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和有偿分配结合
Search documents
双轨并行,中国碳市场十年演进:从试点到覆盖60%碳排放
Sou Hu Cai Jing· 2025-10-21 01:38
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现在聊绿色低碳,绕不开碳市场这个话题,但很多人一听到"碳排放权交易"就觉得头大,总觉得是专业机构才懂的事儿。 其实不是这样,中国搞碳市场已经十好几年了,现在都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覆盖了全国六成以上的碳排放量,跟咱们的生活、企业的发展都有关 系。 最开始的时候,中国没直接搞全国市场,而是在2011年选了北京、天津、上海这些"两省五市"做试点。 深圳当时挺敢尝试,第一次把拍卖机制引进来分配配额;上海也没闲着,开发了些碳金融衍生品。 本来想这些试点可能就是小范围试试水,没想到后来都成了全国市场的"经验储备",比如怎么搞监测核查、怎么让交易顺畅,都是从这时候慢慢摸索出来 的。 2021年7月16号,全国碳市场总算启动了,首批就把2162家发电企业拉了进来,覆盖的碳排放量差不多45亿吨。 这一步迈得不算小,而且还搭了"1+N"的政策框架,连区块链技术都用上了,就是为了盯着配额分配,怕出问题。 到2025年的时候,这个市场又扩了一次围,把钢铁、水泥、铝冶炼这三个行业也加了进来,这三个行业每年的碳排放量大概25亿吨,扩围之后,全国碳市场 能管的排放量就更多了。 碳市场不是摆样子的,这些年确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