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结构

Search documents
融资成本下行、支持资本市场 北京一季度社融增量超8425亿元
Bei Ke Cai Jing· 2025-04-28 06:53
4月27日,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在2025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 量8425.5亿元,高于上年同期2712.3亿元,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此外,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继续下行。今年以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成效显著,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 机制作用有效发挥,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增强,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的 数据显示,3月,北京地区金融机构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49%,同比下降21个基点。企业贷款加权 平均利率2.63%,同比下降34个基点。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加大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 今年一季度,北京地区信贷结构不断优化。刘前进介绍,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持续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 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不断增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3月 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400.3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加额的比重为30.6%;普惠小微贷 款余额同比增长12.4%,明显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如在科技金融方面,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信贷政策管理处处长贺杰表示,该行联合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 涵盖了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领域科技金融服务效 ...
一季度北京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8426亿元,高于上年同期,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4-27 12:31
每经记者 张寿林 每经编辑 张益铭 4月27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举行2025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北京市第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扎实推进首都金融"五篇大文章"、 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政策落实情况和工作成效。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调查统计处副处长(主持工作)刘前进现场介绍,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人民 银行总行各项工作要求,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坚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首都 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金融总量平稳增长。一季度,北京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8425.5亿元,比上年同期高2712.3亿元,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信贷结构不断优化。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持续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不断增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 支持力度。3月末,北京地区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400.3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加额的比重为30.6%;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4%,明 显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从信贷投向期限上看,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多长 ...
一季度,北京地区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步下行
Sou Hu Cai Jing· 2025-04-27 11:30
据了解,北京地区今年以来信贷投向继续优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更大。在信贷投向结构方面,除 了体现金融"五篇大文章"和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支持外,还呈现以下特点: 分部门来看,对住户和企(事)业单位的信贷支持力度均增大。3月末,住户贷款余额同比增长5.0%, 增速比上年末高1.3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438.6亿元,同比多增341.2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同 比增长6.9%,增速比上年末高1.5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4078.4亿元,同比多增1394.6亿元。 分期限看,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多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3月末,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 7.0%,一季度增加1975.4亿元。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保持较高增速。3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 增长15.8%,比全部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速高8.6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11.4%。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长加快。3月末,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2%,增速比上年 同期高3.8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497.7亿元,同比多增193.2亿元。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举行2025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 ...
中金:开年信贷的微观线索
中金点睛· 2025-04-23 23:55
中金研究 人民银行发布3月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及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 点击小程序查看报告原文 开年信贷的微观线索。 一季度新增贷款9.7万亿元,同比多增0.3万亿元,实现良好开局,体现出央行"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的政策导向。但从结构来看 仍存在一些"隐忧":1)一季度新增居民贷款仅占全部新增贷款的11%,同比少增0.3万亿元,新增量为近10年的最低水平,体现居民加杠杆购房和提前消 费仍较为谨慎;2)利率较低、更容易"冲量"的短期对公贷款和票据贴现一季度合计新增3.0万亿元,为最近3年最高值,成为贷款多增的主要贡献,其中 大型银行短期贷款+票据融资同比多增1.4万亿元,远高于中小银行(同比增量持平),体现出大行"冲量"意愿更强;3)一季度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普 惠小微贷款增速分别为9.3%和12.2%,分别较年初下行2.6和2.4个百分点,增速均为2020年以来最低水平,主要由于产业投资放缓以及小微企业信用风险 上升。 资金整体供过于求。 除居民贷款偏弱外,一季度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约0.6万亿元,部分受到政府隐性债务置换的影响。根据《金融时报》测算,一 季度用于化债的特殊再融资专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