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数字化

Search documents
恺英网络举办AI科技与IP生态发布会 将持续聚焦AI与传统文化两大核心赛道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6-30 11:54
此外,由恺英网络投资企业自然选择开发的全球首款3DEVEAI智能陪伴应用也在发布会上登场。该产 品依托自研多模态交互系统及Vibe、Echo大模型,旨在构建长期深度的虚拟情感连接,其"现实世界感 知模块"可根据用户现实生活场景提供同步陪伴,实现电影级虚拟陪伴,计划于2025年上线。 在IP篇章,恺英网络展重点呈现了公司在传统文化数字化与IP多元化运营方面的成果。中华传统手工艺 主题IP《百工灵》迎来三周年,发布会上宣布其漫画连载近100话并开启海外发行,另外其有声书上 线,动画第二季定档2026年初,同时非遗木偶剧正在筹备中。 国风节日节气拟人跨次元IP《岁时令》也在本次发布会上宣布2025年将启动"短剧+文旅+出海"战略。另 外,聚焦年代创业的男频短剧《热血年代》也在发布会上公布了官方预告片,这部24集、总长约240分 钟的作品讲述兄弟创业故事,已完成制作并通过审查,即将登陆长视频平台。 6月30日,恺英网络(002517)以线上形式举办了AI科技与IP生态发布会。发布会分为AI与IP两大篇 章,集中呈现了SOON游戏AI开发平台、暖星谷梦游记AI潮玩品牌、DPVRAIGlasses智能眼镜、EVE3D 智 ...
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焕新生 以文惠民、交流互鉴彰显文明的力量
Yang Shi Wang· 2025-06-08 09:07
央视网消息: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这是近期上海博物馆举办的青铜器修复体验课,有修复专家讲解铜镜的打 磨工序,参与者还可以亲自体验文物修复的过程。 在2025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前,上海博物馆发挥文物修复领域的专业优势,举办了包括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古书画装裱修 复技艺等在内的多项非遗技艺体验活动。 为了更好地让观众感受到文物的魅力,2024年,上海博物馆新建成开放的东馆打破了传统的文物展示模式,在确保文物安全前提 下,设置了"裸展"。部分雕塑文物没有放进封闭的玻璃展柜,参观者可以近距离无障碍的观察文物细节。 此外,博物馆还为参观者们提供了特别的"上手"机会。这是一件清代康熙年间的釉下彩青花瓷瓶,经过专业评估、特殊保护处理 后,可以让参观者触摸,开创了国内同类展览的先河。 新开放的古代文明探索宫通过"文明传承塔"联通三四两层,让小朋友们化身"考古学家""修复师""研究员"等,近距离接触博物馆工作 人员的日常工作。小朋友可以在田野中挖掘考古碎片,亲手体验文物修复,参与策划、搭建主题展览,更直观地学习知识。 对话世界,交流互鉴。2024年7月,"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也亮相上海博物馆,共展 ...
前沿技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看看文博会的“科技范儿”
Xin Hua She· 2025-05-25 04:19
新华社深圳5月25日电(记者陈宇轩)点击屏幕,选择一块唐代的石碑,历经千年风霜,石碑上的汉字已经模糊不清。不过没关系,只需要 点击旁边的微痕修复、数字拓片等功能按钮,高清的石碑图片瞬间映入眼帘,汉字的笔画完整饱满,还能自动生成对应的白话文,阅读起来毫不 费劲。 5月23日,观众在文博会现场体验VR修复永乐宫壁画。 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在甘肃展区,敦煌研究院与腾讯公司的合作让"数字敦煌"成为"顶流"。借助虚实融合技术,莫高窟第285窟得以1:1还原,观众只需扫码,就 能随时随地欣赏高清壁画,深入了解洞窟知识,仿佛身临其境。在技术的帮助下,甲骨文、北京中轴线也在数字世界获得新生。 在河南展区,洛阳与深圳元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对龙门石窟进行了实地全息扫描,依托AI大模型实现高精度重建还原,开发了沉浸式 VR互动电影《永远的盛唐》,观众能够在虚拟世界里走进龙门石窟、盛唐街市,体验盛唐时期古都洛阳的繁盛景象,感受历史人物的风采。 元象科技副总裁孔博表示,前沿技术激发了文旅消费市场的活力,希望通过文博会这一平台,让更多人了解VR大空间这一新兴沉浸娱乐业 态,感受AI+3D技术的魅力。 5月24日,在第二十一届文博会上 ...
苏州丝绸纹样“破圈吸粉”
Su Zhou Ri Bao· 2025-05-18 22:19
在对丝绸纹样的活化利用过程中,许多创新举措和文化创意都来自苏文投集团年轻的数字化团队, 这群带着"数字原住民"思维的年轻人,将对传统文化的热忱转化为创新动能,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 传承和发展贡献"青春力量"。据悉,团队成员平均年龄约26岁,其中还有2位"00后"、3位海归。 他们打破常规,建立了"标本库+素材库+基因库"的三库架构,如同为丝绸纹样构建数字DNA。"苏 州丝绸纹样数据库"从2023年入选文旅部创新项目,到2024年成为全省首款数据交易产品,再到今年建 成高质量数据集,这群年轻人用代码和创意让10000+丝绸纹样实现数字化重生。 在豫园灯会的流光溢彩里,在嫦娥六号探月联名款的科技感中,苏州丝绸纹样正以破圈之势惊艳亮 相,古老的丝绸纹样遇上青春的创意与前沿的数字科技,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碰撞在姑苏城上演。昨天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在苏州丝绸博物馆内,苏州丝绸纹样数据库发布暨江南染织绣数据标准 体系建设启动仪式举行,揭开了这场传统文化焕新的密码。 在数字化采集这一关键环节,苏文投集团和丝绸博物馆此次专门引进了北京邮电大学自研的"智能 布光原真采集"系统。在数字化采集区,年轻工程师正在调试全球 ...
南越王博物院“玩”出新花样,“铜承盘高足玉杯”登上花呗文物皮肤
Guang Zhou Ri Bao· 2025-05-18 05:57
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当日,南越王博物院的"铜承盘高足玉杯",登上了花呗文物皮肤。 这件西汉时期"五材共生"的珍宝,以崭新的方式走进时下年轻人的生活。 同期上新文物皮肤的还有圆明园博物馆的"金瓯永固杯"、上海博物馆的"牺尊"、湖北省博物馆的"越王 勾践剑"、四川博物院的"摇钱树"、江西省博物馆的"伏虎双尾青铜虎",共计6省市博物馆的6件文物藏 品。 去年12月,花呗上线敦煌和三星堆两款文物主题皮肤,点燃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 点进皮肤页面的"文物身份证"可以看到,除了文物的出道时间、常驻地址、身份故事这些基础信息 外,"国宝有话说"介绍了文物材质、工艺上的精妙,"了不起的中国文化"呈现了文物的历史价 值,"90%的人都不知道的冷知识"则分享了有趣的知识点。 截至目前,已经有12省市博物馆的21件文物,通过花呗皮肤被更多年轻人看到和喜爱。年轻人们在互联 网上与花呗互动,推荐喜欢的文物,给文物配"好运词",还给花呗文物皮肤提建议等。不少年轻人表 示,文物皮肤很有趣,但还希望看到更多文物科普的内容。 花呗不但联合博物馆开设了"花呗文物小课堂",通过出题互动的方式,传递文物小知识,还在花呗文物 皮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