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公益

Search documents
面部控制手机电脑、手语变语音…这些AI项目重新定义了“无障碍”
量子位· 2025-07-01 07:29
西风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中国手部障碍者总数超过3000万,这其中有手部残疾者,也有因渐冻症、脑瘫、中风等原因导致手部障碍的人士。 对他们来说,在互联网时代,如何使用手机和电脑是一大难题。 为此,一个名为 "面面俱控——AI赋能手障人士新时代" 的项目应运而生。 面面俱控团队研发了 国内 首个面控操作手 机电脑的产品"面面俱控" ,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捕捉脸部动作,模拟手机手势和PC鼠标操作。 比如,用户可以通过设置张嘴、抬眉等动作对手机电脑进行不同的操作,语音控制也已实现: AI眼镜应用新场景!造福听障人士,让他们与世界"畅聊"。 肢体残障人士也有了新AI工具,只需张嘴、抬眉、眨眼等面部动作,就能无障碍操控手机电脑。 在AI大模型卷产业、卷效率的风口上,一群年轻人把AI技术从代码世界,带到了最贴近人心的公益实践中。 除了手障人群,听障群体同样是技术公益不可忽视的一环。 全球有2.5亿听障人士,2023年中国的听障人群达到2780万。 借助腾讯云的AI和大模型产品,知音助聋团队启动了 "AI不释手——知音开启 听障人士无障碍 生活" 项目,他们研发了 AR字幕手语眼镜 , 能把健全人 ...
科技向善新样本!第五届腾讯Light创造营藏了哪些暖心硬核项目
Sou Hu Cai Jing· 2025-06-30 13:43
躲开北京的炎热天气,来到更加炎热的厦门,参加腾讯2025Light技术公益创造营。 厦门其实我来过很多次,但参加腾讯Light技术公益创造营还是第一次。到了2025年,腾讯Light技术公益创造营悄然来到了第五届。 在厦门宾馆,这次入围收官路演的19支优秀队伍,展示了他们富有创意的技术公益想法,并且进行现场拉票甚至拉投资。 活动开始前,主办方给发了一个投票贴纸--给你认可的团队投上神圣的一票! 我先给大家分享下让我印象深刻的几个项目,然后再来说我的几点感受吧。 项目一:【植迹】 植迹这个项目,乍一看以为是"形色"类产品,拍一张照片,提交给系统,就可以识别植物。 不过,他们的创新之处在于,在"行色"的基础上,融合了游戏化机制与AI技术。 一方面,鼓励用户户外拍摄植物,借AI识别物种、记录生长,完成区域探索任务。 另一方面,还能解锁植物图鉴、培育专属虚拟花园,就像早年玩偷菜或者现在通过蚂蚁森林认养树木一样,拥有了更多游戏互动环节。 最终的设想是搭建一个"工具-认知-情感-科研"的植物探索平台,用趣味方式激发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助力自然教育与科研。 项目二:【面面俱控——手障人士也可以便捷操作手机和电脑】 在2 ...
《CCF人工智能素养提升行动倡议》在上海发布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5-11 03: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第二届CCF公益日主论坛暨技术公益大会举行,图为圆桌论坛环节。(复旦大学供图) CCF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凝晖介绍,围绕消除信息贫困这一目标,CCF组织了一系列技术公益活 动。他呼吁推动AI技术普惠,向乡村学校、社区服务中心提供AI教育和信息服务;通过低门槛的AI工 具、方言适配和适老化改造,让AI技术真正下沉;通过AI技术公益活动,为欠发达地区、老年群体、 残障人士等人群架设智能时代数字桥梁。 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指出,当前AI的技术鸿沟持续扩大,作为AI研究的国家战略力 量,高校有责任回答如何让技术红利变为"多数人的福祉"的问题。他期待充分发挥CCF丰富的学术资源 与影响力,汇聚各方力量,让AI的成果真正"甜"进民众心坎里。 在公益大讲堂环节,复旦大学教授胡湛从社会学角度探讨了人工智能如何助力科学普及等内容,并提 出"技术向善"的实践路径。中国盲人协会副主席何川分享了AI技术在助盲领域的创新应用,强调让科技 服务社会弱势群体。(完) 据悉,本届公益日以"智能向善、公益无限"为主题。CCF秘书长唐卫清指出:"CCF公益日不仅是一个 活动的名称,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代表着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