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人才培养

Search documents
2025名校之约|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专业+国际”三位一体育人实践 全球胜任力培养的“北外范式”
Yang Shi Wang· 2025-06-27 06:56
从101语种到三学位跨界:北外以"全球语言-文化-治理"体系锻造国家战略人才 徐丽莉: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外国语高等学校(1941年),北京外国语大学现已发展成为拥有 101种外语专业的顶尖学府,涵盖所有与中国建交国家的官方语言。在保持语言学科优势的同时,学校 还开设了23个非语言类专业,其中12个入选国家级重点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校以"全球语言为基础、全球文化为核心、全球治理为应用"为办学理念,重点打造区域国别研究、国 际传播和国际组织等战略学科,致力于培养能够讲好中国故事、服务国家对外战略的高端人才。 2025年,学校创新推出俄语+德语+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三学位项目。在专业考试方面,北外学生均可参 加英语专四专八考试,通过率表现优异:英语专业专八通过率超98%,语言类专业超91%,非语言类达 80%以上。 顶尖学科强强联合:北外复语型人才培养与A+高校协同育人创新实践 近日,北京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北外)本科招生办公室副主任徐丽莉、北京外国语大学信息科学技术 学院书记梁野、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副院长何芳做客央视网《名校之约》院校系列访谈,详细解读 北外2025招生政策和这所知名学府的高质量培养体系等 ...
2025名校之约|北京语言大学:以语言为桥、创新为翼,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小联合国”
Yang Shi Wang· 2025-06-25 06:42
近日,北京语言大学(以下简称"北语")招生办公室主任王悦、北京语言大学信息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李 超和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马方方做客央视网《名校之约》院校系列访谈,详细解读北语 2025年本科招生政策,并深度解读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助力广大考生读懂大学,了解专业。 精彩访谈内容速递: 历史使命与办学定位 王悦:北京语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学校诞生于新中国外交事业的艰难开创时期,周恩来总理 关怀创建,毛泽东题写校名,新中国唯一以"语言"命名的国际型大学,被誉为"小联合国",肩负传播中 国语言文化使命,服务国家战略、促进文明互鉴。 学科实力与教育特色 专业建设:54个本科(大类)专业,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北京市一 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北京市特色专业4个。覆盖 11个学科门类。 学科优势:构建"三强三新"体系(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区域国别学等),2024年,"中国语 言文学"在软科最好学科排名中列全国第四,为全国前3%;"区域国别学"在中山大学科学计量与科技评 价研究团队发布的学科基础竞争力统计排名中列全国第四,为 ...
2025央视网名校之约|首都师范大学2025招生亮点:人工智能学院启航、未来教师实验班扩容与双学位创新培养
Yang Shi Wang· 2025-06-24 11:12
近日,首都师范大学(以下简称"首师大")招生就业处处长臧强做客央视网《名校之约》院校系列访 谈,详细介绍2025年本科招生政策及人才培养特色等内容,助力广大考生读懂大学,了解专业。 首师大:双一流引领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发展与创新 首都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地处北京,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市与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 学校以"高水平学科建设支撑高水平教师教育"为发展理念,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和高精尖学科群建设,推 动文、理、艺、教四大学科群协同发展,是一所综合性师范大学。 学校全面落实人才强教战略,引育结合,形成了一支职称、年龄、学历及学缘结构科学合理的师资队 伍,涌现出中科院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创新团队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 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其中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硕士学 位授权点46个,其中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0个。学校建设国家"双一 流"学科(数学)1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群)5 个。 经过多年的建设,学校学科结构布局持续优化,高水平学科建设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已形成 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 ...
2025央视网名校之约|华东理工大学:2025年招生计划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扩招350人
Yang Shi Wang· 2025-06-23 07:49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华理")华东理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本科生招生办公室主任孙玉柱做 客央视网《名校之约》院校系列访谈,详细介绍华东理工大学2025年本科招生政策及人才培养特色等内 容,助力广大考生读懂大学,了解专业。 扎根上海 面向全球:华理以一流学科赋能复合型人才培养 华东理工大学地处人文荟萃、海纳百川的国际大都市──上海,原名华东化工学院,1952年建校,是教 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入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获批"985 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水平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建有研究生院。化学、材料科 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三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学校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行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构建研究型、个性化的本科教育体 系,探索并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工科试验班/实验班招生培养模式""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招生 培养模式""教育部拔尖基地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主辅修复合型人才培养""微专业""中外合作办 学"等,以提高学生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和个人竞争力。 学校学科设置涵盖理、工、农、医、经、管、文、法、艺 ...
港中深信息管理与商业分析专业深度解析
Sou Hu Cai Jing· 2025-06-22 02:16
港中深信息管理与商业分析专业深度解析 01 录取案例多维参考 专业定位与培养体系 作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融合商科与技术的交叉学科项目,信息管理与商业分析专业旨在培养兼具数据思维与商业洞察的复合型人才。专业下设两大方 向:信息管理(IM) 与商业分析(BA),二者在申请阶段需明确选择。IM 方向侧重数据开发与系统治理,课程涵盖商业智能编程、系统分析与设计等 硬核技术模块;BA 方向则聚焦统计建模与决策优化,核心课程包括商业机器学习、经济模型分析等,强调用量化方法解决商业问题。 02 申请关键要素拆解 学术背景要求:申请人需具备本科学历,建议均分达到 B 等级以上(或 GPA 3.0+),对跨专业申请者持开放态度,但更偏好数理、计算机或商科相关背 景。 语言能力门槛:托福 79 分或雅思 6.5 分是基本要求,部分优秀申请者可凭六级成绩(如 540+)破格申请,但英语能力强的申请者在笔面试中更具优势。 时间规划建议:参考往年申请周期,网申系统通常于 9 月 1 日开放,截止至次年 5 月 19 日,建议尽早递交材料以抢占首轮审核机会。 03 从近年录取情况看,成功申请者背景呈现多元化特征: 学术强者:211 院 ...
培养复合型人才,华科大推出“低空经济领航者计划”
Sou Hu Cai Jing· 2025-06-19 07:38
据了解,"低空经济与未来城市发展"高级研修班主办单位为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培训中 心。 极目新闻记者 黎先才 随着数字孪生、无人机技术、北斗导航等领域的突破性发展,低空经济正成为全球城市升维竞争的新赛 道。 低空经济加快发展 极目新闻记者获悉,为破解地方"政策落地断层、产业协同薄弱、人才供需错配"三大瓶颈,进一步推动 低空经济理论落地与产业实践,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重磅推出"低空经济领航者计划",现 面向全国推出"低空经济与未来城市发展"高级研修班,聚焦地方政府、企业家、高校师生三大核心群 体,提供系统性、前瞻性、实战化的低空经济课程,培养兼具政策视野、技术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复合型 人才,助力中国抢占低空经济全球制高点。 当前,我国己将低空经济纳入"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预计到203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5万亿 元,成为智慧城市、立体交通、绿色能源等领域的核心驱动力。 然而,低空空域开发涉及政策协调、技术融合、安全治理等多重挑战,亟需跨学科协作与专业化人才培 养。 领衔导师及简介 哪些对象可以报名上述高级研修班呢?据活动主办单位介绍,这其中可分三个方面: 一是"地方政府班",主要面向市 ...
近期国内多所知名高校官宣扩招本科生
Hang Zhou Ri Bao· 2025-06-18 02:30
此外,扩招专业及领域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中国农业大学重点面向国家急需的前沿技术和新兴 业态,紧紧围绕粮食安全、生物智造、人工智能与装备制造、绿色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食品安全与人类 健康等学科领域扩大招生规模;电子科技大学此次扩招重点针对电子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关键核心领 域人才需求,强化新兴学科和优质特色本科专业布局。 1月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有序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经济主题记者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人表示,持续推动高等教育提质升级,进一步增加"双 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招生的规模,今年力争再增加2万人。 优质本科发力"扩招",不仅是信号,还透露出一些规律和趋势。 根据目前各高校公布的本科生扩招计划,记者盘点发现,扩招重点聚焦国家急需前沿技术及新兴业 态,将大力培育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医疗健康、新能源等学科领域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其中,人工智能及其交叉领域是各高校扩招的高频词。清华大学明确,立足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 叉,成立新的本科通识书院,新书院将以培养具备 ...
中山大学:新增双学士学位项目
Ke Ji Ri Bao· 2025-06-18 00:42
Core Viewpoint - Sun Yat-sen University is expanding its undergraduate enrollment plan to 7,845 students in 2025, focusing on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and innovative talent cultivation to meet national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needs [1][2]. Enrollment Expansion - The university will maintain its enrollment of over 500 students from Hong Kong, Macau, and Taiwan, emphasizing its role as a leader in higher education within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u Greater Bay Area [1]. - The new enrollment plan will target emerging interdisciplinary fields, national shortage disciplines, and dual degree programs to cultivate top innovative talents [1]. New Programs and Initiatives - In 2025, the university will introduce new majors in Pharmacy (Biomedicine) and Mathema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Intelligent Science), bringing the total to 12 strong foundation programs [2]. - Three new undergraduate programs in Flexible Electronics, Smart Agriculture, and Digital Economy will be added to develop high-quality talents with a combination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skills [2]. - The university will launch seven distinctive "Innovation Classes" across various fields, providing tailored growth pathways and support for students [2]. Dual Degree Programs - Ten new dual degree programs will be introduced, focusing on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and addressing national strategic needs, with a total enrollment plan of 210 students [2]. - The dual degree programs will feature a unique curriculum structure, requiring students to complete a thesis that integrates both disciplines, resulting in two degrees upon graduation [4]. Admission Policies - The university will continue its established admission practices, ensuring that students are admitted to their chosen departments without adjustments or rejections, maximizing the fulfillment of student preferences [4]. - Opportunities for cross-disciplinary studies and flexible learning paths will be available to students, enhancing their educational experience [4].
扩招!广外今年计划招生5310人,更多招生亮点看过来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15 02:45
6月15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5年校园开放日举行。据了解,学校今年招生计划总数5310名,比去年 小幅扩招。其中,在广东省普通高考招生计划为4157名,包括面向省内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地方专项计 划"160名,普通类(历史)1371名,普通类(物理)2473名,艺术类153名;在外省招生计划1062名; 此外,还有对内地新疆高中班招生和新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转入等91名。 今年学校继续设置中华文化与国际传播人才组、复合型多语拔尖人才组、全球经济治理人才组、卓越涉 外法治与商科人才组四个特色专业组;其他专业组按选考科目以及学科门类进行划分。各专业组内专业 变化较小。 热门与优势专业招生计划持续增加,选考科目限制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申明浩告诉南都记者,2025年学校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保加利亚语、斯瓦希里语四个专业首年招生。 今年学校进一步加大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力度,动态调整各专业招生计划,促进人才培养结构与国家人 才需求导向、区域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法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中国语言文学类、计 算机类、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等专业(项目/类)招生计划数增幅较大;会计学、汉语 ...
高校专业调整,学生选择应更理性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5-12 12:42
2025年高考进入倒计时,有关专业选择的讨论再度升温。前不久,教育部发布的《2024年度普通高 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更为这场讨论增添了热度。 在战略层面,新增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直接响应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发展通用航空和 低空经济"战略部署,碳中和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设立,则是对国家"双碳"目标和海 洋强国战略的人才储备。这些调整表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回应越来越主动。 与此同时,市场力量在专业调整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爆发式增长便是典型案 例。数据显示,近五年"双一流"高校新增人工智能专业41个,位列各专业榜首;全国范围内含"智 能""智慧"字眼的专业十年内新增2146个,其中近七成集中在最近五年。这种增长态势与智联招聘数据 透露的2025年春招人工智能行业求职人数同比增长33.4%高度吻合,揭示了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的紧密 联动。 部分专业被撤销则是缘于专业与市场需求脱节或竞争力不足。不过,撤销潮中受影响较大的一些传 统文科专业其实并非简单一撤了之,而是给予结构性优化,如华中科技大学开设"计算金融",中国人民 大学开设"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