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后来者优势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国经济增长完全可以持续
Jing Ji Wang· 2025-05-29 08:00
文|林毅夫 有人说我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乐观派,我认为我是客观派。 中国从改革开放起步到1995年,保持了连续16年、平均9.7%的高速增长。此后到2024年,中国又实现 了平均8.3%的高速增长。 无论是从1978年算起,还是从1995年算起,中国都是同时期增长最快的国家,也是同时期唯一没有出现 系统性经济金融危机的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奇迹。 2024年中国的人均GDP按现价美元计算是13445美元,已接近高收入国家的门槛(人均国民收入14005美 元)。不仅如此,中国的高速增长还拉动了东亚经济体甚至是整个世界的经济复苏。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何在 发展的前提是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质生产力不断涌现。这就需要来自技术层面的创新,以及新的附 加值高的产业不断涌现。在这方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重要区别:发达国家由于产业和技术已 经处于世界前沿,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只能靠自己发明。而发展中国家则可以利用后来者优势,通过引 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实现比发达国家更快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速度。 中国的后来者优势自工业革命以后就存在,为什么直到改革开放才取得高速增长? 这是因为,1978年之后,中国开始遵循 ...
林毅夫:中美贸易局势影响可控,中国仍有望实现预期增长目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郑青亭 北京报道 林毅夫提到,中国从改革开放后到1995年,保持了连续16年、平均9.7%的高速增长。但即便如此, 1995年时,中国的人均GDP也只有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53%。此后到2024年,中国又实现了平均8.3% 的高速增长。而无论是从1978年算起,还是从1995年算起,中国都是同时期增长最快的国家,也是同时 期唯一没有出现系统性经济金融危机的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奇迹。 4月28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名誉院 长林毅夫指出,虽然美国的关税政策会对中国出口造成一定压力,但鉴于中国作为大经济体的政策调控 空间以及多元化市场开拓能力,其影响程度并不如一些机构预测的那样严重。 当天,林毅夫携其著作《解读中国经济》参加承泽论坛第39期暨北大博雅讲坛第656期活动,并做"中国 经济的内在逻辑与新挑战"的主题演讲。在主题演讲中,他阐释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逻辑,并在当前 面临美国发起关税战、贸易战等挑战的情形下,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分析。 在林毅夫看来,很多关于中国经济的预测都是根据过去的经验、过去的模型进行的直接推导,而没 ...
林毅夫:应对新挑战,人才、国内大市场、产业链配套齐全是中国经济的优势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4-29 08:56
林毅夫进一步表示,当时的主流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之所以发展不好,根源在于政府干预带来 的扭曲和政府失灵。对此,主流经济学理论开出了市场化、私有化、自由化的"药方",认为从计划经济 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同时,必须把制度安排同时建立起来,也即"华盛顿共识"。除此之外,当时的另一个 共识是,中国所实行的"既有计划,又有市场"的渐进双轨制改革,是比计划经济更为糟糕的制度。也正 是由于这一"共识",每当中国经济增速出现下降时,国际上就会出现"中国崩溃论"的声音,认为中国经 济增长不可持续。 "但事实是,20世纪80年代后按照主流理论进行市场化转型的国家,绝大多数都出现了经济停滞、崩 溃、危机不断和严重的腐败,上世纪80—90年代的增速甚至比上世纪60—70年代还要低。而中国却凭 借'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渐进双轨制改革,保持了稳定快速发展,从而为真正过渡到市场经济创 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林毅夫说。 林毅夫还回答了一个当前备受关注的问题,那就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前景如何? 林毅夫指出,对中国经济前景的判断要基于中国继续发展的潜力,也即中国的后来者优势还有多大。这 种后来者优势可以用中国人均GDP与美国的差距水平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