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
Search documents
他初中毕业后终身不婚,荒野舍命工作20年,被一群博士封神
3 6 Ke· 2025-11-25 08:44
尽管只有初中学历,还曾偷盗植物卖钱,洪信介却与一群硕士生、博士生一起工作,还被同事们称为"介神"。很多植物学家想做又做不到的事,他通通包 办了:他能轻松地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眼睛跟扫描仪一样,能一眼就识别出各种植物的种类、状态。 阿介一直没结婚,以后也不想结婚:"结婚是要负责的,我太爱采集植物了,有一天我绝对是死在山里的那个人。" 植物猎人洪信介 保种中心部分大棚 台湾屏东县高树乡,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植物保种中心——辜严倬云植物保种中心。这里总共收藏了32587种植物,台湾目前有记录的植物,不过5000多 种而已,这里的兰花、苔藓、秋海棠等植物都是世界第一丰富。 52岁的阿介,已经在这里工作了8年多,是保种中心最特别的研究助理和植物猎人。 台湾南投人洪信介,今年52岁,他从事着全台湾最危险的工作:植物猎人。每年至少有100天独自在森林里,负责采集濒危植物,带回保种中心培育,随 时可能被毒蛇咬、从4、5层高的树上摔下来…… 我们见到阿介的时候,他正带着老花眼镜在24摄氏度的恒温冷房里检查植物。之前的半个月,他都待在没有手机讯号的荒野做采集。全球热带植物的栖息 地被严重破坏,阿介从森林带回了很多濒危植物,让它们 ...
那些被大熊猫“伞护”的伙伴们
Xin Hua She· 2025-11-23 01:25
大熊猫是和平的象征、友谊的使者。作为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四川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近75%的大熊猫在这 里繁衍生息。在大熊猫的"伞护"之下,川金丝猴、羚牛、金钱豹、珙桐、光叶蕨等珍稀动植物也在这片土地上诗意栖居。 大熊猫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国特有,分布于川陕日 高山竹林。毛色黑白相间,体型肥硕,以竹子 为主食,有一活化石"之称" 国家 级保护动物,中国特有,分布于川陕日 部。它面量临每 鼻孔上仰,肩背有金黄长 尾与候影长 y 手续被不 to As 投手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分布于我国西南、西北山 地。体型粗壮似牛,角弯曲,毛色深褐或灰棕, 是兼具牛、羊特征的珍稀动物。俗称"六不像", 为高山珍稀兽类 近75%的人熊畑仕区生紫衍生忌。 仕人熊畑的 半張 川金丝猴、羚牛、金钱豹、珙桐、光叶蕨等珍稀动植物也在 这片士地上诗意栖居 在版人 联同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中国特有,分布于川鄂S相黔 等山地。落叶乔木,花序具两枚白色大苞片,形 似白鸽展翅,被誉为"植物活化石" 手出版大 t first 红豆形 app of the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分布于我国西南、西北高 下 涌休灰白巨型的 星期长 ...
丽江泸沽湖迎来首批越冬红嘴鸥
Ren Min Wang· 2025-11-22 02:09
泸沽湖迎来首批越冬红嘴鸥。丽江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泸沽湖情人滩、里格半岛等景点,冬日暖阳洒落湖面,波光潋滟。成群的红嘴鸥或在蓝天碧水间自在盘旋,或轻盈浮游于湖面,与徐徐划行的猪槽 船、巍然矗立的格姆女神山相映成趣。游客们纷纷驻足,拍照记录、投食互动,在温暖阳光下尽享人鸥相亲的和谐画面。 作为中国第三大深水湖泊,泸沽湖水质常年稳定保持地表水Ⅰ类标准,为红嘴鸥等候鸟提供了优质的栖息环境和充足的食物来源。近年来,丽江市与宁 蒗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像保护眼睛一样守护泸沽湖,持续推进沿湖生态修复、河道治理与全域截污工程。得益于系统性的生态治理,泸沽湖生物多样性日 益丰富,黑颈鹤、赤嘴潜鸭等珍稀鸟类也频频到访,使这里成为越来越多候鸟选择的越冬家园。 近日,数千只红嘴鸥跨越千里,其"先头部队"已陆续飞抵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的泸沽湖。这些远道而来的白色精灵,为静谧的湖光山色注入了 灵动活力,标志着泸沽湖正式进入一年一度的红嘴鸥观赏期。据了解,这一生态景观预计将持续至明年3月。 ...
【新华社】探秘第三极!第二次青藏科考新成果发布
Xin Hua She· 2025-11-20 01:21
发布"十大应用成果" 全过程科学支撑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立法 l. 2. 建成地球系统综合观测与预警平台 3. 提出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建设与自然保 护地体系优化方案 评估青藏高原重大生态工程正向成效 4. 提出川藏铁路生态保护和灾害避险优选 5. 方案 创新多年冻土区灾害防控技术 6. 评估雅江流域冰-水-沙灾害风险 7. 实现锂钾、油气等矿产资源新突破 8. 建立青藏高原温室气体科考监测网和 9. "贡嘎"系统 10. 提出强边固边兴边发展新模式 2025年11月19日 第二次青藏科考 成果综合集成应用发布会 EE WP 召开 11 月 19 日,与会嘉宾在参观第二次青藏科考 " 十大应用成果 " 展。新华社记者姜帆摄 青藏高原,地球第三极,蕴藏着地球生态环境的无穷奥秘。 规避川藏交通廊道沿线97%以上的山地灾害、6次成功预警冰崩堵江等自然灾害……11月19日,第 二次青藏科考综合集成"十大应用成果"在拉萨发布,向世界展示中国青藏高原科考的系列成果。 第二次青藏科考有哪些"应用成果"? 11 月 19 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左一)在发布会前向与会嘉宾介绍第二次 青藏科考 " 十大应用成 ...
福建探索“光伏+海洋生态”金融服务新模式
Xin Hua Cai Jing· 2025-11-17 03:52
Core Insights - The project is China's first offshore photovoltaic project built in high wind speed areas, with a total capacity of 180 megawatts and covering an area of 3048 acres [1][2] - The project utilizes a "multi-pile + diagonal support" structure to withstand typhoons and high waves, promoting marine biodiversity by creating artificial reefs [1] - Th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provided a loan of 10 million yuan for the project, which is recognized as the first "biodiversity-friendly photovoltaic loan" in Fujian province [2] Group 1 - The offshore photovoltaic project has an annual electricity generation of approximately 300 million kilowatt-hours, saving 90,000 tons of standard coal and reducing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by 240,000 tons [2] - The project aims to integrate ecological tourism with the nearby mangrove restoration project, enhancing the local ecosystem [1] - Th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s support reflects its commitment to green finance, with a green credit balance exceeding 130 billion yuan as of the end of October [2] Group 2 - Offshore photovoltaic plants have unique advantages over land-based ones, including higher sunlight capture due to ocean surface reflectivity and lower operating temperatures from sea breeze and water cooling [2] - The bank's loan has a lower interest rate compared to typical project loans, aligning wi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2] - The project contributes to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biodiversity enhancement in the region, promoting a "power generation above water and fish farming below" model [1]
海南热带雨林里的冬日精灵
Hai Nan Ri Bao· 2025-11-15 01:21
②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里的甲虫。 ①11月13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里的螽斯。 ③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里的蓑蛾,它背着"房子"保护自己。 立冬过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里仍然充满生机。这里栖息着各种昆虫,它们形态各异,展现出海南 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 本组图片均由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天平 摄 ...
监测记录到58种新物种
Zhong Guo Zi Ran Zi Yuan Bao· 2025-11-14 06:22
近日,据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消息,广西北海金海湾红树林国际重要湿地监测项目经 过科研人员一年半的综合调研分析,评估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共发现并记录到58种此前该湿地未记录 到的新物种。 科研团队鉴定出的138种大型底栖种生物中,初步判断有锐刺招潮、笔状多环海龙、隆线肝突蟹等 20种为新记录种。同时,新增记录陆生脊椎动物38种,其中包含棕腹鹰鹃、红脚田鸡等鸟类36种,以及 两栖爬行类粗皮姬蛙等。 此外,调查数据显示,湿地公园内分布的维管植物达195种,植物类群以双子叶植物为主,共有159 种,蕨类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分别记录到3种和33种。记录到含人工引种在内的红树植物20种,其中以白 骨壤纯林为主。 科研人员介绍,此次调查数据显示,该片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丰富,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程度持续 向好。调查结果为滨海湿地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
鄱阳湖保护区鸟类种类增至394种 多样性增势持续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11-13 11: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张澍楠 鄱阳湖保护区鸟类种类增至394种 多样性增势持续 中新社江西永修11月13日电 (记者 李韵涵)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鄱阳湖保护区")第三次科 考成果13日在"中国候鸟小镇"江西永修县吴城镇公布。本次科考成果显示,鄱阳湖保护区内鸟类种类新 增至394种,鸟类多样性呈现出持续增长、记录完善、结构稳定趋势。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淡水湖,也是全球候鸟重要栖息地、国际重要湿地。鄱阳湖保护区第三次科考于2024 年启动,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牵头,开展了多轮调查,借助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更科学 的研究方法,对保护区生物资源和生境质量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系统监测调查。 本次科考成果显示,从浮游植物到浮游动物,从底栖动物到水生植物,再到洲滩植物、鱼类和鸟类,众 多生物种类构成了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生态网络。其中,浮游植物鉴定出8门103属257种,远高于第二次 鄱阳湖科考的97种;浮游动物记录到118种,远高于第二次科考的42种;底栖动物共发现69种,介于前 两次科考发现的物种数之间。 在2019年至2025年间,依托系统化监测、民众观鸟活动和遥感、声学识别等新技术手段,鄱阳湖保 ...
云南龙陵首次发现濒危物种莲座玉凤花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11-11 23:21
莲座玉凤花为兰科玉凤花属植物,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植株高可超过70厘米,叶片线状披针形。总状 花序具10朵至25朵花,花朵为绿色或绿白色。莲座玉凤花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贵州等地,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EN)物种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CITES)附录Ⅱ。 在云南龙陵,莲座玉凤花主要生长在干热河谷区域的灌木疏林下或湿润的沟谷、草丛中。参与此次野生 植物监测的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工程师李飞说:"经实地勘察,目前在发现地仅找到莲座 玉凤花的野生居群分布点2处,植株数量不足40株。发现地自然生态环境保存完整,其植株长势良好。" 物种丰富度是衡量一个特定区域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的核心标志之一。"莲座玉凤花在保护区的新发 现,既让龙陵兰科植物种类增至213种,又丰富了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我们将继续加大对该物种的野 外监测力度和原生境的保护力度。"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工程师冯思勤说。(完) 云南龙陵首次发现濒危物种莲座玉凤花 中新网保山11月11日电 (郁云江 吴乃局)近日,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开 展野生植物监测时,发现濒危物种莲 ...
当“地球之肺”邂逅中国市场,进博会上的“亚马孙热”
Di Yi Cai Jing· 2025-11-10 02:57
Group 1 - Brazil has been China's largest trading partner for 16 consecutive years, with bilateral trade exceeding $100 billion for seven consecutive years [6] - The 8th China International Import Expo (CIIE) highlighted a "green" theme, coinciding with the opening of COP30 in the Amazon region, emphasizing its importance in global climate governance [1][3] - Brazilian companies showcased products and technologies derived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aiming to contribute to a low-carbon, high-quality economy [1][3] Group 2 - The Brazilian government announced a temporary capital move to Belém during COP30 to underscore the Amazon's significance in global environmental agendas [3] - Companies like Suzano are focusing on biodiversity restoration and have developed a decarbonization white paper aligned with China's carbon neutrality goals [3][5] - The event provided opportunities for Chinese companies to collaborate with Brazilian partners, particularly in green finance, renewable energy, and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