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分红险
icon
Search documents
预定利率逐渐降低的分红险,更考验险企兑现非保证红利的诚意和实力,新华保险红利实现率行业领先!
13个精算师· 2025-10-10 02:33
正文: 1 截止到9月10日,"13精"已经收录了76家寿险公司公布的3357款分红险产品的红利实现率。 2024年寿险行业平均红利实现率平均为61.7%,同比提高了11个百分点,反映出行业在分红险经营管理和预期引导方面正在逐步改善。 2024年寿险行业红利实现率状况 尽管红利实现率受销售时的演示利率、预定利率以及产品定价假设等多重因素影响,加之分红险自身存在平滑机制,导致该指标含义表现出一定的复杂 性。 但从本质上看,红利实现率反映的是保险公司对非保证红利的实际兑现能力,是衡量公司投资管理效能、精算假设合理性与经营透明度的重要标尺,体 现了保险公司在市场波动中履行对客户预期承诺的诚意与实力。 2024年,在统计的3,357款分红型保险产品中,有12款产品的红利实现率为零,完全未能兑现非保证红利; 演示利益是保险公司在销售过程中基于假设投资情景对未来分红水平的测算展示,用以帮助客户理解产品的潜在收益。 而红利实现率则是实际分红金额与演示分红之间的比值,真实反映产品经营成果与客户实际获得感。 保险公司如何才能提高红利实现率呢? 为提高这一比率,需要从前端演示的合理性与后端投资的核心能力两方面协同发力。 2,72 ...
预定利率下调洗牌产品布局 分红险成新赛道
Bei Jing Shang Bao· 2025-10-09 16:14
保险行业迎来产品转型关键期。10月9日,北京商报记者通过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网站梳理发现,9月上新 的分红险占人寿保险产品数量的超四成,共110款。就整个前三季度而言,新推出的分红险产品总量同 样占比四成左右。人身险公司产品研发的侧重,与人身险预定利率调整不无关联,9月1日,人身险预定 利率再度下调,正式挥别2.5%。 预定利率下调背景下推进分红险业务转型,正在产生哪些影响?保险客户对于分红险的接受度如何? 产品切换进行时 10月9日,北京商报记者通过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人身保险产品信息库发现,9月,行业新增271款人寿 保险产品,其中9月1日单日上新超百款,为117款。 当下人身险市场中哪类产品正在被力推?保险公司的动作正在揭晓答案。9月上新的人寿保险中,分红 险占比达40.74%,共110款。根据保险公司前三季度新推出的千余款人寿保险产品来看,分红险产品同 样占比四成左右。8、9月两个月间共推出分红险产品达191款,远高于6、7月合计的45款。 这背后是今年9月1日起,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正式进入"2.0%时代"。 预定利率迎来又一次大调整,意味着保险公司需根据市场变化快速更新产品。面对人身险预定利率下调 带来的 ...
预定利率下调“洗牌”产品布局 分红险成险企新赛道
Bei Jing Shang Bao· 2025-10-09 14:30
保险行业迎来产品转型关键期。10月9日,北京商报记者通过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网站梳理发现,9月上新 的分红险占人寿保险产品数量的超四成,共110款。就整个前三季度而言,新推出的分红险产品总量同 样占比四成左右。人身险公司产品研发的侧重,与人身险预定利率调整不无关联,9月1日,人身险预定 利率再度下调,正式挥别2.5%。 预定利率下调背景下推进分红险业务转型,正在产生哪些影响?保险客户对于分红险的接受度如何? 产品切换进行时 10月9日,北京商报记者通过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人身保险产品信息库发现,9月,行业新增271款人寿 保险产品,其中9月1日单日上新超百款,为117款。 虽然投保人往往会将当前产品与过往同类产品进行对比,保费差价会引发心理落差,但整体而言,保险 产品与其他金融产品相比,仍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从监管端看,预定利率下调直接压缩了传统储蓄型保险的收益空间,而分红险通过"低保证利率+高分 红潜力"的结构设计,既能满足监管降成本要求,又为客户保留收益弹性。市场端,在存款利率下行、 资管新规打破刚兑的宏观环境下,消费者对"保本+增值"的需求激增,分红险恰好契合这一心理预期。 从保险公司经营视角,分红险的浮动收 ...
预定利率下调“洗牌”产品布局,分红险成险企新赛道
Bei Jing Shang Bao· 2025-10-09 13:01
保险行业迎来产品转型关键期。10月9日,北京商报记者通过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网站梳理发现,9月上新的分红险占人寿保险产品数量的超四成,共110款。 就整个前三季度而言,新推出的分红险产品总量同样占比四成左右。人身险公司产品研发的侧重,与人身险预定利率调整不无关联,9月1日,人身险预定利 率再度下调,正式挥别2.5%。 预定利率迎来又一次大调整,意味着保险公司需根据市场变化快速更新产品。面对人身险预定利率下调带来的产品切换压力,保险行业正加速向分红险转 型,以应对低利率环境下的市场挑战。"我们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新华保险总裁龚兴峰在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这样描述公司的分红险转型。 事实上,这已成为整个保险行业的共同选择,各家保险公司纷纷加码布局分红险市场。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在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分 红险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从今年上半年市场表现来看,整个行业确实都在向分红险方向转型。对于中国平安而言,今年上半年分红险已占据新单价值的 40%。 分红险,是指保险公司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将上一会计年度该类分红保险的可分配盈余,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给客户的人寿保险。在北京劭和明地律师事 务所保险 ...
国信证券:8月保费短期增幅提升 长期负债结构优化
智通财经网· 2025-09-30 08:27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信证券发布研报称,2025年以来,以分红险为代表的储蓄型保险带动行业保费增 速持续回升。进入三季度,人身险行业预定利率确认下调,传统险、分红险以及万能险分别下调至 2.0%、1.75%、1.0%(降幅分别为50bp、25bp及50bp),行业8月份短期"炒停售"激活短期保费增量。 后续看,随着预定利率下行,传统险种对客户吸引力边际下降,预计分红险将成为低利率环境下负债端 核心产品,促进保险机构负债成本的持续下移,重视产品销售体系、积极构建康养生态的险企将受益。 国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事件: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保险业2025年8月保费收入情况。截至8月末,行业今年累计 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7999亿元,同比增长9.63%,增幅连续5月持续扩大。其中,财险实现保费收入 10000亿元,同比增长3.65%,人身险实现保费收入37999亿元,同比增长11.32%。 人身险:预定利率下调开启新一轮"炒停售",单月保费收入同比大幅增长47.24% 截至2025年8月末,今年我国人身险行业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7999亿元,同比增长11.32%,对应 单月保费收入增幅达47.24%。受 ...
靠银保?靠趸交?靠性价比?发力分红与否,险企有自己的考虑...
13个精算师· 2025-09-29 14:34
寿险公司 分红险发展差异化 背后有多重因素需要考虑 ①早布局 分红险保费快速增长 ② 头部险企发力 分红险新单高速增长 业务结构的调整仍需时间 ③靠银保、靠趸交、靠性价比 发力分红与否,险企有自己的考虑 1 寿险公司 分红险发展差异化 背后有多重因素需要考虑 中宏、大都会等 | SUUTE | 十九八月 | 193.04 | | 0-1-70 | | / U 70 | | | --- | --- | --- | --- | --- | --- | --- | --- | | 300亿 | 招商信诺 | 184.31 | 76.88 | 43% | 49% | 89% | | | 300亿 | 工银安盛 3 | 53.41 | 36.09 | 12% | 17% | -8% | -21% | | 自に | 中美联泰 | 151.88 | | 58% | | 87% | | | 百亿 | 汇丰人寿 | 80.06 | | 61% | | 94% | | | 3百亿 | 中信保诚 3 | 44.81 | 24.23 3 13% | | 21% | 22% | 54% | | 自に | 中银三星 | 42.62117 ...
揭秘一条横跨两地的灰色产业链
第一财经· 2025-09-29 14:28
2025.09. 29 本文字数:3130,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王方然 "十一"黄金周前,香港尖沙咀海港城一如往年这个时候,人潮涌动。在这座汇集了全港多家保险机 构网点的地标里,拖着行李箱的内地访客穿梭于各大保险公司柜台前,签单、刷卡、投保……熟悉的 场景年复一年上演。 然而,与往年不同的是,一场深刻的行业变革正伴随着人流悄然进行。10月1日起,持牌保险经纪公 司向转介人支付的费用被划上"红线"——不得超过佣金总额的50%;而更深远的影响来自一项被业 内称为港版"报行合一"的改革:2026年起,分红险佣金支付周期将从首年集中支付调整为至少6年 摊付。 监管利剑直指困扰行业多年的转介乱象。第一财经调查发现,在港险销售火爆背后,一条横跨两地的 灰色转介产业链日益猖獗。部分无牌转介人在内地揽客,并邀约至香港签单,部分保单首年佣金比例 竟高达90%。部分转介人向客户许诺高额返佣,这种畸形的商业模式不仅扭曲了市场竞争,更让"孤 儿保单"风险不断累积。 其一, 自10月1日起,持牌保险经纪公司向转介人支付的转介费用基准水平被设定为不得超过佣金 总额的50% 。此前,香港保监局并未对部分保险产品(如分红 ...
保险业2025年8月保费收入点评:短期增幅提升,长期负债结构优化
Guoxin Securities· 2025-09-29 13:40
保险业 2025 年 8 月保费收入点评 短期增幅提升,长期负债结构优化 |  行业研究·行业快评 | | |  | 非银金融·保险Ⅱ |  投资评级:优于大市(维持) | | --- | --- | --- | --- | --- | --- | | 证券分析师: | 孔祥 | 021-60375452 | | kongxiang@guosen.com.cn | 执证编码:S0980523060004 | | 证券分析师: | 王京灵 | 0755-22941150 | | wangjingling@guosen.com.cn | 执证编码:S0980525070007 | 事项: 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保险业 2025 年 8 月保费收入情况。截至 8 月末,行业今年累计实现 原保险保费收入 47999 亿元,同比增长 9.63%,增幅连续 5 月持续扩大。其中,财险实现保费收入 10000 亿元,同比增长 3.65%,人身险实现保费收入 37999 亿元,同比增长 11.32%。 国信非银观点:2025 年以来,以分红险为代表的储蓄型保险带动行业保费增速持续回升。进入三季度,人 身险行业 ...
整治港险转介乱象,香港保监局新规剑指跨境灰色产业链
Di Yi Cai Jing· 2025-09-29 12:54
一条横跨两地的灰色转介产业链日益猖獗。 "十一"黄金周前,香港尖沙咀海港城一如往年这个时候,人潮涌动。在这座汇集了全港多家保险机构网 点的地标里,拖着行李箱的内地访客穿梭于各大保险公司柜台前,签单、刷卡、投保……熟悉的场景年 复一年上演。 然而,与往年不同的是,一场深刻的行业变革正伴随着人流悄然进行。10月1日起,持牌保险经纪公司 向转介人支付的费用被划上"红线"——不得超过佣金总额的50%;而更深远的影响来自一项被业内称为 港版"报行合一"的改革:2026年起,分红险佣金支付周期将从首年集中支付调整为至少6年摊付。 监管利剑直指困扰行业多年的转介乱象。第一财经调查发现,在港险销售火爆背后,一条横跨两地的灰 色转介产业链日益猖獗。部分无牌转介人在内地揽客,并邀约至香港签单,部分保单首年佣金比例竟高 达90%。部分转介人向客户许诺高额返佣,这种畸形的商业模式不仅扭曲了市场竞争,更让"孤儿保 单"风险不断累积。 业内普遍认为,新规将从制度上压缩转介套利空间,过去依靠高额返佣肆意抢单的做法将难以为继。 转介费用不得超过佣金总额的50% 内地监管亦有同步动作。第一财经曾报道,2024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 ...
8月寿险新单保费高增,险企高管直呼“超预期”
Di Yi Cai Jing· 2025-09-29 12:04
8月的保费如此亮眼,显然主要是受预定利率下调背景下的旧产品"炒停"因素带动。多名业内人士分 析,9月以后保费增速预计将逐步回落,而险企在策略上也会加速转向分红险销售。 8月寿险保费高增 不管是和7月环比,还是和去年8月同比,今年8月寿险的保费都堪称亮眼,是今年前8个月保费同比涨幅 最高的一个月。 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发布的8月保费数据显示,前8月,人身险公司寿险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2.97万亿 元,同比增长14.05%,也使得今年以来累计保费同比增速首次达到两位数增长。而前8月的保费涨幅突 出,主要来源于8月当月的贡献。 第一财经记者根据金融监管总局数据计算,8月单月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为3985亿元,同比增幅高达 61.53%,环比7月的增长亦达到38.13%。尽管从绝对值上与1月的"开门红"依然相差甚远,但8月的增长 率却达到了今年的高峰,而且这一高增长是建立在去年8月单月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68.4%的高基 数上。 "8月的销售情况确实是超过了之前的预期。"一名保险公司高管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发布的最新保费数据显示,8月单月,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在去年的高基数上同比增 长超六成。同时,根据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