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理论

Search documents
我们应当如何理解杨振宁先生的成就
3 6 Ke· 2025-10-20 02:47
2025年10月18日,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很多人讨论杨老先生,讨论他的国籍,八卦他的生活,争论于他的意识形态乃至各种零零碎碎的言行。 对老局而言,这些事情并不在我的讨论范围内。 当我们讨论一名科学家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讨论他的工作以及他的工作有什么意义。 今天老局发一篇三年前、写于杨振宁先生百岁生日时候的旧文,希望能讲清楚一个问题:杨振宁先生的工作到底有多么重要? 普通人如何理解杨振宁的成就 想知道杨振宁有多么伟大,我们得先说说物理学的意义。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作为基础科学,物理学的使命非常硬核:探求这个世界的本质。 看上去很抽象吧?但意义却是非凡的。 举个例子:一把机关枪和一把西瓜刀摆在一起,现代人会选择机关枪,秦朝人会选择西瓜刀——因为机关枪这种东西已经远远超出了秦朝人的认知。 所以,物理学要做的事情,就是提供一种对世界的合理解释,提供一种看待世界的正确方法。 一把AK摆在眼前,连火药枪都没见过的秦朝人只会觉得这是一根形状诡异的铁棒,根本不知道这玩意儿有多么恐怖的威力。但秦朝人看到现代工艺制造 的西瓜刀却会很兴奋——因为砍刀这个东西没有超出他们的认知。 我不怀疑秦朝人的智慧,我相 ...
改变国人“自觉不如人”心理,杨振宁已在星河恒久闪耀
第一财经· 2025-10-19 14:33
作者 | 第一财经 钱童心 封图 | 新华社 跨越了两个世纪的物理学巨擘、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杨振宁,因病于10月18日在北 京逝世,享年103岁。 杨振宁曾在30年前的一次访谈中说道:"我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帮助改变了中国人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作用,我 想我在科学工作的成就帮助中国人的自信心增加了,这个恐怕是我一生最重要的贡献。" 杨振宁影响了中国好几代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大常务副校长、著名量子物理学家潘建伟至今难忘杨振 宁说过的一番话,他曾说:"我们这一辈人过去总是盼望着中国'天亮',如今我们终于可以看到中国未来有无限可 能。" 2025.10. 19 本文字数:3154,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物理学的"杰出设计师" 杨振宁的逝世震动了海内外科学界,海外媒体也纷纷报道了他逝世的消息。《纽约时报》还发表了关于杨振宁生平 事迹的长篇讣闻,并评价道:"他的数学美感帮助人类揭示出自然界运行规律中一个出人意料的'扭结'。" 10月18日,清华大学已设立缅怀室,接受校内师生及社会相关人士吊唁。而此时杨振宁的出生地合肥四古巷旧居 也已亮起灯笼。 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1942年毕业于 ...
改变国人“自觉不如人”心理,杨振宁已在星河恒久闪耀
Di Yi Cai Jing· 2025-10-19 13:48
跨越了两个世纪的物理学巨擘、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杨振宁,因病于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杨振宁曾在30年前的一次访谈中说道:"我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帮助改变了中国人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作用,我想我在科学工作的成就帮助中国人的自信 心增加了,这个恐怕是我一生最重要的贡献。" 杨振宁影响了中国好几代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大常务副校长、著名量子物理学家潘建伟至今难忘杨振宁说过的一番话,他曾说:"我们这一辈 人过去总是盼望着中国'天亮',如今我们终于可以看到中国未来有无限可能。" 物理学的"杰出设计师" 杨振宁的逝世震动了海内外科学界,海外媒体也纷纷报道了他逝世的消息。《纽约时报》还发表了关于杨振宁生平事迹的长篇讣闻,并评价道:"他的数学 美感帮助人类揭示出自然界运行规律中一个出人意料的'扭结'。" 10月18日,清华大学已设立缅怀室,接受校内师生及社会相关人士吊唁。而此时杨振宁的出生地合肥四古巷旧居也已亮起灯笼。 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5年,杨振宁赴美留学,进入芝加哥大学深造,师从"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Edward Tel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