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

Search documents
基于社会需求视角的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Yang Shi Wang· 2025-06-20 07:46
全球一体化步伐加快,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之时,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成了国际商务交流的主要支柱,培养 的质量关切到国家开放战略的推行成效和地方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实力,眼下我国商务英语人才的 供给与需求存在巨大反差,传统外贸行业对"语言+商务"型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跨境电商,国际金融 等新领域更看重从业人员在数字技术应用,跨文化交流能力等层面的整体素质,高校培养方案与市场实 际需要之间出现了结构上的矛盾,毕业生在数字商务操作技巧,职业操守等方面的能力难以达到企业要 求,"用人荒"与"找人难"现象并存的情况越发严重。 在这种背景下,建立面向社会需求的高校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培养体系就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国 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新文科建设为战略导向,通过系统调研与分析,全面剖析目前培养方式所存在的问 题,从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符合市场需求以及推进教育创新发展这三个角度入手,论证建立需求导向型 人才需求培养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文章中也给出了诸如课程体系改良、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交叉 整合等多个维度的综合改革方案。 一、人才需求透视:商务英语复合型能力缺口与区域差异分析 在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的大环境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 ...
复旦大学艺术馆开馆,直面社会议题探索新文科建设
Di Yi Cai Jing· 2025-05-19 09:16
展览本身像是一场严谨的论文,试图让艺术直面当下社会关切的问题,也回应了新文科建设的愿景——将文科融 会贯通,与其他学科相互借鉴。 在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复旦大学艺术馆正式揭幕并开启"日月复光华"的首展,该展览也是复旦大学建校120周 年的纪念活动之一。 展览分为四个单元,分别讨论传统与当代、个体与集体、差异与共生、技术与魔法等话题,邀请到41位国内外艺 术家参展,展期为5月24日至10月10日。 执行策展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鲁明军表示,这个展览是向复旦大学120周年的献礼,也是复旦大学艺术馆的 开馆展,因此展览内容和复旦的历史、未来发展方向,特别是新文科建设的发展方向紧密结合。它旨在突破学科 藩篱,邀请观众见证哲学和科学、艺术和技术的跨界共生。此外,作为艺术展,它也密切关注当代艺术的发展, 并试图探索传统艺术在当代的复兴和创造性转化。 展览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已故资深教授王蘧常的《秦史手稿》揭开序幕。秦史是一篇历史著作,同时这篇手稿又 是一件书法作品,它反映了文史哲不分家的传统。"文史哲加上艺术对文科人来说是一个基本要求,"鲁明军在导 览时提到,现在专业划分得很细,它们彼此之间往往泾渭分明,但在老一辈的 ...
复旦大学设立新文科发展基金 校友亿元捐赠助力人文社科创新破局
Chang Jiang Shang Bao· 2025-05-09 23:34
复旦大学校长金力透露,基金将发挥"催化剂"功能,在三大维度持续发力。催化理论创新,支持学者 以"中国问题"为导向,构建数字时代的人文社科方法论体系;催化学科融合,瞄准智能传播、数字记 忆、计算历史等前沿方向,打破"文科孤岛";催化人才成长,通过"学科特区""揭榜挂帅"等机制,培育 一批"左手人文经典,右手代码算法"的"π型人才"。 在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浪潮中,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中国 亟需培养兼具"人文厚度"与"科技锐度"的复合型人才,以应对气候变化、数字治理、文明互鉴等复杂议 题。 传统文科面临"三重困境"——学科壁垒固化、研究范式滞后、社会服务脱节。新文科发展基金的设立, 正是复旦大学主动对接国家"新文科建设"战略的关键举措。通过推动"人文+科技""人文+社会"的交叉创 新,基金将助力文科从"知识仓库"升级为"战略智库",在数字人文、计算社会科学、全球治理等领域抢 占学术制高点。 "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复旦学子,既能以甲骨文解码中华文明密码,也能用算法模型预测社会变迁;既能 以笔墨书写时代篇章,也能用数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王长田表示。 5月8日,复旦大学迎来建校120 ...
专家学者齐聚三江学院,共探新文科建设创新路径
Yang Zi Wan Bao Wang· 2025-05-09 04:42
5月7日,三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召开新文科专业群建设指导会,来自教育界领导、行业专家及企 业代表,共同探讨新文科建设的创新路径与人才培养新模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王赟 "新文科建设要教学生如何更好地改造世界,而不仅仅是认识世界。"国务院教育咨询委员、教育部原副 部长王湛在讲话中表示,三江学院文新院推进新文科建设充分体现了学校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 要的重要举措。他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要正确处理学科建设和社会需求的关系,动态提升学科建设水 平;二是要变革育人方式,解决供需脱节问题;三是要在创新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是要坚持开 门办学,打造精品学科。" 三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周建忠教授表示,学院将认真吸纳各位专家的宝贵建议,进一步优化 学科课程设置,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新文科专业群。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实践 育人,培养适应数字时代的复合型文科人才,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三江智慧和三江方案。 据悉,三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近年来发展迅速,2023年起与扬州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 生。学院现设有数智媒体、前卫传媒等四个微专业,以及融媒体传播、文学创作等三个分流培养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