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人才

Search documents
新质人才合肥上榜,中海悦府一二期进展实拍,中交九宸卖得如何了
Sou Hu Cai Jing· 2025-07-08 02:42
人才是第一资源,据最新数据显示,合肥新质人才竞争力位居全国第12位,新质人才需求指标位列全国第7,新质人才生态指标排名全国第7位。 "新质人才"是指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所需知识和技能,有意愿进行创造性劳动并能对新质生产力做出贡献的人。 PART 03 网友吐槽:中交九宸真的不愧是淝河销量倒数第一的项目,20号楼拿证一个多月了,竟然只卖了一套房,除了红色备案的那套房源,其他的还是蓝色已签 约状态… 2024年,合肥市常住人口达1000.2万人,较2023年增加14.9万人,近三年累计增加53.7万人;新招引博士后研究人员超1100人,新增高层次人才超7000 人、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超35万人,均创历史新高,"双万"合肥正成为八方英才逐梦圆梦的"星辰大海"。 PART 02 作为合肥当下卖得最火爆的楼盘之一,包河区万象汇旁,中海悦府一期、二期项目进展实拍,整体的进度还是比较快的,一期的部分楼栋外立面雏形已显 现,预计快的话很有可能提前到今年交付。 母院府 搜狐号@ 话说探 tel e first 01-12 后发 t n a first N 77 11 ter and and 0-6 ...
施耐德电气副总裁夏学英:培养“新质人才”,企业是重要一环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5-30 16:50
"培养'新质人才',企业是重要一环。"施耐德电气副总裁、公司事务及可持续发展中国区负责人夏学英在5月28日—29日召开的2025年施耐德电气创新峰会 上说,本次峰会还同步举办了以"融合·创新·绿色"为主题的"产教融合创新论坛"。 夏学英表示,工业化转型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断加速,除了技术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更需要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新质人才",这对于教育机构和企 业来说都是新的挑战,形成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非常重要。 夏学英认为,培养"新质人才",需要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尤其从四个方面强化青年人才的理念和能力。 首先是创新能力,能源转型、工业4.0以及新质生产力要求下的战略新兴产业,创新能力是核心要素,来推动整体发展。 "创新不仅在某个行业或者某个技能方面,还需要推动行业和技能之间的有效衔接和融合,尤其是跨学科的能力。我在工厂里观察到,数字化能力如果不与 工业生产结合,就无法产生真正的效率提升。"夏学英表示,不能仅仅为了数字化、为了创新、为了AI而AI,最终还是要落脚于解决实际问题,创新能力确 实需要与生产过程,与数字化、AI等技术深度结合。 第二是数字化能力。数字化是一种赋能手段,只有掌握了这些技能才能成 ...
中国城市新质人才竞争力,济南何以“强”?
Qi Lu Wan Bao· 2025-04-30 09:39
转自:济南日报·爱济南 人才与城市,是相互促进、彼此成就的"正比例"关系。人才竞争力越强→城市发展劲头越足→未来潜力越大→城市对人才吸引 度、聚集度越高。 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新质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前不久,中国城市新质人才竞争力指数发布,济南位列 全国第15位。智联招聘数据显示,济南新质人才供给综合得分居全国第14位、人才生态竞争力全国第7位、新质人才黏性指标位 居全国第16位,表现相当亮眼! 今天的人才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新质人才竞争力的"高光",与近年来济南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十分"匹配",也预示着 未来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澎湃之势。 中国城市新质人才竞争力,济南何以"强"? 新质人才与新质生产力的同频共振 新质人才,是一个全新的热词,与全国各地都在部署推进的新质生产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当DeepSeek大模型以每秒万亿次算力重塑算力生态,当宇树科技的四足机器人惊艳国际舞台,当《哪吒2》电影以虚拟引擎技术 颠覆视觉想象,全球正见证一场以科技创新为内核的产业革命。 放眼济南,瞄准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等重点方向发力,新质生产力正在一万平方公里的热土上开花结果—— 恒元光电12英寸光学 ...
新质人才竞争力,南京何以居第六?
Nan Jing Ri Bao· 2025-04-27 03:11
近日,北京大学城市软实力研究院联合智联招聘发布《2024中国城市新质人才竞争力指数报 告》。报告从人才供给、需求、吸引、生态四个维度,对全国296个城市进行了全面测评,其中,南京 凭借强劲实力,在新质人才竞争力指数排名中位居全国第六,在新质人才供给指标、新质人才生态指标 排名前50的城市中均位列第五。 南京如何? 综合竞争力位居前列 "新质人才"是指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所需知识和技能,有意愿 进行创造性劳动并能对新质生产力做出贡献的人。 报告显示,北京、上海、深圳占据榜单前三位,其竞争力指数大幅超越众多城市,共同构成第一梯 队。杭州、广州、南京、成都、苏州等城市具有较强的区域影响力,各自拥有特色优势产业,共同形成 新质人才汇聚的第二梯队。报告还指出,深圳、北京、上海及南京、杭州等南方强二线城市对异地新质 人才的吸引力较大。 在新质人才供给方面,南京位居全国第五,其新质人才总投递人数在全国占比达到3%,与广州、 杭州等城市并驾齐驱,显示出南京在吸引新质人才方面的竞争力。特别是新质人才学历方面,南京硕博 学历新质人才占比为4%,仅次于京沪深的11%、7%、6%,高端人才汇聚。 新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