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结构经济学

Search documents
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荣获新奖项
Sou Hu Cai Jing· 2025-07-12 07:30
"欧亚商业与经济学会会士奖"设立于2015年,是欧亚商业与经济学会最高荣誉奖项,旨在表彰在经济学和商业研究领域作出终身杰出贡献的学者。该奖项 每年评选一次,由学会执行董事会基于候选人学术成就严格遴选,每次仅授予一名在相应学术领域的理论、实证或方法论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者,奖 项在每年7月份召开的欧亚商业与经济学会会议上颁发。 2025年7月3—5日,第52届欧亚商业与经济学会(Eurasia Business and Economics Society,EBES)会议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会上,北京大学新结构 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教授获颁2025年"欧亚商业与经济学会会士奖"(EBES Fellow Award),以表彰其在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和经济转型研究领 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这是该奖项设立十年来首次授予中国学者。 欧亚商业与经济学会成立于2008年,是致力于推动经济学与商学研究的重要国际性学术组织,现有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的2500余名会员,涵盖学术界、政 府机构、企业界和非营利组织人士。学会每年举办高规格国际学术会议,出版《欧亚经济评论》(Eurasian Economic Review)和《 ...
2025中国经济学家前十揭晓,他们的理念怎样重塑经济格局
Sou Hu Cai Jing· 2025-05-27 08:28
2025年5月26日,在经济浪潮不断翻涌的2025年,中国经济持续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而在这背 后,有这样十位经济学家,他们凭借着深邃的思想、敏锐的洞察力,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其理 念更是在重塑着中国的经济格局。 林毅夫,作为新结构经济学的提出者,无疑是经济学界的中流砥柱。他强调依据各国自身要素禀赋结构 来挑选合适的产业和技术,以此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这一理论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路径提供了崭新 的思路,也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进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以某内陆省份为例,该省依据自身丰富的自 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在林毅夫理论的指导下,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成功吸 引了大量投资,经济增速显著提升,产业结构也得到优化。 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张五常,对经济制度和产权问题的研究独树一帜。他的理 论主张打破了传统经济学的思维定式,让人们重新审视市场经济运行背后的制度逻辑,对中国的经济体 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完善有着深远的理论指导意义。许多企业在进行产权明晰和制度改革时,都从他的 理论中汲取了养分,得以在市场竞争中更具活力。 厉以宁的非均衡经济理论成果斐然。通过对中国及其他国家经济 ...
【宇伟观察】产业升级靠企业家精神|刘长征博士《临界点》一书给我们的启示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5-25 06:15
(原标题:【宇伟观察】产业升级靠企业家精神|刘长征博士《临界点》一书给我们的启示) 01|何以现代化?产业升级何以可能? 什么是现代化国家的必要且充分条件? 我认为,这是刘长征博士新书《临界点——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底层逻辑》尝试回答的问题。我的理解,国家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是人的物 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三方面的现代化。 长征博士以大历史周期与经济学的视角回应大变局时代,分享了穿越经济长周期的分析思考,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工业化进程,中国已进入产 业转型升级的"临界点"。 长征博士《临界点》一书,从经济学视角,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用历史纵向分析和多国横行对比分析的办法,将中国工业化的前世今 生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长征博士指出,有效市场、有为政府与持续发挥企业家精神,将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02|选择下海从商的底层逻辑 刘长征博士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与美国福坦莫大学(Fordham University)联合培养的首届(2015级)DPS博士。他的学术功底扎实,大学 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甘肃省外经贸委工作。之后,他前往中国改革开放的热土深圳加入到一 ...
“我是客观派”
Zhong Guo Fa Zhan Wang· 2025-05-13 03:11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 张守营 暮春时节的燕园,紫藤垂绦,芍药初绽。在北京大学承泽园古朴的院落里,一场关于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的深度思考与讨论正在展开。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教授携其最新修订的《解读中国 经济: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下的民族复兴之路》,在承泽论坛第39期暨北大博雅讲坛第656期活动中, 以"中国经济的内在逻辑与新挑战"为主题,向来自学界、媒体及社会各界的线上线下300余位听众,系 统阐释了他对中国经济的观察与思考。 当林毅夫手持第5版《解读中国经济》缓步登台时,现场观众自发响起掌声。这部凝结着当代中国经济 学智慧的作品,其渊源可追溯至1995年北大开设的"中国经济专题"课程。2008年,林毅夫赴任世行前整 理出版的《中国经济专题》,经过十余年持续修订,已发展为被翻译为近20种语言的全球畅销著作。 "这本书的生命力在于三个自洽。"林毅夫在演讲中强调,理论逻辑的自洽体现在新结构经济学框架的严 密性,历史逻辑的自洽表现为对百年经济变迁的合理解释,实践逻辑的自洽则在于其与改革开放进程的 深度契合。这种三位一体的学术追求,使得该书成为国际学界理解中国发展道路的重要窗口。 当被问及"乐观派"标签时 ...
林毅夫:中美贸易局势影响可控,中国仍有望实现预期增长目标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4-29 11:5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郑青亭 北京报道 林毅夫提到,中国从改革开放后到1995年,保持了连续16年、平均9.7%的高速增长。但即便如此, 1995年时,中国的人均GDP也只有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53%。此后到2024年,中国又实现了平均8.3% 的高速增长。而无论是从1978年算起,还是从1995年算起,中国都是同时期增长最快的国家,也是同时 期唯一没有出现系统性经济金融危机的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奇迹。 4月28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名誉院 长林毅夫指出,虽然美国的关税政策会对中国出口造成一定压力,但鉴于中国作为大经济体的政策调控 空间以及多元化市场开拓能力,其影响程度并不如一些机构预测的那样严重。 当天,林毅夫携其著作《解读中国经济》参加承泽论坛第39期暨北大博雅讲坛第656期活动,并做"中国 经济的内在逻辑与新挑战"的主题演讲。在主题演讲中,他阐释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逻辑,并在当前 面临美国发起关税战、贸易战等挑战的情形下,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分析。 在林毅夫看来,很多关于中国经济的预测都是根据过去的经验、过去的模型进行的直接推导,而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