名农牧民投工投劳,发放劳务报酬8.5亿元,人均增收1.3万元 以上。 科技治沙、机械治沙是内蒙古精准高效治沙的"法宝"。内蒙古积极推广滴灌、微灌、容器苗等高效节水 治沙技术,实施15个防沙治沙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项目揭榜挂帅攻关,破解防沙治沙技术瓶颈;全面 推广应用灌木平茬机、智能沙障铺设机械、无人机飞播等先进适用新技术、新装备,推动防沙治沙 由"人海战术"加快向机械化作业、智慧化治理转变。 内蒙古横跨"三北",是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是我国治理荒漠化 的主战场、防御沙尘暴的主防线。"三北"工程攻坚战三大标志性战役"两个半"在内蒙古,沙化土地综合 治理60%的任务量也在内蒙古。两年来,内蒙古以当主攻、打头阵的实际行动自觉扛起打好"三北"工程 攻坚 ...
推进环境健康管理试点有何现实意义?
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从2018年启动至今已经发展到23个省份的49个地区和单位。通过试点探索,提升 环境健康管理水平,是适应生态环境新形势、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积极探索。 保障公众健康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 法》。该法第一条规定"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 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明确强调"保障公众健康"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目标。第 三十九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鼓励和组织开展环境质量对公 众健康影响的研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与环境污染有关的疾病",提出了推进环境健康管理工作的基 本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 要》(2016年)、《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2018年)、《关 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2021年)、《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2023年)等 重要文件,都对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公众健 ...
保持清醒 增强责任 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 为郑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绿色支撑
Zheng Zhou Ri Bao· 2025-05-15 00:55
安伟强调,要锚定目标、突出重点,胸怀"国之大者",守牢底线红线,确保"十四五"污染防治各项 目标任务完成。要远抓结构调整、近抓管理作风,深入、精细、全面落实污染防治攻坚各项工作举措。 加强源头防控,筑牢防污治污"第一道防线",强化空间规划约束,深化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用地结 构调整,优化生产生活方式,实施全方位绿色转型;加强过程管控,织密污染扩散"监控网络",强化监 测预警管理,健全网格化监管机制,做好要素保障,加快建立现代化、智能化污染治理体系;加强末端 治理,打造污染消纳"绿色屏障",聚焦大气、水、土壤、移动源等污染治理难点,靶向治疗、精准施 策,提升末端治理效能,守好环境安全底线;加强生态修复,重建自然系统"自净能力",着力推进黄河 滩区治理、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强重点领域生态修复和城市绿地建设,不断提高环境承载和自然恢复 能力。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污染防治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强化责任,加强督导,转变作风,全 民动员,凝聚起强大合力,用优异成绩向党和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生态答卷。 市领导庄建球、吕挺琳、路云、陈宏伟、虎强、王鸿勋、马志峰、李凤芝出席。副市长王滔通报污 染防治攻坚工作进展情况,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