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丝路文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丝路文化交融的结晶(博物视界)
Ren Min Ri Bao· 2025-07-03 22:08
与前挡雕刻图案不同,侧挡和后挡的图案主体为莲花、流云、凤鸟等汉文化元素。围屏上则刻画了墓主 人出行、宴乐、闻道、抚琴等日常生活场景,配以亭台楼阁、水榭花园等建筑。如东侧屏中间一幅画 面,左侧坐一老者,头扎两髻,面部皱纹细密,双眼眼尾"八"字下垂,留长须,身穿褶衣宽裙,腰系 带,盘坐方垫上,腿间横置一古琴,左手按压,右手弹拨。右侧有一女子,该女子梳发于顶,戴一头 冠,上身穿右衽广袖长襦,下身穿裙,左臂搭膝,右臂抬起,伸出食指指向老者,似在与老者切磋琴 技。这些刻画图案,无论人物服饰还是建筑风格,都已具有汉文化特色。 石棺床的形制特征与雕刻图案,体现着粟特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随之一同出土的还有日用瓷器、瓷 俑、石俑等共270余件。其中,侍女俑面容丰腴、衣袂翩跹;胡人俑则高鼻深目、身着戎装。这些西域 风格浓厚、中原气息鲜明的文物,体现着古丝绸之路上东西文化的广泛交流。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丝绸之路将古代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古文明联结在一起,深刻影响 了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河南安阳隋代麴庆夫妻合葬墓出土石棺床,就是1000多年前丝路文化交 流的重要实证。 石棺床是北朝至隋唐时期流行在北方地区的一种特殊 ...
丝路特展将亮相杭州
Hang Zhou Ri Bao· 2025-06-26 02:47
在主宾国巴西的活动将于10月底11月初开展。作为入选今年国家文物局首批"文明桥梁计划——文 物出境展览精品"项目,中国丝绸博物馆和巴西移民博物馆在巴西圣保罗市将共同举办"丝系山海——从 桑蚕之府到桑巴之国"展览,全方位展现中国丝绸文化的魅力。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还将在浙江省 友好省州巴西巴拉那省的伊瓜苏市建设"国丝海外展厅",举办"丝路绮粲——中国丝绸艺术展",这也将 成为南美洲首个"中国展厅"。 为弘扬丝路精神、传播丝路文化,高质量发展推进丝路文化遗产共建共享,"2025丝绸之路周"将于 7月11日开幕。本届"丝绸之路周"主题为"丝连古今 路通山海",邀请巴西为主宾国、内蒙古自治区为主 宾省。 中国丝绸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活动将给国内外观众带来一批体验感强、趣味性浓的文化交 流活动,将联动国内外文博、教育和宣传机构开展"遗产点亮丝路"线上直播、百馆百物短视频和丝路文 物海报等线上接力,举办"荟萃—多元融合的巴西摄影展",推出丝路纹样填彩游戏、"丝路之夜"、丝路 主题工坊、丝路进校园等社教活动。 主场活动中,丝路特展"碧色万里——10-12世纪的草原丝绸之路"将亮相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工 作人员介绍, ...
向世界铺展丝路共融文明共生壮美画卷
Xi An Ri Bao· 2025-06-03 03:18
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 中哈文旅合作数据见证"黄金时代" 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哈关系迈入新"黄金三十年",文旅合作成果丰硕。随着免签政策持续释放红 利、直飞航线网络加密、跨境支付升级,2024年中国赴哈游客达65.5万人次,较2023年增长78%,恢复至 2019年的9倍,中国已跃居哈萨克斯坦第二大客源国。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7月将新增上海-阿拉木图、北 京-阿拉木图直飞航线,为双边全方位合作注入强劲动力。 多领域签约 促进西安阿拉木图文旅经贸深度合作 2024年10月,"中国哈萨克斯坦旅游年-阿拉木图旅游日"活动在西安成功举办。而今,满载200余名旅客 的人文旅游首发专列从西安启程,顺利抵达天山脚下的"苹果城"阿拉木图,将千年古都的唐风汉韵沿跨国铁 路线绵延传递,让古老丝绸之路焕发新时代的生机。 2025年6月1日,"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首发开行欢迎仪式暨西安-阿拉木图人文旅游交流周开幕 式"在阿拉木图Rixos酒店盛大举行,以文旅交融的生动实践,向世界铺展丝路共融、文明共生的壮美画卷。 《惊鸿舞》翩跹启幕丝路文明跨界对话 当地时间15时,中国古典舞《惊鸿舞》以飘逸舞姿拉开活动序幕,舞者以灵动身 ...
让旅客在跨国列车上感受温馨节日氛围
Xi An Ri Bao· 2025-06-03 03:06
充满秦腔脸谱元素的端午香包。 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秦腔戏剧脸谱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耀武将参加西安-阿拉木图人文旅游交流周活动,将把秦腔戏剧脸谱介 绍给阿拉木图当地群众,他此行还特意带了绣着秦腔脸谱的香包,脸谱经过他的改造,带了几丝俏皮的感 觉,既增加了节日氛围,又传播了秦腔戏剧脸谱文化。 专列工作人员和旅客一起包粽子。 在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西安-阿拉木图段)上迎来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对专列上的旅客来 说,都是一次难得的体验。5月30日下午,为了迎接佳节,专列工作人员非常贴心地安排了包粽子项目,在粽 香中为旅客送出节日祝福。几位文艺工作者还特意安排了几个小节目,在欢快的歌声中,为旅客们带来浓浓 的节日气息。 出行恰逢端午 文艺节目传递浓浓节日气息 5月31日(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了让出行的旅客感受到节日气息,本次专列上的文 艺工作者安排了精彩的文艺演出。苏州评弹《声声慢》的三弦拨动时,吴地水韵与车窗外的戈壁荒漠形成奇 妙呼应;茶艺师以"凤凰三点头"的冲泡技艺,让金花茯茶的香气漫过丝绸之路的历史烟尘。最富张力的当属 秦腔表演———国家一级演员与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惠敏莉用秦腔的高 ...
(文化中国行)触摸新疆“古”与“今”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21 10:01
Core Points - The opening of the Western Regions Protectorate Museum in Xinjiang on May 18 highlights the region's rich cultural heritage and it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s part of China [1][3] - The museum aims to showcase the historical evidence of various dynasties' governance over the Western Regions, reinforcing Xinjiang's status as an inseparable part of Chinese territory [1][3] - The integration of diverse cultures in Xinjiang is emphasized, with artifacts and historical narratives illustrating the collaborative cre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by various ethnic groups [3][5] Summary by Section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 The museum features artifacts such as the "Cangjie Pian," an ancient text from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which serves as evidence of central authority's governance over the Western Regions [3] - The Kizil Grottoes, dating back to the 3rd century, exemplify the cultural exchanges along the Silk Road, showcasing the influence of Central Plains architecture on local art [5] Cultural Exchange - The murals in the Kizil Grottoes, using precious pigments sourced from far-off regions, reflect the prosperous trade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5] - The archaeological findings in the Kuqa Friendship Road cemetery indicate a continuous cultur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entral Plains and Xinjiang, even during periods of political fragmentation [5] Modern Developments - The city of Kuqa is undergoing urban renewal while preserving historical architecture, creating a unique dual-city landscape that reflects its rich history as a Silk Road hub [6] -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streets into cultural corridors has revitalized local communities, enhancing both cultural engagement and economic opportunities for residents [7]
土耳其博物馆里的丝路文化踪迹
在距伊斯坦布尔约150公里的布尔萨市,乌穆尔贝伊中心有一座丝绸博物馆,展出传统织机、当地特色 丝绸及其他与古丝路相关的文物。据有关史料记载,来自中国的丝织技术早在东罗马帝国时期便已传入 当地。 据布尔萨市终身教育部负责人艾恰·塔亚尔介绍,当地借助博物馆资源,开展青少年夏令营、成人职业 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公众教育活动,推动传统丝绸技艺传承。"我们希望通过不同的博物馆教育形式 提升公众认知,欢迎大家一同了解布尔萨的丝绸故事"。 穿越千年的丝绸之路不仅留下商贸印记,也在博物馆中呈现中土两国跨越时空的文化交流。从奥斯曼帝 国宫殿中的中国瓷器,到安纳托利亚地区的传统织机,土耳其各地博物馆正通过多元方式再现丝路文 化。 土耳其地处亚欧大陆交汇处,共有21处遗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根据土耳其文化和旅游部数据, 2024年土耳其接待中国游客近41万人次,较上一年增长约65%。 在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托普卡帕宫博物馆计划今年下半年增设一座瓷器博物馆,重点展出13世 纪至20世纪初由中国出口至当地的瓷器。"我们收藏了约2.2万件瓷器,其中约1.2万件来自中国。这些瓷 器将西亚的几何图案与中国瓷器工艺巧妙融合,艺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