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Search documents
Goheal:谁说并购一定能做大?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反而“做瘦”的真相
Sou Hu Cai Jing· 2025-05-07 09:09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里的这句话,原意是说木头经过墨绳可以修直,金属经过打磨才能锋利。放到当下资本市场环境里,这句话 恰如其分地揭示了一个悖论——本应是扩张利器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竟成了削肉的利刃。你是否注意到,一场场本应让企业"做大做强"的资本动作,最后 却演变为"做瘦做虚"?有些公司在并购重组后不但没实现规模跃迁,反而陷入营收塌陷、现金流枯竭、主业弱化的"反向成长"困局。 更可怕的,是并购带来的"盈利错觉"。通过并购取得的并表利润,会在短期内抬高报表数据,看似一切风生水起。但Goheal警示投资者:一旦"业绩承诺 期"结束,隐藏的问题就开始暴露。2024年已有多个A股并购标的被曝出业绩变脸、商誉减值甚至资金链断裂。原本预计三年盈利8亿元的标的,到了第二年 就暴雷、无法并表,上市公司不仅白忙一场,还得为商誉减值埋单——这不是增长,是倒退。 除了业务层面的"吞不下",还有金融层面的"撑不住"。很多企业在并购时采取高杠杆模式,前期账面光鲜,一旦现金流波动,便引发信用危机。某知名家电 企业曾通过四笔杠杆收购冲上市值高峰,但当外部融资收紧后,连债息都难以支付,被迫出售优质资产"瘦身自救"。美国 ...
支持上市公司应对美加征关税,证监会明确四方面工作
Sou Hu Cai Jing· 2025-05-07 04:01
进一步加大走访帮扶 针对美加征关税的影响,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5月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 一步,证监会将继续促进资本市场功能发挥,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也要努力传递监管温度,尽力帮助受影 响企业应对美加征关税的冲击。将在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吴清介绍,从去年到今年3月底,证监会会同地方政府累计走访2352家上市公司,帮助企业解决了3300 多项痛点难点问题。接下来,还将继续会同相关方面抓好这项工作。 去年"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沪深两市披露重组项目近1400单,同比增长40%,其中重大资产重组超160 单,同比增长2.4倍。 吴清介绍,目前正抓紧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以及相关监管指引,进一步完善"并购 六条"配套措施,以更大力度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围绕产业逻辑"强身健体"、激发活力、提高质 量,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以及风险抵御能力。 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产品和服务支持 吴清表示,支持上市公司利用股、债、REITs等多种工具开展直接融资,也鼓励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依 法依规赴境外上市,增强全球市场拓展能力。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李婷 优化监管安排 对于确实受关税政策影响比较大的上市公司 ...
吴清:证监会“四步走”支持上市公司应对美国关税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5-07 02:17
5月7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参加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时回应了证监会将如何支持上市公司做好应对美 国关税影响的问题。 吴清指出,上市公司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资本市场的基石。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促进 资本市场功能的发挥,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也要努力传递一些监管的温度。尽力的帮助受影响的企业应 对美加征关税的冲击。 三是支持转型升级,特别是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来转型升级。去年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沪深两市 披露重组的项目接近1400单,同比增长了40%。其中,重大资产重组超过了160单,同比增长了2.4倍。 我们目前正在抓紧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以及相关的监管指引,进一步完善并购六条的配 套措施。以更大的力度来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来围绕产业逻辑来强身健体、激发活力、提高质量, 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以及风险抵御的能力。 四是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产品和服务的支持。上市公司利用股债、REITs等多种工具来开展直接融资, 也鼓励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依法依规赴境外上市,增强全球市场的拓展能力。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吴鸿森 一是要进一步加大走访帮扶。从去年到今年3月底,证监会同地方政府累计走访了2352家上市公司 ...
吴清:更大力度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news flash· 2025-05-07 01:49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参加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时表示,支持上市公司通过 并购重组转型,目前证监会 正在抓紧修订上市公司重大 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并购6条的配套措施,以更大力度支持上市 公司并购重组。 ...
Goheal揭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为什么它能帮助企业实现跨越式增长?
Sou Hu Cai Jing· 2025-04-30 09:13
Core Insights -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at for listed companies, achieving exponential growth often requires resource restructuring,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s, and leveraging capital rather than relying solely on internal growth strategies [1][17]. Group 1: Resource Restructuring - Companies are increasingly turning to resource restructuring as internal growth reaches its limits, with horizontal mergers being a key strategy to quickly enhance market share and reduce price competition, leading to an average increase of over 30% in industry concentration post-merger [2][5]. - Vertical mergers unify the supply chain by acquiring suppliers and distributors, which can reduce unit costs by over 15% and minimize dependence on external market fluctuations [5][6]. Group 2: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 Instead of building R&D capabilities from scratch, companies are opting for technology acquisitions to leapfrog development timelines, with 70% of acquired firms launching new product lines within three years post-acquisition [7][8]. Group 3: Capital Leverage - Companies often utilize stock issuance as a means to finance acquisitions, allowing them to complete mergers without cash outflow, which can lead to a market value increase exceeding 200% of the transaction price [10][11]. Group 4: Synergy Effects - Successful mergers can achieve significant operational, financial, and managerial synergies, with operational costs potentially decreasing by 5-8 percentage points and return on equity (ROE) for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creasing by an average of 2.3 times [12][13]. Group 5: Navigating Cycles - Mergers serve as a tool for risk mitigation, allowing companies to diversify and counteract cyclical downturns in specific industries, such as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firms acquiring renewable energy companies [14][15]. Group 6: Policy and Market Dynamics - Regulatory reforms, such as the streamlined approval processes for mergers, hav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ransaction efficiency, with a 40% year-on-year increase in restructuring activities among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2023 [16]. Group 7: Conclusion - The path to exponential growth through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s characterized by resource reallocation,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and capital efficiency, positioning companies to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linear growth [17].
Goheal:行业风云变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如何改变行业格局?
Sou Hu Cai Jing· 2025-04-30 08:55
更值得关注的是,国有资本在这轮浪潮中"撸起袖子加油干",尤其是"三个集中"战略下,央企、地方国企主导的横向并购,迅速抬升了各个行业的CR5(行 业前五企业市占率)。比如军工、能源领域,短短一年时间内,行业集中度从五成跃升到七成以上。对小玩家来说,这是一场挤压赛;对头部企业而言,却 是一次登顶之机。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当下商业世界,这句话有了新的注解——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正在用一场场资本动作,积累起行业巨 变的浪潮。美国更好并购集团(Goheal)作为并购重组领域的洞察者与操盘手,敏锐地感知到:行业格局的重塑,早已不再是缓慢爬坡,而是一次次跨越式 跃迁。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 2024年以来,伴随着新"国九条"东风,政策杠杆频频加码,科技战线越拉越长,国资整合加速奔跑,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仿佛按下了快进键。美国更好并购集 团(Goheal)亲历并分析了大量交易案例,发现每一次并购背后,都是一次资源大洗牌、一次技术大跃迁、一次竞争格局的重塑。 让资本"有的放矢":政策扶持下的行业加速器 在资本市场,每一轮并购浪潮都有它的主旋律。而这一次,政策成为了最嘹亮的指挥棒。新"国九条"提出,鼓励上市 ...
Goheal揭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后的股价走势:媒体报道的潜在影响
Sou Hu Cai Jing· 2025-04-29 09:03
"人言之不预,非为不传。"古人云,舆论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在资本市场上,媒体报道常常成为影响投资者情绪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并购重组这种市场 敏感性极高的事件中。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股价走势,从未仅仅是财务报表和市场走势的简单叠加。背后,更隐藏着媒体对舆论引导的深远影响。正如美国 更好并购集团(Goheal)在多次并购案例中所观察到的,媒体报道不仅能为并购案的成功塑造舆论环境,也能在不经意间扭曲市场的预期,从而影响股价波 动。 媒体的"正面效应":股价上涨的助推器 当上市公司宣布并购重组时,市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围绕着该事件展开的媒体报道。正如美国更好并购集团(Goheal)所分析过的多个案例,媒体的报道常 常能在短期内引发股价的快速上涨。尤其是当媒体在报道中对并购案持积极态度时,往往会激发市场的乐观情绪。例如,某家知名科技公司在宣布与一家初 创企业进行战略并购时,媒体普遍报道该事件为行业内的一次"革命性整合"。由此,投资者纷纷跟风买入,股价在短短一周内上涨超过30%。 然而,在并购重组事件中,最令人担忧的并不是单一的正面或负面报道,而是媒体报道中可能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当企业宣布并购案时,媒体报道常常会 在短时 ...
Goheal:别以为项目谈成就完了,交割才是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修罗场”
Sou Hu Cai Jing· 2025-04-28 08:33
最近,一组刺眼的数据让整个资本圈炸开了锅:据Refinitiv统计,2024年全球并购交易中,有近22%的项目在交割阶段夭折,创下近八年最高比例。想象一 下——历经数月谈判、无数次飞行、熬过连夜修订的协议,一场号称"必成"的并购,竟然在临门一脚时灰飞烟灭。这不仅令人扼腕,更令人警醒:交割,才 是并购重组真正的修罗场。 古人有云:"未战而庙算多者胜。"意思是,真正的胜利,早在战斗打响之前就已决定。而在并购重组这场资本的战争中,真正的胜负,也往往不是在签署协 议的一刻,而是那场更为漫长、更为血腥的交割之战中分出高下。 首先,交割阶段是"魔鬼藏在细节里"的试金石。你以为签了SPA(股权购买协议)就可以高枕无忧?错!交割清单(Closing Checklist)才是决定生死的关 键。从政府审批、债权人同意、第三方合同转让,到员工安置、税务清理、资金安排,每一项都像是闯关打怪,错一道,就可能前功尽弃。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Goheal)在实际操作中,经常看到企业因为小小的遗漏——比如未能及时拿到某项反垄断审批,或者未能完成银行贷款的再确认,导致 整个交易被迫延后乃至流产。每一个交割条件,都像地雷阵中的地雷,轻视一步,炸掉 ...
PE机构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关注要点
Sou Hu Cai Jing· 2025-04-28 01:57
夏斌斌 | 作者 目录 监管规则概览 | 显无关的除外)、刑事处罚、涉及与经济纠纷有关的重大民事诉讼或者仲裁的, | | --- | | 应当披露处罚机关或者受理机构的名称、处罚种类、诉讼或者仲裁结果、日 | | 期、原因和执行情况; | | (七)交易对方及其主要管理人员最近五年的诚信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交 | | 易对方及其主要管理人员未按期偿还大额债务、未履行承诺、被中国证监会 | | 采取行政监管措施或受到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的情况等。 | | | 1-6"锁定期安排" | | --- | --- | | | 独立财务顾问应对以下事项进行核查,并在《独立财务顾问报告》中发表明 | | | 确核查意见:(1)核查特定对象以资产认购取得上市公司股份的锁定期是否 | | | 符合《重组办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 | | | 2-8"交易对方 -- 标的资产股东人数" | | | 独立财务顾问应对以下事项进行核查,并在《独立财务顾问报告》中发表明 | | | 确核查意见:(1)发行对象数量超过200人的,核查标的资产是否符合《非 | | | 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及《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指引第4号 -- 股 ...
Goheal: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哪些预算能调哪些动不得?预算灵活性全解析
Sou Hu Cai Jing· 2025-04-27 08:3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并购重组这场博弈中,预算就是那把最锋利的器——握得不稳,轻则效率低下,重则全盘皆输。 在当下这个资本流动速度堪比高铁、监管规则日新月异的时代,上市公司要想通过并购重组撬动市值、突破增长天花板,一份"既合规又灵活"的预算方案, 是所有动作顺利落地的"点睛之笔"。但很多企业家一脚迈进交易谈判桌,才发现:预算不是你想调就能调的,有些地方动一分都可能触碰红线;而有些却能 巧妙布局、灵活调整,甚至成为交易的"润滑剂"。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Goheal)在多年操盘并购项目的实战中,早已摸清了这套游戏的"预算准则"。今天,我们不妨来场"预算显微镜"之旅,逐帧拆解并购重 组中哪些花得值、哪些花不得、哪些还能花得更聪明。 能调的,不只是价格 在资本市场,预算并不是写死的"表格",而是随着交易进程动态流动的"肌体"。最有弹性的部分,往往藏在交易的外围,但作用却不容小觑。 比如说,尽职调查。这本是个"看家本领",但不是一成不变的流程。美国更好并购集团(Goheal)在处理一家科技型标的时,就根据其数据清晰度、大额订 单确认透明度,主动建议客户缩减法律尽调范围,把预算更多投向了IT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