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制度性开放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专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深圳综改新动作,为何要在这三个方面创新升级?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14 13:07
每经记者|黄婉银 每经编辑|魏官红 6月13日,深圳举行"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介绍深圳如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 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 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发布后,深圳第一时间传达、学习、部署、安排,第一时间制定了任务分工方案,逐项细化任务书、路线图、时 间表、责任制度,将《意见》落地实施列入全市重大改革调度事项,有力有序推动《意见》部署的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为什么称之为杠杆作用?就是通过试点,推动了深圳全方面的改革。通过改革的系统集成、重点突破,来破解一些对创新 发展有阻碍的体制机制,释放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活力。 其次,2025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意见》不仅是对深圳,对全国的发展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全国视角看,深圳改革经验的复制推广至关重要。过去五年,深圳的多项改革经验已向全国推广、复制。《意见》强 调"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这对于推动全国制度性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 体制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最后,以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为节 ...
全球金融论坛|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制度性开放与内需提振须“双轮驱动”
本报记者 秦玉芳 深圳报道 田轩表示,在当前关税战背景下,可以看到我国在前几年提出的"双循环"格局和战略非常具有前瞻性, 特别是推进国内大循环对于应对当下不确定性显得尤为重要。不过,当前构建国内大循环仍面临内需不 足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企业投资意愿下降、居民消费意愿不振等方面。对此,田轩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建设统一大市场,打通区域间人员、资本、数据等流动要素的壁垒,破除地方保护主义, 让生产要素高效流动。 二是动态评估现有"促消费"政策的有效性,是否真的起到了畅通国内大循环或者帮助企业发展新质生产 力和提振内需的作用;若实际效果未达预期,后续支持政策可能需要进一步加码。 田轩表示,尽管中美关税摩擦加剧了外贸企业压力,但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并未减弱。资本永远流向高回 报之地。当前中国企业估值处于低位,经济基本面稳健,叠加庞大的高素质人口和全球最大工程师群 体,形成了独特优势。同时,国家经贸、金融等制度持续开放,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市场对外商投资的吸 引力。这一趋势,不会因为中美关税博弈而改变。 对于外贸企业来说,田轩认为,近期中美关税战对外贸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当下对这些企业的政策 支持非常重要,如税收减免、贷 ...
邓海清:很多人低估了《民营经济促进法》的价值,不要用“救市”的心态看法律出台
4月3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民营经济促进法,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作 为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该法的出台引发巨大关注。 在中航基金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凤凰"K说联盟"成员邓海清看来,很多人对《民营经济促进法》出 台和实施的意义存在明显低估。他指出,法律名称中"促进"二字很关键,这不仅是语义表述的差异,更 是司法精神的体现。这为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确立了价值导向,在法律条文存在模糊地带或法官拥 有自由裁量权的案件中,司法机关需秉持"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核心原则进行裁量。 邓海清强调,需要避免将这部法律等同于"政策红利"进行解读,其核心价值在于为民营企业确立平等的 司法地位,而非特殊优待。这部法律通过消除制度枷锁、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充分体现出国家支持民 营经济的深层决心。 以下为凤凰网财经与邓海清的对话,有删减。 凤凰网财经:您对《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的感想是什么? 邓海清:我很关注,这部法律标志着中国民营经济从"政策性包容"向"法治化保障"的深刻转变。过去几 十年,民营经济的发展更多依赖于红头文件和阶段性政策推动,本质上是一种"政策承诺"。比如上世纪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