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升温

Search documents
当“万年难遇”的气候事件,成为日常的一部分 | 红杉爱科学
红杉汇· 2025-06-15 09:01
当北半球城市的学校在刷新纪录的热浪中调整暑假计划,当工业城市上空的污染颗粒意外催生千里之外的大范 围降雪,当撒哈拉沙漠腹地的干涸河床突然化身汹涌激流——这些看似矛盾的气候现象,正在拼凑出一幅超越 常识的气候危机拼图。 世界气象组织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后出生的青少年群体,一生中经历极端天气事件的概率将是父辈的数倍 ——人类活动正在改写气候规律。今天我们将从三组气候系统的科学研究出发,了解在全球1.5℃温控目标倒计 时背后的那些重重考验。 今年3月,世界气象组织 (WMO) 发布的《2024年全球气候状况》指出:在近两百年的气象观测记录中, 过去十年是史上最热的十个年份。 这种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不仅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在强度和频率上增加,还改变了它们原有的地理 与季节性分布规律。那些过去被认为"万年难遇"的极端事件,如今正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空气污染是如何增加降雪量的? 图片来源:science 研究团队发现的67个污染源大多是炼油厂以及生产加工金属、水泥或化肥的工厂。但令人意外的是,研究 人员还在四座不排放任何气溶胶的核电站附近发现了类似现象。 工业排放导致过冷云的冰川作用、降雪和云量减少,而作 ...
专访睿咨得能源CEO:美国政策转向无法阻挡减排大势,中国技术正在发挥重要作用丨跨国公司看中国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5-27 13:37
"作为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等最重要技术的提供者,中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 国拥有迄今为止这些技术的最大市场份额,并且在成本效益方面也拥有领先的技术。"睿咨得能源 (Rystad Energy)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莱斯塔德(Jarand Rystad)在北京接受21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 说,"这种主导地位不仅推动了中国自身的能源转型,也对全球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产生了重大影响。" 5月20日至23日,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WGC2025)在北京举办。WGC因规模最大、权威性最高,被 誉为燃气行业的"奥林匹克"。本届大会是自1931年在伦敦启动、每三年举办一届以来首次在中国举办。 莱斯塔德在大会现场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访。 莱斯塔德表示,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屡次超额完成既定目标。例如,原定于2030年实现的1200吉瓦可 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目标,已于2024年提前六年达成,彰显了中国在清洁能源部署方面的迅猛进展。如果 能够维持当前的减排势头,中国可能会提前3-5年实现碳达峰。 谈及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展,他表示,尽管美国政策变化可能对能源转型产生一定影响,但全球范围 内太阳能和风能的部署仍在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