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票价机制

Search documents
争抢“京沪线” 民航高铁竞合互补
Zhong Guo Jing Ying Bao· 2025-05-16 18:12
吸引旅客回归航空 京沪航线跨航司签转,是国内首次由航空公司主导发起的合作服务项目。目前,该服务适用于挂国航或 东航代码且实际承运的上海虹桥机场往返北京首都机场的单程单航段航班(不含代码共享航班)。 本报记者 路炳阳 北京报道 上海机场集团称,中国东航和中国国航共享签转试运行时间为5月6日至8月5日,后续将根据旅客反馈对 该服务进行进一步拓展升级。 北京至上海,政治中心+经济中心的定位共同催生出国内最繁忙的商务线——京沪线。长期以来,京沪 线客运都是民航与高铁的必争之地。 在京沪间客运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民航央企与机场集团"抱团"合作,再次落地新项目。近日, 上海机场集团公告称,为进一步优化航空快线服务品质,有序推进航司间自由签转,虹桥机场联合首都 机场、中国东航( 600115.SH )和中国国航( 601111.SH )试行推出往返上海虹桥和北京首都机场的快 线跨航司自愿签转服务。 业内认为,中国东航和中国国航"联姻"京沪线或将推动行业从"竞争"转向"协同",通过跨航司签转弥补 民航航班时刻的刚性,促进航司间的市场协作,为国内其他主干航线提供可复制经验,将有效吸引时间 敏感型旅客回归。 据了解,旅客持 ...
中国最赚钱高铁:员工仅86人,收“过路费”比运人更赚钱
3 6 Ke· 2025-05-15 11:43
高铁其实是一个不容易赚钱的生意,由于早期投资太大,大部分线路呈亏损状态。京沪高铁是为数不多持续盈利的线 路——这离不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客流量多,2024年本线列车运送旅客5201.6万人次,相当于日均14万人次。 值得留意的是,受公商务出行偏弱影响,2024年京沪高铁本线客流同比减少2.31%,与此同时,利润却不降反升 (+10.59%),而且利润增速快于营收(3.62%)。 收入与客流一升一降,直接原因是受到票价影响。 京沪高铁在客流高峰期形成了七档票价浮动方案。而且增加了优 质标杆车的开行密度、争取到更多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运营,以市场为导向的票价机制日益完善。 其次,京沪高铁收"过路费"比自己运人更赚钱:2024年,客运业务营收收入为约158.3亿元,占总营收37.5%;路网服 务收入约为259.5亿元,占总营收61.6%。 这背后也离不开京沪高铁独特的"委托管理+资产运营"的轻资产模式,让仅86人的公司实现了超高效能,撑起超2900 亿元的市值,市值是A股市值第二名大秦铁路(601006.SH,市值超1300亿元)的两倍。 2024年营收421.57亿元,同比增长3.62%;归母净利润127.68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