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利差损风险防控
icon
Search documents
从上市险企一季报看冷暖交织:“资负”两端仍在深度调整中!
Sou Hu Cai Jing· 2025-04-30 14:46
经历了2024年业绩的翻红之后,A股五家上市险企又交出了2025年一季报的成绩单,从净利润来看,呈现"三升二降"格局。 具体来看,今年一季度,中国人保、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3.4%、39.5%、19%;中国太保、中国平安归属于母公 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同比减少18.1%、26.4%。 新华保险、中国人寿、中国人保的一季报于4月29日公布,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的一季报则是在4月25日公布。 与此同时,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一季度的净利润呈现下降态势。今年一季度,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0.16亿元,同比下降26.4%;中 国太保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6.27亿元,同比下降18.1%。 对于中国平安2025年一季报表现,开源证券研报指出,债市波动拖累短期业绩,寿险多渠道发展效果显著。从利源看,今年一季度保险服务业绩265亿 元,同比增长2.8%,投资服务业绩29.8亿元,同比下降83.2%,预计一季度债市下跌对公司TPL项下债券公允价值损益带来短期拖累。 中国太保一季度净利润表现不尽如人意则和资产端表现有关。国信证券表示,2025年,债券市场出现明显震荡,导致公司 ...
保险产品监管升级:禁发5年期以下万能险 人身险“负面清单”扩容
低利率环境下,保险业正经历深刻的产品变革。 4月25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万能型人身保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 知》"),从产品、账户、资产负债、销售、监督五大维度构建全方位监管体系,旨在规范万能险经营 行为,推动人身保险行业回归保障本源。 同时,《中国经营报》记者从行业获悉,金融监管总局人身保险监管司日前已向业内下发了《人身险产 品"负面清单"(2025版)》(以下简称"2025版'负面清单'")。 此次《通知》明确,除终身寿险、两全保险和年金保险等产品外,其他产品均不得设计成万能型。万能 险的保险期限不得低于5年。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合理设定退保费用、部分领取费用、保单持续奖励等产 品要素延长保单实际存续期限,进一步满足消费者长期保障需求。保单持续奖励发放时点不得早于第五 个保单年度末。 这意味着,目前市面上存在的保险期限短于5年的万能险产品将退出市场,未来新的万能险产品将全部 变更为5年及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通知》此次一大突出改变的是,可以对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设置保证期间,保证期满 以后可以合理调整最低保证利率。一直以来,具有"刚兑"性质的万能险,未来有了调整空间。 保险公司在 ...
万能险监管升级:最低保证利率可调,5年期以下产品禁售
Di Yi Cai Jing· 2025-04-27 10:50
从产品管理、账户管理、资金运用管理、销售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强化万能险监管,全方位促进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曾一度在行业内"叱咤风云"的万能险,在低利率环境下迎来了更严格的监管。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加强万能型人身保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用全方位的规范要求,促进万能险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一方面,《通知》允许万能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可调,有助于更好防控利差损风险;另一方面,《通知》从产品管理、账户管理、资金运用管理、销售 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强化万能险监管,市场秩序将进一步规范,利好规范经营的险企。"针对此次《通知》具体内容,国金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舒思勤团队 在研报中分析称。 允许最低保证利率可调,防范利差损风险 在《通知》中,最受市场关注的莫过于允许万能险在一定条件下可调整其最低保证利率。 "保险公司为强化资产负债管理、保障客户长期利益,可以对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设置保证期间,保证期满以后可以合理调整最低保证利率。"《通知》中 明确。 万能险全称为万能型人身保险,和普通型人身保险相对,是新型寿险产品的一种。根据《通知》要求,仅终身寿险、两全保险和年金保险等产品可以被设 计成万能型。万能险较为灵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