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寒武纪大爆发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不睡觉为什么会死?Nature论文揭示,答案在于线粒体
生物世界· 2025-08-20 04:43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在生命进化的浩瀚画卷中,鲜有生物创新能像 有氧呼吸 那样深刻地改变生命存在的轨迹。有氧呼吸在数十亿年前出现,利用了富含能量的氧气,进而引发了一系 列复杂性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多细胞生物的崛起。这一进化里程碑与地球大气中氧气含量的重大变化紧密相关。通过优化细胞内电子转移过程的效率,有氧呼 吸释放出了前所未有的能量产出,这些生化进步为 寒武纪大爆发 奠定了基础,这一关键事件见证了生命形式的惊人多样化,复杂的 神经系统 也在这时期出现。 神经系统对于 快速的信息处理和生存行为至关重要,但其对能量的需求极大,给生物体带来了巨大的代谢负担。但有趣的是,这种代谢负担似乎推动了 睡眠行为 的进化。然而, 我们为何必须要睡眠 ? 睡眠行为的生物学起源是什么 ?直到现在依然是未解之谜。 睡眠 是一种在所有动物物种中都得以保留的不可或缺的行为, 长期睡眠剥夺会导致死亡。之前的研究认为,睡眠发挥着神经元突触维护以及记忆巩固等功能,但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睡眠的背后有着一个古老的代谢需求。 近日,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上发表了题为: Mitochondrial o ...
东西问丨杨兴莲:“金钉子”如何为全球地质年代“精准计时”?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8-10 09:51
中新社贵阳8月10日电 题:"金钉子"如何为全球地质年代"精准计时"? ——专访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杨兴莲 地球已有46亿年的演化历史,生命演化的奥秘保存在层层岩石中。由于缺乏统一标准或"共同语言",以 往世界各国对年代地层的划分差异极大,造成全球地层划分和对比困难。 为厘清地球的演变脉络,科学家建立以时间界面划分的年代地层单位,"由大到小"依次为"宇、界、 系、统、阶",年代地层表被划分为110个左右的阶,每两个地质时代地层之间的界线会用一颗"金钉 子"作为标志。目前,全球100余颗"金钉子"已有82颗确立,其中有11颗建立在中国,数量位居前列。 2025年6月18日,中国第11颗"金钉子"永久标志在贵州剑河钉入。中新社记者 周燕玲 摄 中新社记者:2025年6月,全球第69颗、中国第11颗全球乌溜阶"金钉子"永久标志在贵州剑河钉入,这 颗"金钉子"缘何落户剑河? 中新社记者 周燕玲 在地质学界,"金钉子"的意义不亚于奥运会金牌,一颗颗深藏于地层的"金钉子",是划分年代地层的唯 一全球标准。2025年6月,全球第69颗、中国第11颗全球乌溜阶"金钉子"永久标志在贵州剑河钉入,这 颗落户中国西南深山的"金钉子" ...
寒武纪小壳化石保存之谜揭开
Ke Ji Ri Bao· 2025-07-21 00:40
原标题:寒武纪小壳化石保存之谜揭开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历经七年,对近8吨寒武纪早中期碳酸盐岩样品进行了酸蚀处理,成功获 取超过3.5万枚小壳化石;利用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精密仪器分析发现,小壳化石 的保存方式远比想象中多样:除了磷酸盐化,它们在"磷酸盐化窗口"关闭后,还能通过转化为白云石矿 物、海绿石矿物、黏土级碎屑矿物等多种形式保存下来。更重要的是,研究证实磷质沉积并不是控制高 质量小壳化石产出的主要因素。 张志飞表示,这项研究不仅为寻找和解读早期生命化石提供了全新视角,证明即使在缺乏磷酸盐 的"不利"条件下,地球依然通过精妙的矿物转化保存了生命演化的多样证据,也将极大地推动对动物骨 骼矿化机制及早期演化历程的深入研究。 科技日报北京7月20日电 (记者陆成宽)记者20日获悉,经过七年艰苦攻关,西北大学张志飞教授 团队联合国内外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河南、江苏、山东等地出土的寒武纪小壳化石,成功破解小壳化石 保存之谜,揭示了小壳化石有磷酸盐化、白云石化、海绿石化等多种保存方式,找到了磷酸盐化在寒武 纪后期的小壳化石保存中不占主导地位的原因。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地学前沿》杂志。 寒武纪大爆发 ...
为什么生命如此多彩? | 红杉爱科学
红杉汇· 2025-05-21 15:21
今天,我们再一次迎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 "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 ,呼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 道,创和美永续之路,进而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新进程。 最早拥有三色视觉的动物是一类 非脊椎动物——节肢动物 (如昆虫、蜘蛛和甲壳类动物) 。而在4.2亿至5亿 年前, 脊椎动物 也开始具备三色视觉,使它们能够比单色视觉的生物更精准地识别猎物和捕食者,提高在 环境中的导航能力。 化石证据提供了进一步的线索。例如, 三叶虫 ——一类生活在5亿多年前的已灭绝的海洋节肢动物,就拥 有 复眼 。这一视觉结构能够探测多种光波长,使三叶虫在昏暗的海洋环境中获得进化优势,提高运动感知 能力和生存竞争力。 这些证据表明,生物在自身变得五彩斑斓之前,便已具备感知色彩的能力。 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每一次脉动,都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从灰棕、柔和的主体色彩到今日的五彩斑斓,从雄孔 雀炫目的羽毛到绚烂多姿的花朵,地球历经了一系列的进化——生命的色彩是基因密码的具象表达,是物种生 存的底层逻辑的体现。在这个过程中,生物多样性构筑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全球众多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正在加速丧失,那些承载着适应潜能的基因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