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用卡业务转型
icon
Search documents
夏日消费热力十足|瞄准暑期经济 银行发力信用卡业务
Sou Hu Cai Jing· 2025-07-03 04:23
中国商报(记者 王彤旭)暑期已至,亲子游、毕业旅行等需求大幅上升。众信旅游零售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暑期出游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70%,暑期 GMV(商品交易总额)较去年同期增长80%左右。 随着消费"热浪"席卷旅游市场,多家银行适时推出各种信用卡优惠活动,通过返现补贴、折扣让利、积分翻倍等优惠抢占文旅市场。 目前,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正在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阵痛期"。(图片由CNSPHOTO提供) 银行密推优惠活动 瞄准暑期经济,多家银行纷纷推出优惠活动。具体来看,浦发银行以文化IP吸引年轻客群,推出敦煌文化主题信用卡,新户消费达标可获文创礼品及权益 包。 兴业银行长沙分行将金融产品与文化消费场景深度融合,推出潇湘文旅信用卡,整合湖南全省近40家优质景区资源;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江渝文旅信用卡近日 首发上线,持卡人可享商旅出行优惠、消费红包礼,覆盖九大消费场景与900余家合作商户,通过手机银行扫码领券即可享受折扣;交通银行山西旅游主题 信用卡也迎来升级:新客户消费达标可选120元还款红包或山西文旅年卡一张,该卡白金卡可同时叠加新客户每月达标累计赢1200元刷卡金活动。 此外,在优惠力度方面,各家银行都很大 ...
信用卡“瘦身”记:从规模狂奔到价值深耕的转型突围丨银行与保险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6-04 10:30
文/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 薛洪言 最近几年,在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信用卡业务正经历一 场静默而深刻的变革。尤其是今年以来多家商业银行陆续关停异地 信用卡分中心,更是向市场释放了从规模扩张向价值重构的明确转 型信号。这场"瘦身"运动不仅是对过去粗放发展模式的修正,更是 信用卡业务在数字化时代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阵痛之源:行业转型的内外压力 回顾发展史,信用卡行业的调整,本质上是多重矛盾交织的必然结果。 一是粗放扩张的历史遗留问题。 过去十年间,信用卡曾是银行零售转型的核心抓手。为快速抢占 市场,银行通过与互联网平台合作,以联名推广、首刷优惠等方式实现大规模发卡,最终不可避 免出现客户资质下沉、过度授信等问题。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叠加外部冲击,居民消费能力收缩、 还款能力下降,信用卡不良风险暴露,不良率显著高于其他零售贷款产品,成为银行资产质量的 潜在风险点,倒逼银行重新审视粗放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转型势在必行。 2015年末,我国信用卡发卡量为4.32亿张,2022年6月末最高达到8.07亿张,之后开始高位回落, 2024年末为7.27亿张。从代表性银行来看,期间信用卡不良率均有不同幅度的提升,如兴 ...
消失8000万张,信用卡,正在大退潮
3 6 Ke· 2025-05-23 00:02
近日,河北金融监管局披露,同意交通银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保定分中心、唐山分中心终止营业。 而就在前几日,交通银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在浙江、杭州、金华等6个分中心同批收到浙江金融监管局,同意终止营业的批复。 仅4月份,交通银行就有11家信用卡分中心,迎来终止营业的批复文件,至此今年以来已有23例。 除了交通银行之外,广发银行、民生银行等银行也在陆续关闭异地信用卡分中心。 2、整合信用卡业务 前几年在信用卡迅猛发展的时候,各大银行都单独成立信用卡部门,用于发展信用卡业务。 但随着信用卡发展颓势渐显,很多银行都开始对信用卡业务进行整合。 除了关闭网点之外,很多银行更是直接将信用卡业务拆分,不再单独划分信用卡部门,而是并入零售部门下沉到分行当中。 2025年,中国信用卡迎来发行的40周年。 但是,全行业发卡规模,已经倒退到了2019年末的水平。 今年2月份,央行发布《2024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 2024年末,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为7.27亿张,比2023年末下降5.14%,共计减少4000万张。 与2022年第四季度8.07亿张相比,信用卡发卡量已经连续九个季度持续下降,累计减少8000万张。 信用 ...
银行信用卡业务拐点已至
Jin Rong Shi Bao· 2025-05-13 03:11
眼下,商业银行正在密集关停信用卡异地分中心。今年已有近30家银行信用卡中心关停。 4月30日,金融监管总局网站披露,北京金融监管局同意交通银行(601328)太平洋信用卡中心北京分 中心终止营业。值得关注的是,近期,交通银行明显加快了关闭信用卡异地分中心的节奏。交通银行太 平洋信用卡中心在浙江杭州、金华等6个分中心同批收到浙江金融监管局同意终止营业的批复。 此外,近期,民生银行(600016)关闭了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东北分中心、华北分中心、华中分中心; 广发银行也关闭了广发银行信用卡中心昌吉分中心、牡丹江分中心。 "这是银行信用卡业务进入存量竞争阶段的主动调整。"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在接 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此前,信用卡业务作为银行零售转型的重要业务板块受到各行普遍重视,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很多银 行放低信用卡申请门槛,可以说经过了'跑马圈地'的发展阶段。随着信用卡业务不良风险上升以及资金 供求关系的变化,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盈利情况出现拐点,亟需回归支付本源,从规模扩张转向集约化经 营。"曾刚分析认为,银行的信用卡中心实际上是利润中心,进行单独核算,此番调整使得其转化为二 级部门, ...
年内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场”区域性收缩与业务模式转型并行
Zheng Quan Ri Bao· 2025-04-28 18:39
4月份以来,全国性商业银行信用卡异地机构关停节奏显著加快。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信用卡分中心短期集中关停 存在业务转型、成本压降、监管要求和属地改革四大原因。信用卡行业需要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经 营",传统分中心独立运营成本高,效率低下。鉴于发卡量下降、消费额萎缩,关停冗余机构可优化资 源配置。 从集中经营转为分行属地化经营 "加快信用卡属地经营转型"是2024年多家银行年报中提及的核心战略,其本质是将信用卡业务从过去的 总行垂直管理模式转向"总行统筹+分行属地化运营"的新架构。交通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等通过 撤销区域信用卡分中心,将业务和人员划转至属地分行。 公开信息显示,交通银行本月已集中终止了绍兴、杭州、沈阳、哈尔滨等10家异地信用卡分中心运营。 继交通银行之后,广发银行、民生银行等机构同步跟进,选择关停异地信用卡机构。《证券日报》记者 梳理发现,2025年以来,上述3家全国性商业银行累计关停的信用卡异地分中心数量达28家,呈现显著 的区域性收缩特征。 业内专家表示,信用卡分中心的关停是行业从过去的粗放式扩张模式向精细化运营模式转变的标志性事 件。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