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Search documents
任晓刚、刘菲: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北京探索
Bei Jing Ri Bao Ke Hu Duan· 2025-07-09 15:24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党中央赋 予北京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也是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自2014年"科技创新中心"首次成为首都核心功能以来,北京始终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建设具 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充分发挥科技、教育和人才优势,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着力将北京打造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 提高政治站位,锚定建设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11次视察北京、21次对北京发表重要讲话,从确立"四个中心"功能定 位、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到部署疏解非首都功能,再到擘画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 人才高地建设蓝图,将科技创新深刻融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时代课题。北京 对标党中央指示要求,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全力打造能够体现国家意志、服务 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水平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坚持党的领导,把准科技创新政治方向。北京以高站位积极部署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战略要求,将 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 ...
创新文化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关键变量
Ke Ji Ri Bao· 2025-07-08 09:24
涵育创新文化助力科创中心能级提升 面向未来,需涵育更具活力、更富韧性的创新文化,为科创中心建设注入不竭动力。 一是深化制度型开放,打造全球创新文化交融高地。开放是创新文化的天然属性,要求我们必须积 极构建国际化创新生态,以"和而不同"的包容智慧推动创新要素的全球流动。一方面,要大力吸引全球 顶尖科研机构在科创中心设立分支机构或联合实验室,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科研项目管理流程和人才评 价标准体系;另一方面,要在科创中心着力打造"类海外"人才社区,提供国际化的教育、医疗、文化等 配套服务,提升人才的归属感。同时,要搭建高能级国际对话平台,重点培育浦江创新论坛、中关村论 坛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交流品牌,促进创新思想的深度碰撞和国际规则的相互借鉴。通过这一系列 开放举措,使科创中心真正成为全球创新思想汇聚、多元文化交融、前沿规则互鉴的战略前沿阵地。 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要坚持培 育创新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基因,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使崇尚科学、 追求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一年来,创新文化作为科技创新的精神内核,正深度赋能国际科技创新 ...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会决定 十二届市委七次全会7月7日召开
news flash· 2025-07-01 10:32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会决定 十二届市委七次全会7月7日召开 智通财经7月1日电,据上观新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会日前决定,2025年7月7日召开中国共产党上海市 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全会的主要议程是:审议并通过《中共上海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 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为国担当勇为尖兵深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意见》。 ...
支持深圳建设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Ke Ji Ri Bao· 2025-06-13 01:53
二是突出了改革的问题导向和落地见效。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方面,支持深圳探索建立负面清单 制度,对负面清单制外的职务科技成果,可按比例赋予科研人员所有权或不低于10年的长期使用权。完 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考核及审计管理制度方面,对职务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形成的国有股权,实行按年 度、分类型、分阶段考核和审计。对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试行长周期考核。 三是突出了改革的先行先试和示范引领。先行适用国际贸易电子提单、电子信用证等电子单证,探索依 托电子提单开展抵押融资等业务;加强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场景创新,探索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领域的 适用性等。 "深圳是我国科技创新高地,对国家科技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科技部副秘书长苗鸿表示,科技部 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支持深圳建设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在强化原始创新策源功能方面,支持深圳牵头或参与建设2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发展一批瞄准国家战略 和深圳产业发展需求的新型研发机构;在强化产业创新引领动能方面,支持深圳各类创新主体承担国家 重大科技任务,鼓励深圳在培育科技型企业、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方面先行先试;在强化科技体 制改革和制 ...
科技部副秘书长苗鸿:将支持深圳建立健全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转化机制
news flash· 2025-06-12 02:44
科技部副秘书长苗鸿6月1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4年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万家。 将加大力度,继续支持深圳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更好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 作用。其中,在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方面,将支持深圳建立健全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转化机制,对 转化形成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实行长周期考核,健全科技型企业信贷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交易规 则,优化债权和股权融资协同衔接机制。(人民财讯) ...
尹力:以首善标准抓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各项任务落实,为科技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news flash· 2025-05-06 23:01
昨天下午,部市共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工作会议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召开。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强 调,要充分发挥首都教育科技人才优势,部市协同发力,用好央地资源,以首善标准抓好各项任务落 实,为科技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阴和俊,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 副主任曾益新,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游钧出席。(北京日报) ...
以首善标准抓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各项任务落实 为科技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Bei Jing Ri Bao Ke Hu Duan· 2025-05-06 21:12
阴和俊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锚定科技强国战略目 标,优化提升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和能级,加快建成科技强国战略支点。下一步,科技部将进 一步加强央地协同、部门联动,深入做好对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支持服务和任务落实,支持北 京培育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策源能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 合,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率先形成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支撑引领京津冀协同 创新,服务国家战略实施;扩大科技开放合作,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共同推动北京国 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上,北京市、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同志分别通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展情况及 下一步重点工作、部市共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2025年重点任务和支持中关村开展先行先试改革措施 有关情况及下一步考虑。中央有关部门相关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 中央组织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 国务院国资委、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 ...
全国政协委员谭岳衡:六步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券商中国· 2025-03-04 03:57
现任全国政协委员的谭岳衡,今年1月刚刚卸任交银国际董事长一职,目前仍担任交银国际董事和香港立法 会议员。 今年两会,谭岳衡提交的三份提案中,最有代表性的,也是他最关心的就是如何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他建议,推动香港资本市场的供给侧改革,吸引深度求索、大疆、字节跳动、宁德时代等优质企业赴港上市; 提振跨境投资需求,扩大QDII和QFII等投资者准入范围;鼓励头部金融机构赴港设立全球或海外总部。 此外,他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希望支持香港成为内地养老金境外配置中心,同时支持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 新中心。 六步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谭岳衡认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是中美博弈棋局的棋眼,对于中国经济良性双循环、利用资本市场打造 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特殊的重大意义。 近年来,香港作为中国链接全球的门户,资金和人才流入受到冲击,股票市场大幅震荡,很多蓝筹股票估值跌 至历史低位,成交萎缩,市场流动性不足,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面临一定威胁。 四是提供税收减免鼓励跨境证券投资。在沪港通、深港通机制下,就股票转让差价所得税,将暂免征收范围从 个人所得税扩大至企业所得税;股息红利所得税方面,建议改为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