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工厂

Search documents
具身智能竞赛转向“基建”,深圳帕西尼投产大型数据工厂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25 11:51
为破解这一难题,该工厂采用了一套"无本体依赖"的数据采集系统,通过部署150个标准化的采集单 元,直接捕捉人类在真实场景中完成复杂任务时的手部动作姿态、空间轨迹和力学交互信息。这一方式 在理论上能够显著降低数据生产的成本,并摆脱特定机器人构型的限制,使产出的数据具备更广泛的通 用性。 在此基础上,该工厂通过其自研的"多模态神经织网技术(Neural Mesh)",将高精度的触觉数据与视 觉、关节角度、语音等信息进行同步融合,形成丰富的高维数据流。同时,借助"体感重定向系统 (Soma Redirect)",这些采集自人类的数据能够被有效适配和"重定向"至不同结构、不同型号的机器 人本体上,旨在解决长期困扰行业的模型跨本体泛化难题,让模型训练的成果能在更广泛的硬件上得到 应用。 事实上,为解决数据这一根本性问题,具身智能全行业正呈现出多元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路径。帕西尼 的"第三方数据服务工厂"模式是其中之一,但并非孤例。 以上海的智元机器人为例,其正采取一种"自建自用"的垂直整合策略。该公司在推进临港量产工厂建设 的同时,也在张江建立了大规模的数据采集中心,通过上百台机器人进行7x24小时不间断的数据生产与 模型 ...
经济学家许小年:中国不应该弯道超车,还没有资格搞工业4.0?
Sou Hu Cai Jing· 2025-05-08 00:55
一位经济学家的判断是否靠谱,不看学历,不听理论,要看现实打不打脸。许小年曾斩钉截铁地说,中国永远造不出佳能相机。现在再看,谁 在被现实狠狠扇了一巴掌?那不是打脸,是啪啪作响。可他还不服,又跳出来说中国没有资格搞工业4.0。这次,他的声音依然刺耳,却变得 越来越孤单。 电动车领域,中国凭什么领先?答案很简单,实打实地做到了全球70%的电池片和硅片产量。从材料到整车,从供应链到生态体系,一步一个 脚印,没有捷径。中国车企的销量让欧美同行紧张到开紧急会议,不是因为我们靠补贴,而是因为我们真能造、真能跑、真能卖。这就是底 气。 再看看中国高铁。很多人还记得最初的质疑,说技术全靠引进,没几年自己就能干。如今中国高铁总里程世界第一,时速、舒适度、覆盖面全 面领先。不仅我们自己用,连德国铁路公司都采购了中国列车的核心控制系统。一个连德国人都愿意买单的产品,有什么理由说我们不配搞工 业升级? 许小年说我们工业只能算2.0,说什么不该投机取巧搞4.0。他怕不是还停留在2000年的印象里。但中国工业的脚步没等他回头看清,就已经迈 出了几大步。现如今,智能制造、大数据工厂、AI控制系统在国内不断落地。不是空谈,是流水线里真实运转的 ...
三联虹普(300384)2024年报点评:大数据工厂结项 工业AI向垂类升级
Xin Lang Cai Jing· 2025-04-30 06:45
新材料与再生材料解决方案业务营收均同比下滑拖累,业绩略低于预期。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10.74 亿 元,同比下降14%;归母净利润3.18 亿元,同比增长10%。我们认为,业绩略低于预期的原因主要为: ①主营业务中,新材料及合成材料工艺解决方案、再生材料及可降解材料工艺解决方案营业收入分别同 比下降10%、27%。②期间费用率同比提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增加 0.38%、1.23%、0.68%。 大数据工厂项目结项,工业AI 集成解决方案营收同比增12%。1)公司与日本TMT 合作成立子公司三联 数据,围绕专业机器人研发与自动化集成智能化硬件方向、工业互联网应用数字化软件两大方向,为化 纤领域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服务。2)工业AI 集成解决方案向垂类大模型与行业专用模型协同模式发展 模式升级,提供智能化决策支持、生产控制、运维等使用场景。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纺织产业大数 据工厂项目"结项,已投入运行。2024 年,工业AI 集成解决方案实现营收6,722 万元,同比增长12%。 本报告导读: 工业AI 大数据工厂项目结项,向垂类大模型模式升级。再生尼龙与食品级再生PET实现龙头客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