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带一路倡议
icon
Search documents
倾听尼山2025|中华与埃及两大文明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经济观察报· 2025-07-11 12:17
中华与埃及两个文明不同的气候特征孕育出不同的作物,不同的耕作方式,随之带来各具特色的社 会组织形态。黄河流域的社会组织形态注重血缘,以家族、家庭为单位的血缘体是社会的基本单 元。尼罗河流域水量充足,需要建立大型灌溉工程,继而产生了国家导向型农业,形成了以神庙、 王权为主导的国家机构。 在过往历史上,中埃两大文明的关联连绵不断。中埃两大文明 很早就通过"器物—技术—观念"的间接传播实现了文明互鉴。 作者:种昂 封图:本报资料库 2025年7月9日至10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下称"尼山论坛")在山东曲阜举办。其中, 中华与埃及两大文明之间一场对话备受关注,吸引了两国文化、学术及外交等领域近90位嘉宾。 这是中华与埃及两大文明首次在孔子诞生地、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山东曲阜,以大河为纽 带,展开的一场纵越千年、横跨万里的交流与互鉴。 从2010年9月创立至今,尼山论坛因其多元性、包容性、规模大等特点已成为全球以文明对话为主 题的、影响力最大的国际性论坛,正日益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凝聚人类文明共识的重要 纽带。 求同存异的对话 "埃及和中华是世界上最遥远、最古老的两大文明。"埃及驻华使馆副馆长海赞姆 ...
专访泰国驻华大使韩灿才:继往开来五十载 携手共进铸新篇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11 06:22
2025年是中国与泰国建交50周年暨"中泰友谊金色五十周年"。值此契机,人民网近日专访了泰国驻华大使韩 灿才。韩灿才在访谈中回顾了双边关系发展历程,介绍了友好交往与务实合作成果,并围绕加强战略合作、加快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互联互通建设以及联合打击跨境犯罪等议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两国友谊历久弥坚 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 韩灿才表示,建交50年来,泰中关系始终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各领域合作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他回顾了双 边关系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片段:1981年,诗琳通公主首次访华,带动了泰国民众来中国旅游、求学。至 今,公主已累计访华55次,成为泰中友好的重要象征。中国历任领导人对泰国的访问,推动了两国政治互信不断 深化。2024年,双方签署互免签证协定,标志着两国人员往来进入全新阶段,为民间交流提供了便利。 韩灿才指出,自泰中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来,双方合作实现全方位、多层次拓展,特别是在科技创 新和经贸往来等领域成效显著。中国长期保持泰国最大贸易伙伴和最主要投资来源国地位,相关合作成果切实惠 及两国人民。他高度评价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称"这是一个值得称赞的倡议,能够促进区域互联互通、推动经 ...
抛抛抛!美债持仓量一降再降,美财长迫不及待喊话中国,好话说尽
Sou Hu Cai Jing· 2025-07-09 13:40
中国连续8个月减持美债,增持黄金,距离颠峰时期,减持了5500多亿美元美债,美债持仓量一降再降,今年3月单月就减持了189亿美元。直接让美国坐不 住了,美财长贝森特迫不及待喊话中国,说尽好话,希望中方高抬贵手。 最近几天,美国方面动作频频,外界看似热闹,实则透露出前所未有的紧张与焦虑。7月初,美国突然对包括日本、韩国在内的14个盟友国家发出新一轮的 关税通知,力度之大令人咋舌——日韩都被加征25%的关税,而且特朗普命令警告,不许反制,否则美国的惩罚将加码。 要知道,这两个国家是美国在亚洲最重要的战略盟友。尤其日本,不管是军事、经济、地缘都长期以美国马首是瞻。现在却成了"祭旗对象",显然是特朗普 想拿"自己人"开刀,杀鸡儆猴,给其他国家一个下马威。 而就在这边对盟友挥刀之际,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却立马转头,对中国释放极其温和的信号。他公开表示,"期待与中国展开建设性对话,可以共同扩大合 作领域",并强调"中美在经济和全球事务中有广泛共同利益"。 听起来很动听,但细看之下就会发现,这番言论出现的时间点实在耐人寻味。因为正是在中国连续八个月减持美债、外汇储备加速向黄金倾斜的背景下,美 国才开始"急眼"了。曾经依赖中国 ...
拉丁美洲社会科学理事会执行主任博马罗:中国三点经验非常值得拉美借鉴
Huan Qiu Shi Bao· 2025-07-06 22:50
博马罗: 我认为当今世界正处于剧烈变革之中,北半球很多地区局势紧张,欧洲陷入战争泥潭,暴力、 种族主义与仇恨情绪在不少国家蔓延。然而,涵盖亚洲、非洲及拉美等广大地区的全球南方正展现出独 特潜力和丰富多样的社会面貌,能为世界提供多元解决方案。例如在拉美地区,印第安部落的生存与发 展是对社会多样性的生动诠释。 此前,全球南方在国际舞台上鲜有发声机会,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互动也相对有限,但展望未来,我认为 全球南方在政治、文化、经济等各领域皆可展开深度合作,携手为化解当下争端、应对全球性难题贡献 力量,推动世界朝着更加和谐、包容与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环球时报: 全球南方之间的知识合作怎么才能更加顺畅地进行? 博马罗: 我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机制在于对话,我们不仅需要对话的空间,还要有能开展对话的合作机 制,我们应拒绝单边机制,寻求多边措施,增进相互理解,而不是使用自相矛盾的言辞。国家间的沟通 至关重要,它是阻止战争发生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沟通,我们才能求同存异。以拉中关系为例,我们 坚信能够找到众多共同点来开展合作。 " 中国的集体精神体现了为全民谋福祉的理念 " 环球时报: 能否分享一下您个人与中国的渊源?您对中国的发 ...
世界和平论坛丨如何实现中东持久和平?中外专家对中国作用抱有期待
Xin Lang Cai Jing· 2025-07-06 12:27
"在中东实现和平问题上,我们怎么能够让以色列接受'两国方案'?如果以色列不接受'两国方案',是不 是中东和平就遥遥无期了?" "'两国方案'是国际社会普遍公认的,但现在最大的障碍就是以色列越来越不接受'两国方案'。但长远 看,如果以色列真正想要解决自身的安全问题,那必须有巴勒斯坦建国,否则不仅是地区国家不安全, 以色列自身长远的、可持续的安全也很难保证。"在7月4日举行的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构建中东持久 和平"小组讨论会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政治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唐志超在接受智通财经 (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 自2023年10月以来,中东地区的安全局势急剧恶化。今年6月13日至6月24日,以色列与伊朗爆发大规模 直接冲突,其间美以战机对伊朗多处核设施实施轰炸。尽管目前双方已经宣布停火,但美以日前仍多次 威胁将对伊朗发动新的袭击。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荣誉院长阎学通在小组会上致辞时表示,中东战争 仍在延宕,"讨论如何恢复中东和平、打造一个地区安全架构来实现持久和平恰逢其时。" 当地时间 "两国方案"仍是解决巴以问题的唯一路径 当地时间7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巴 ...
3大坏消息袭来!特朗普撑不住了,主动对华示好,真打算9.3阅兵访华?
Sou Hu Cai Jing· 2025-07-05 10:40
据环球时报报道,近期,有关特朗普的三大坏消息接踵而至。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报道,美国总统 特朗普的支持率降至历史最低点。该调查显示,43%的美国人目前对特朗普的表现表示满意,53%的人 表示不满意,他的净支持率为负10%。报道称,这比前一天下降了3个百分点,当时他的净支持率为负 7%。这也是他自4月29日以来的最低净支持率。据报道,特朗普在今年4月宣布"解放日"关税后,他的 民调数字最初大幅下降。 特朗普(资料图) 支持率暴跌的直接导火索是特朗普近期的两项决策。6月中旬,他无视加州政府反对,派遣国民警卫队 和海军陆战队进入洛杉矶镇压亲移民团体抗议活动,引发社会对"过度使用武力"的批评。随后,他下令 空袭伊朗三处核设施,62%的选民在民调中明确反对该行动,认为此举将加剧中东紧张局势。伦敦大学 学院美国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托马斯·吉夫特指出,空袭伊朗的决定动摇了特朗普的核心支持群体"让美国 再次伟大"(MAGA)运动成员。 除此之外,据第一财经报道,近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作证时表示,当前 利率水平足以限制经济活动,在通胀回落趋势更加明确前,不宜贸然调整货币政策。他强调,美联储将 继续密切关 ...
环球时报研究院发布中国首次大范围“中拉互视”民调报告:友好关系对中拉未来发展很重要
Huan Qiu Shi Bao· 2025-07-04 22:39
【环球时报记者 易佳 张婷鸽 环球时报驻阿根廷特派记者 许放 刘斯尹】编者的话:近年来,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关系进入平等、互利、创新、开放、 惠民的新阶段。在5月举行的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方愿同拉方携手启动五大工程, 共谋发展振兴,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为中拉关系长远未来描绘了发展蓝图。为增进中拉之间相互了解,环球时报研究院联合拉丁美洲社会科学理事会和北 京中拉教科文中心,在中拉两地开展"中拉互视"民意调查,其中第一部分为"中国人看拉美"调查,第二部分为"拉美人看中国"调查。综合这两份调查结果, 环球时报研究院6月下旬在拉美地区举行的"环球时报海外中国周暨环球南方对话"系列活动中,发布了《携手共进——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互视民意调查 报告》(以下简称"中拉互视"民调报告)。本次民调是中国首次在中拉开展的大范围互视民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拉民众对彼此抱有积极印象,多数受 访者期待中拉关系未来更加友好。 "中拉互视"民意调查第一部分"中国人看拉美"民调于4月11日至22日进行,覆盖中国大陆七大区域16座城市,共回收有效样本2099份。第二部分"拉美 ...
全球机遇,五金机电产业如何在国际市场突围?
Sou Hu Cai Jing· 2025-07-04 21:43
全球机遇,五金机电产业如何在国际市场突围?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革,中国五金机电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据Statista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五金工具市场规模已突破5300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5800亿美元(年增 4.5%);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2023年五金机电产品出口额超3500亿美元,占全球贸易份额近 30%。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中国的五金机电行业如何通过创新与全球化布局,成功突围国际市场,成为产业 升级的核心命题。 需求分化与区域机遇并存 全球市场环境在经历了疫情的沉痛冲击后,逐渐回暖,但各国经济复苏步伐不一,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仍然存 在。 贸易摩擦、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能源危机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全球供应链更加复杂化,国际市场需求也呈现显著 的区域分化特征。 突围关键 企业需精准定位目标市场,通过差异化产品与技术升级匹配需求,同时借力国际展会平台高效对接资源。 中国制造的竞争力与短板 目前,中国五金机电产品的出口量在全球范围内居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在电动工具、建筑五金、机械配件等领 域,中国的制造成本优势和生产能力为全球市场所认可。 然而,随着全球竞争的加 ...
巴基斯坦前外交秘书苏海尔·马哈茂德:中方倡议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04 08:50
人民网北京7月4日电 (记者崔译戈)7月3日,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论坛期间,巴基斯坦前外交秘书、伊斯兰堡战略研究所所长苏 海尔·马哈茂德对人民网记者表示,中方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三大全球倡议帮助各国提升互联互通水平,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国际公共产 品,作出重要贡献。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亚投行已批准322个项目,批准融资总额超600亿美元,带动超2000亿美元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我们的(合作)经验是有 益的,希望今后我们能获得更多来自亚投行的合作机会。"马哈茂德说。 马哈茂德表示,和平和发展是各国的心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三大全球倡议作为中方为世界贡献的国际公共产品,在当前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下发 挥重要作用。他指出,近年来,一些国家遭遇发展困境,中方提出的上述倡议为这些国家提供了重要支持,助力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今年是由中国倡议发起的新型多边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正式成立十周年。十年来,亚投行成员从57个扩大到110个,覆盖世 界81%的人口和全球65%的GDP。 "亚投行帮助各国改善基础设施,提升互联互通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新机遇。"马哈茂德表 ...
专访丨中国是全球南方最可信赖的伙伴——访印尼国际关系学者韦珍玉
Xin Hua Wang· 2025-07-04 07:43
新华社雅加达7月4日电 专访|中国是全球南方最可信赖的伙伴——访印尼国际关系学者韦珍玉 新华社记者陶方伟 "中国是全球南方国家最值得信赖的伙伴。"印度尼西亚国际关系学者韦珍玉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 时说,"在全球格局深刻调整、南方国家集体崛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始终坚持以团结、共赢、发展为 导向,积极推动与全球南方国家在各领域深化合作。" 韦珍玉说,中国近年来持续深化与亚洲、非洲和拉美国家的伙伴关系,通过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优惠 融资、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项目,有效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减贫和自主发展。"中国的支持不附加政治 条件,这种基于信任和团结的合作模式,与传统援助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她指出,中国推动南南合作传递出一种发展理念,强调发展中国家可以自力更生、互助共赢。"正是这 种基于对等与尊重的合作方式,使中国赢得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广泛信任。" 在韦珍玉看来,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是这种合作理念的生动体现。她表示,印尼和中国在 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的一系列合作具有高度战略性和实效性,为印尼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像雅万高铁这样的项目,不仅将雅加达和万隆的通勤时间从3个多小时缩短至46分钟,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