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军工精神
Search documents
文化中国行•校馆弦歌丨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 矢志强军报国
Yang Shi Xin Wen Ke Hu Duan· 2025-10-21 14:41
1953年,伴随着抗美援朝的烽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在哈尔滨成立,简称"哈军工"。建校至今学校强军报国的信念始终传承不息。哈军工纪念馆 上万件馆藏实物,映照出一代代师生扎根黑土、报国强军的赤诚与担当。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学楼青檐碧瓦、巍峨庄重,自1953年建成起,嘹亮的军号就是这所学校的上下课铃声,如今已经沿用70余年。 哈尔滨工程大学退休教师 学校终身荣誉教授 李积德:军号声就是一种号角,感到很振奋。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生 白鑫玉:我们上课铃下课铃是军号,有时候坐在教学楼里的时候,我就会想当年那些前辈们是不是也像我一样这么学习。这个时候我 就想,我要是再努力一点,就能再靠近他们一点。 军号响起,使命召唤。在哈军工纪念馆,这张抗美援朝战争初期中美武器装备对比图,震撼着世人。中方空军0、海军0、坦克0、装甲车0、作战飞机0、舰 船0……如此悬殊的装备下,中国人民志愿军浴血奋战,顽强战胜强敌。 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水声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华峥宇:当时的那些学生就算再苦再累,都要把最尖端的技术给它啃下来。 想的是党、为的是国、强的是军,这是刻进哈军工人骨子里的信念。在哈军工纪念馆,杨士莪院士青年时期记录的笔 ...
文化中国行 校馆弦歌丨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 矢志强军报国
Yang Shi Xin Wen Ke Hu Duan· 2025-10-21 12:29
1953年,伴随着抗美援朝的烽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在哈尔滨成立,简称"哈军工"。建校至今学校强军报国的信念始终传承不息。哈军工纪念馆 上万件馆藏实物,映照出一代代师生扎根黑土、报国强军的赤诚与担当。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学楼青檐碧瓦、巍峨庄重,自1953年建成起,嘹亮的军号就是这所学校的上下课铃声,如今已经沿用70余年。 哈尔滨工程大学退休教师 学校终身荣誉教授 李积德:军号声就是一种号角,感到很振奋。 军号响起,使命召唤。在哈军工纪念馆,这张抗美援朝战争初期中美武器装备对比图,震撼着世人。中方空军0、海军0、坦克0、装甲车0、作战飞机0、舰 船0……如此悬殊的装备下,中国人民志愿军浴血奋战,顽强战胜强敌。 | 抗美援朝战争初期中美武器装备对比表 | | | | | --- | --- | --- | --- | | | | 美军 | 中元 | | 忌兵力 | 地面部队 | 349331 | 2900000 | | 李星 | | 36677 | 0 | | 海军 | | 59438 | 0 | | nat 器装 | 相克 | 1192 | 0 | | 装甲车 | | 280 | 0 | | 榴弹炮 | ...
【文化中国行·校馆弦歌】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 矢志强军报国
Yang Shi Wang· 2025-10-20 12:29
想的是党、为的是国、强的是军,这是刻进哈军工人骨子里的信念。在哈军工纪念馆,杨士莪院士青年时期记录的笔记见证着报国图强的初心。"国家需要 什么,我就研究什么。"1952年,哈军工筹建伊始,杨士莪奉调前来,从原本的天文物理专业转为水声学研究。他牵头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理工结合、服务国 家战略的综合性水声工程专业,填补了国内空白,他的研究成果也为后来研制"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定位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1953年,伴随着抗美援朝的烽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在哈尔滨成立,简称"哈军工"。建校至今,学校强军报国的信念 始终传承不息,哈军工纪念馆上万件馆藏实物映照出一代代师生扎根黑土、报国强军的赤诚与担当。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学楼青檐碧瓦、巍峨庄重,自1953年建成起,嘹亮的军号就是这所学校的上下课铃声,如今已经沿用70余年。 军号响起,使命召唤。在哈军工纪念馆,这张抗美援朝战争初期中美武器装备对比图,震撼着世人。中方空军0、海军0、坦克0、装甲车0、作战飞机0、舰 船0……如此悬殊的装备下,中国人民志愿军浴血奋战,顽强战胜强敌。这个展板同样震撼,这所伴随抗美援朝炮火诞生的学校,敢为人先、攻坚克难 ...
“用最初的心 走最远的路” 强军报国的信念在这里传承不息
Yang Shi Xin Wen· 2025-10-03 06:00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学楼青檐碧瓦、巍峨庄重,自1953年建成起,嘹亮的军号就是这所学校的上下课铃声,如今已 经沿用70余年。 哈尔滨工程大学退休教师 学校终身荣誉教授 李积德:军号声,像命令一样,是一种号角。 195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在哈尔滨成立,简称"哈军工"。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举全国之力兴建的 第一所高等军事工程技术院校,它也曾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军事工程学院。 从1953年创建,到1966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再到1970年主体南迁、分建它校,学校强军报国的信念始终 传承不息。2013年,哈军工纪念馆由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哈军工原址建成,上万件馆藏实物,映照出一代代师生扎根黑 土、报国强军的赤诚与担当。戳视频↓↓↓一起走进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军工纪念馆。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生 白鑫玉:我们上课铃下课铃是军号,有时候坐在教学楼的时候,我会想当年那些前辈们是不 是也像我一样在这学习,可能我没有他们更刻苦。这个时候我就想,我要是再努力一点,就能再靠近他们一点。 军号响起,使命召唤。在哈军工纪念馆,展馆内《抗美援朝战争初期中美武器装备对比表》震撼着世人。中方空 军0、海军0、坦克0、作战飞机0、舰船0……如 ...
校馆弦歌丨“用最初的心 走最远的路” 强军报国的信念在这里传承不息
Yang Shi Xin Wen Ke Hu Duan· 2025-10-03 05:55
军号响起,使命召唤。在哈军工纪念馆,展馆内《抗美援朝战争初期中美武器装备对比表》震撼着世人。中方空军0、海军0、坦克0、作战飞机0、舰船 0……如此悬殊的装备下,中国人民志愿军浴血奋战,顽强战胜强敌。 195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在哈尔滨成立,简称"哈军工"。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举全国之力兴建的第一所高等军事工程技术院校,它也曾是亚 洲规模最大的军事工程学院。 从1953年创建,到1966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再到1970年主体南迁、分建它校,学校强军报国的信念始终传承不息。2013年,哈军工纪念馆由哈尔滨 工程大学在哈军工原址建成,上万件馆藏实物,映照出一代代师生扎根黑土、报国强军的赤诚与担当。戳视频↓↓↓一起走进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军工纪念馆。 0:00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学楼青檐碧瓦、巍峨庄重,自1953年建成起,嘹亮的军号就是这所学校的上下课铃声,如今已经沿用70余年。 哈尔滨工程大学退休教师 学校终身荣誉教授 李积德:军号声,像命令一样,是一种号角。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生 白鑫玉:我们上课铃下课铃是军号,有时候坐在教学楼的时候,我会想当年那些前辈们是不是也像我一样在这学习,可能我没有他们 更 ...
共绘思政“同心圆”
Zhong Guo Qing Nian Bao· 2025-09-10 23:30
Core Viewpoint -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cross different educational levels is being actively promoted by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aiming to strengthen students' ideological foundations and enhance their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towards national defense [2][3]. Group 1: Educational Activities -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has organized various activities for its affiliated primary school, including teacher investigations, choir performances, and educational training sessions in historical sites like Jinggangshan and Yan'an [2]. - Students from the affiliated primary school participated in a special online class about the launch tower capable of sending manned spacecraft into orbit, which was attended by over 85,000 viewers [4]. - A collaborative exhibition showcasing the "Harbin Military Engineering Institute" spirit was held, where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educational levels engaged in discussions about historical figures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to national defense [5]. Group 2: Ideological Education - The school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a strong sense of duty among students, with activities designed to instill the "Harbin Military Engineering Institute" spirit [3][5]. - The stories of past professors and their dedication to national defense have inspired current students to pursue their studies with a sense of purpose and commitment to serving the country [3][4]. - The school has implemented a system where university students serve as mentors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fostering a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leadership among the older students [8][10]. Group 3: Inspirational Figures - The story of Wang Ji, a teacher who continues to work despite physical challenges, has been shared widely, serving as a motivational example for students to embody resilience and dedication [6]. - The school has invited military representatives and alumni to share their experiences, further motivating students to aspire to serve the nation [7][9]. - The integration of personal stories of struggle and success into the curriculum has been a key strategy in enhancing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national pride and responsibility [6][9].
《丹心铸剑》:用音乐讲述哈军工故事
Ke Ji Ri Bao· 2025-07-04 01:10
《脊梁》回顾了哈军工创建、分建、改建历程,《九歌·国殇》以楚乐风格谱曲抒发爱国情怀, 《为国听海》讲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程教授杨士莪为国听海的故事,《黑土地》唱响哈军工人扎 根黑土、服务龙江的爱国奉献精神,《雪韵》蕴含哈军工为国铸剑、攻坚克难的奋进姿态,《山河长 歌》用歌曲诠释祖国的壮美山河与青年一代的报国志向。 六个乐章既有灵动活泼的曲调,也有浑厚激昂的气势,旋律时而流畅优美、时而铿锵有力,通过声 部的交织与和声的堆叠,将哈军工的精神内涵与艺术表演深度融合,生动演绎了哈工程人赓续红色血 脉、传承红色基因,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的使命担当。 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以下简称"哈工程")弘扬哈军工精神艺术公开课暨原创合唱套曲《丹心铸 剑》首演,海之韵合唱团用音乐讲述哈军工故事,用歌声唱响奋进强音,引领观众在歌声穿越70年历史 时空,在音乐中感悟哈军工精神。 哈军工是哈工程的前身。《丹心铸剑》由哈工程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师王维指导,智能 学院温金翰作曲、人文学院张琳婧作词,海之韵合唱团历经1年时间精心打造。该套曲由《脊梁》《九 歌·国殇》《为国听海》《黑土地》《雪韵》《山河长歌》六首曲目构成,以曲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