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

Search documents
全新催化剂让二氧化碳合成对二甲苯
Ke Ji Ri Bao· 2025-06-17 01:31
原标题:全新催化剂让二氧化碳合成对二甲苯 记者6月13日获悉,安徽工业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全新催化剂,成功以二氧化碳和 氢气为原料直接合成对二甲苯,并且打破了该类催化剂单次生产效率的世界纪录。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 线发表于化学领域顶级期刊《美国化学会志》。 对二甲苯常被称为PX,是一种生产化工产品的关键原料,喝水用的塑料瓶、穿的涤纶衣都由它制 成。我国每年需要的PX数量巨大,超过3000万吨。目前工业上主要靠加工重质石油来生产PX,但这个 方法能耗大、排放高,每生产1吨PX,大约要消耗4吨石油,排放出约3吨二氧化碳。 近年来,科学界一直致力于找到一条更绿色、更有潜力的合成PX的新路子。"用可再生能源电力制 取氢气,然后用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直接制造PX,是一条不错的路。这不仅能实现二氧化碳的资源 化利用,还能为传统高能耗、高排放的生产工艺提供替代方案。"论文通讯作者、安徽工业大学教授曾 杰说。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科研人员研发出了一种新型"金属氧化物—分子筛"复合催化剂。这种催化剂就 像一条高效的流水线,主要由两个部分协同工作。第一部分是金属氧化物,它的任务是让二氧化碳和氢 气反应,转化成简单的小分子 ...
中国科学家提出合成化工产品关键原料新工艺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6-11 09: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合肥6月11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11日从安徽工业大学获悉,该校曾杰教授团队与合作者研制出一 新型复合催化剂,成功以二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直接合成化工产品的关键原料——对二甲苯,并创下 单程时空收率的世界纪录。 对二甲苯是生产聚酯纤维、涂料、染料等化工产品的关键原料。中国每年对于对二甲苯的需求量在3000 万吨以上。当前,工业合成对二甲苯的普遍方法是基于重油的催化重整反应,每生产1吨对二甲苯约消 耗4吨石油,同时排放出约3吨二氧化碳。 曾杰说,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再与二氧化碳反应直接制备对二甲苯,有望在实现温室气体二氧 化碳的资源化利用的同时,为传统高能耗、高排放的生产工艺提供替代方案。 国际知名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近日发表了这项成果。 研究团队所研发的新型复合催化剂主要由金属氧化物和分子筛两个模块组成。为提升对二甲苯的选择 性,研究团队对分子筛模块进行了"胶囊化"的精细设计,并对"胶囊"的外表面进行了钝化处理,避免其 副反应的发生。 基于这一独特设计,研究团队将对二甲苯的单程时空收率提升至一个 ...
环氧丙烷破局:向高附加值转型
Zhong Guo Hua Gong Bao· 2025-06-10 02:59
在日前召开的2025(第七届)中国环氧丙烷产业链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大会上,专家指出,我国环氧丙 烷(PO)产业在实现产能全球领先的同时,正面临产能增速快于需求的矛盾,向高附加值转型成为行 业突围破局的核心方向。对此,行业应进行"增量创新"和"存量优化",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积极 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产能扩张遇瓶颈——高附加值成破局关键 在这方面,中山大学教授肖敏团队的研究颇具代表性。她介绍说,其研究团队创新开发了二氧化碳与环 氧丙烷合成聚碳酸酯二元醇(PPCDL)技术,由PPCDL制得的聚氨酯具备优异的耐候性、耐水解性、 透明性、耐磨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该技术采用非金属催化剂,可在低温、低压条件下高效转化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成本仅为传统光气 法的1/3~1/4,已与珠海中冠合作推进产业化。在此基础上,团队开发的PPC-P新一代二氧化碳基全降解 塑料及聚碳酸酯型TPU等产品,进一步将应用场景拓展至光伏胶膜、UV光固化涂料、自修复材料、锂 电池黏结剂等领域,为环氧丙烷产业链提供了一条绿色转型路径。 "这是一项'一石三鸟'的技术。"肖敏说,"不仅实现了二氧化碳的高效资源化利用,可以减少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