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之城

Search documents
高质量建设博物馆之城 为城市发展注入文化力量
Hang Zhou Ri Bao· 2025-05-20 02:52
今年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博物馆之城——杭州的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果 展"在杭州博物馆开展,展览以"回望""凝望""展望"三个单元为叙事主线,记载了近百年来杭州的博物 馆事业发展史,也展现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高质量建设"博物馆之城"的发展历程。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作为一座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名 城,近年来,面对"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杭州一直积极应对各种机遇与挑战,致力于打造具 有国际影响力的"博物馆之城",使博物馆成为增进民生福祉、赋能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为城市文化建 设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如今,"博物馆热"在杭州持续升温。从千万人日常打卡寻觅文物之美,到博物馆文创产品吸睛出 圈,再到"让文物活起来"系列展陈活动精彩纷呈,"博物馆热"背后的杭州故事正越传越远。 近年来,杭州举办了一系列主题文博活动:2019年的"红色记忆",让人们重温革命历史,汲取奋进 力量;2020年的"让文物活起来",通过创新展示方式,让文物"开口说话";2021年的"红色印记",传承 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2022年的"宋韵迹忆",展现了杭州作为南宋古都的独 ...
玉架山考古博物馆惊艳开馆
Hang Zhou Ri Bao· 2025-05-19 03:06
玉架山考古博物馆开馆。 杭州文脉奔腾不息,从历史流向未来,在快速变化中不断焕发时代活力。5月18日,2025年"5·18国 际博物馆日"杭州市主会场活动暨玉架山考古博物馆开馆仪式在临平区玉架山考古博物馆举行。 杭州文博事业硕果累累,活动现场不仅推出了杭城迹忆"数字人"——"杭州文博金牌推荐官1号"、 公布了首批"杭州文博金牌推荐官"人选,还发布了新入选的第四批杭州市乡村(社区)博物馆名单。 穿越五千年的玉架山木桨,划开了文明长河的涟漪,它曾是良渚先民逐水而居的见证,今日化作启 航未来的图腾……据了解,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建筑设计别具一格——纯白色的开放式石 材幕墙,巧妙勾勒出山峦的意象,不仅与玉架山遗址的自然风貌相得益彰,更以现代建筑语言对古代文 明进行独特诠释,彰显历史与现代的完美交融。博物馆基本陈列采取"3+1"格局,设有临平遗址群厅、 茅山遗址厅、玉架山遗址厅三大展厅,并在国内博物馆首次设置无障碍展厅——"心光"。 "玉架山考古博物馆作为浙江省第一座考古博物馆,从考古学专业视角出发,综合运用文物陈列、 多媒体互动、复原展示等多元化手段,全面且系统地阐释良渚文明及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上的独特 ...
“加分项”没加分如何破解?
Bei Jing Ri Bao Ke Hu Duan· 2025-05-05 21:15
本报记者 张骜 在1.26平方公里范围内,有大大小小113条街巷胡同,30家中华老字号……有着600余年历史的前门大栅栏片区,本身就是一座天然的活态博物馆。而在这座 大博物馆里,还有十余个历史文化展厅、老字号博物馆等藏身其间。 建设博物馆等文化展陈空间,初心是为了讲好老字号自身的历史和文化传承故事,提升品牌美誉度,促进经营。但记者走访发现,空间闲置、建而不用、挪 作他用等情况不少。"加分项"变成了"扣分项"。 大观楼一层高处陈列的电影名家照片,游客仰头才能看清每位艺术家简介。 大观楼内柜台后的"谭鑫培",柜台售卖玉首饰,馆内文化展厅和售卖柜台混用。 本报记者 张骜摄 全聚德展览馆曾于2014年完成重建,并于2024年完成"全聚德博物馆"设立审核流程,成为北京市正式备案并对社会公众开放的博物馆,面积也由20年前的 400平方米扩展到1000多平方米。 同样,内联升博物馆于2023年9月完成升级,重新亮相。而较晚开设博物馆的一得阁,则于去年开馆。 北京福履布鞋文化博物馆内,小朋友正在体验手工千层底布鞋制作活动。 内联升供图 历经十余年形成美育群落 记者走访发现,大栅栏地区30家老字号中,拥有展厅和博物馆的有十几家 ...
香港国际授权展开幕,北京地区14家博物馆首次“组团亮相”
Xin Jing Bao· 2025-04-29 11:35
新京报讯(记者展圣洁)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4月28日,2025香港国际授权展在香港会议展览中 心启幕。此次北京展区以"大美北京 魅力文博"为主题,14家北京地区代表性博物馆以强大阵容首次亮 相香港国际授权展。 为期三天的展会期间,北京市文物局围绕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目标,以北京中轴线为核心,串联起北 京地区包括长城(中国)、北京故宫、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北京皇家园林——颐和园、北京皇家祭坛 ——天坛、明十三陵、中国大运河(北京段)等八大世界文化遗产IP矩阵。通过文化符号、影音文字、 文创产品等多种形式,彰显北京城市规划与历史发展的无限魅力。 "古建之美"囊括北京大觉寺与团城管理处、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北京白塔寺管理处的特色古建及文 物,充分彰显传统建筑魅力;"艺术之美"则汇聚北京艺术博物馆、中国电影博物馆、中国园林博物馆的 皇家艺术藏品、光影知名IP、园林植物系列等,呈现首都艺术的多元魅力;"历史之美"借助孔庙和国子 监博物馆、北京文博交流馆的国学科举、京音乐、转轮藏等文化元素,传承首都厚重历史文脉与非遗技 艺。 另外,本次展会通过创新运用"文化符号串联+场景化叙事+IP可视化"模式,全面系统展示北京文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