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族复兴
icon
Search documents
青春华章|江河奔腾处,皆是青春奋斗的坐标
Huan Qiu Wang· 2025-10-10 04:55
青年是时代的先锋,是民族的希望。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无数青年将爱国情怀融入治水兴水的伟 大事业,以青春之志、奋斗之姿,镌刻下无悔的足迹,让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同频共振,让青春光芒在 时代洪流中熠熠生辉。 青春如润物之雨,以奉献情怀滋养沃土。雨水无声,却能渗透土壤,催发新生,孕育丰收。青春的创造 力,恰似这滋养万物的甘霖,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社会民生的田野上结出硕果。从彭世彰院士首 创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到超1/10稻田实现"节水56%、增产11.7%",以科技护粮仓,让沃野千里庆丰 收;从30年前河海大学团队优化大亚湾核电站取排水口方案,节省投资2亿元,到如今持续深耕核电水 工安全,以科技赋能清洁能源......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无数青年科技工作者、工程师、建设者扎根基 层一线,将先进理念与实用技术播撒在河湖治理、生态修复、乡村振兴的各个角落,让科技创新成果如 春雨般普惠于民,浸润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广袤土地。 每一位投身水利事业的青年,都是这个伟大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他们的故事汇聚成激昂的 青春交响曲,他们的奋斗凝练成永恒的精神坐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这样的青春选择 必将书写 ...
校馆弦歌丨走进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 传承信仰力量
Yang Shi Xin Wen· 2025-10-05 11:43
文脉赓续,弦歌不辍。今天的《校馆弦歌》系列报道,我们一起走进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这里不仅是复旦人的精神灯塔,更是一代代青年学生 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汲取奋进力量的重要阵地。 在展馆一楼,陈列着1920年出版的首版《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第一份面向工人的马克思主义刊物《劳动界》等珍贵展品。一百多年前,陈望道在翻译 《共产党宣言》时,由于太过专注,在吃粽子时竟然错把墨汁当红糖蘸。结果母亲发现,奋笔疾书的儿子,嘴上全是墨水,自己却浑然不觉,还笑着说,可 甜了。如今,"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故事被画成了一幅作品,悬挂在展馆中央,指引着参观者追溯信仰之源,感悟真理力量。 每年,复旦大学新生们入学的第一堂课,都会来到《共产党宣言》展示馆,这里曾是《共产党宣言》第一个完整中译本的译者,也是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 的旧居。 复旦大学学生 温鑫:这样一个简陋的书桌,去想象陈望道先生他当时翻译宣言的时候是怎样一种场景,这背后是怎样一种精神力量?就是当一个人他全身 心的投入这种崇高的事业当中的时候,物质条件的艰苦反而被超越了,这种甜是信仰的甜,是使命的甜。 时间回到1920年春天,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家、语言学家陈望道 ...
观礼归来|从烽火岁月到经济特区建设 94岁老战士见证国家沧桑巨变
Yang Shi Wang· 2025-10-05 01:46
央视网消息:在今年九三阅兵现场,94岁的老战士罗竞辉亲身感受了阅兵仪式的震撼,从烽火岁月到经济特区建设,他见证了国家的沧桑 巨变。 罗竞辉称:"日本侵略香港后,东江纵队就派武工队进到香港宣传抗日、宣传革命,到新界沙头角南涌罗屋村。为什么抗日叫打东洋?打 东洋,打倒东洋保家乡。东洋是日本,就是打了东洋才能保家乡。" 回忆起与日寇的第一次交锋,当时年仅13岁的罗竞辉与游击队员们在岸上设伏,对上岸的日军展开激烈战斗。 罗竞辉称:"那年我13岁,我们叫海上中队。海上中队没有船叫什么海上中队,我们只有三个木船,两个小的靠风,见到日本的船就打, 打日本的船,我们战士很勇敢,照样打。" 虽然距离九三阅兵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但罗竞辉老人依旧难掩激动。 94岁老战士罗竞辉称:"各方面都是比以前好多了,有海陆空,在天安门显示我们国防力量强大无比,有火箭导弹、无人机、水下潜的无 人潜艇,特别是天上的战斗机比1999年、2015年多了很多。" 这是罗竞辉人生中第三次到北京观看阅兵了,前两次分别是在1999年和2015年。罗竞辉1930年出生于香港新界沙头角罗屋村,1943年,他 毅然加入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担任海上中队通讯员、保卫 ...
众志成城丨胜利日纪念活动传遍世界 大量独家幕后工作画面首次公开
Yang Shi Xin Wen· 2025-10-04 04:37
巍巍长城,横亘中华大地; 雄关漫道,民族脊梁挺立。 八十年前,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团结带领四万万同胞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历经十四年浴血奋战,取得了全民族抗战的伟大胜利,这是中国 人民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八十载风云激荡,从砥柱中流到领航复兴,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正团结带领14亿多中国人民,意气 风发、昂首阔步向前进。 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 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5年9月3日的天安门广场,庄重肃穆,来自首都40余所高校的3000名学子,用青春和声,唱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的第一首暖场歌曲《松花江上》。 这首歌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流离失所的东北同胞对家乡的思念与收复失地的渴望,唤起了民族觉醒,点燃了中华大地上的抗日烽火。 参与演唱的学生 ...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更加绚丽的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上的重要讲话凝聚磅礴力量
Yang Guang Wang· 2025-10-03 04:14
Group 1 - The core messag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unity and determination in advancing the cause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and modernization in China, as articulated by President Xi Jinping during the 76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 - The speech highlights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in leading the nation towards self-reliance and continuous struggle, showcasing a bright future for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1] - The upcoming 20th Central Committee's Fourth Plenary Session is set to discuss the "14th Five-Year Plan" and its strategic measures, reinforcing the confidence of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 in advancing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2] Group 2 - Local leaders express optimism and commitment towards the "14th Five-Year Plan," focusing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red resources and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to enhanc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3] - The emphasis on grassroots efforts and community engagement reflects a broader strategy to ensure that the benefits of national policies reach the local populace, thereby fostering a sense of shared progress and prosperity [3] - The sentiment among citizens indicates a strong belief in the party's leadership and the notion that a better future is achievable through collective effort and dedication to the national cause [3]
青春华章|厚植爱国情怀,用奋斗书写青春华章
Huan Qiu Wang· 2025-10-03 03:59
青春誓言激荡起建功时代的强音。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眺望扬州江都水利枢纽,现代工程奇迹与传统治水智慧交相辉映,凝聚着建设者们久久为功的辛勤付 出。以技术赋能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采用"上槽下洞"型式,建成亚洲最大的水立交工程——淮安大 运河水上立交枢纽,让大运河和淮河行洪互不交叉、互不干扰。在太湖治理的征程里,清淤截污、生态 修复,"江南明珠"的澄澈中映照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智慧水利1号芯"的成功研发,已应用于 长江中下游多个重点流域,让水文监测拥有了更强大的"中国芯"……当青春与大地同频,当理想与时代 共振,这便是青春最美的姿态。 青春脚步丈量出民族复兴的征程。青春如初春,如朝日,青年有着无限活力和蓬勃朝气。在南京紫金山 实验室里,青年科研团队攻坚克难,为我国信息通信技术发展贡献力量。在苏州工业园区,青年科技人 才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在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中心,青年技术 骨干日夜坚守调度中枢,通过分析海量数据下达精准指令,全力保障这条国家"生命线"的安全稳定运 行……这些青春奋斗的足迹,源于血脉中对家国最深沉的责任,它让我们深刻 ...
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
Yang Guang Wang· 2025-10-02 04:27
央广网北京10月2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在庆祝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总结辉煌成就、凝聚奋进力量、展望光明前 景,在继往开来的重要时刻凝聚起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力量。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肇兴侗寨考察,与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陆勇妹亲切交 流。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陆勇妹干劲倍增。 陆勇妹:作为一名从侗寨走出的蓝靛染传承人,我这门手艺不只是谋生计,更是老祖宗传下的文化 根脉。如今国家重视非遗、支持创新,我们更有信心了!我会努力用这双染布的手,一针一线地绣出更 美好的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憧憬和挑战,都激发我们只争 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令广大干部群众备受鼓舞。大家表示,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 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团结奋斗,攻坚克难,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前不久,我们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极 大振奋了民族精神、激发了爱国热情、凝聚了奋斗力量。 习近 ...
在传承英烈精神中增强历史主动(今日谈)
Ren Min Ri Bao· 2025-10-01 22:11
9月30日上午,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从天安门广场到各地烈士纪念 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响彻九州,汇聚起"崇尚英雄、缅怀先烈、争做先锋"的奋进力量。 英雄者,国之干。从抵御外敌时浴血奋战,到人民危难之际舍生忘死,无数英烈用生命和鲜血铸就民族 的脊梁,开拓民族复兴的前行之路。无论走得多远,无论发展到哪一步,我们都不能忘记革命先烈的牺 牲奉献,都要牢记共和国是红色的。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这是脱贫攻坚奉献者用实干 兑现的誓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卫国戍边官兵发自内心的最强音;"国之所需,吾志所向", 这是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的信念。新时代波澜壮阔,在传承英烈精神中增强历史主动,民族精神的大厦 巍然耸立。 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中国式现代化前景无比光明。对革命先烈最好的告慰,就是把他们 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02日 01 版) (责编:白宇、卫嘉) ...
接续奋斗 再创辉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上的重要讲话凝聚磅礴力量
Xin Hua She· 2025-10-01 14:51
新华社北京10月1日电 题:接续奋斗 再创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 年招待会上的重要讲话凝聚磅礴力量 今年9月,王雪莲再次主动申请到条件更为艰苦、海拔更高的小学支教。"乡镇小学的师资力量更薄 弱,孩子更需要我们。我会继续坚守三尺讲台,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王雪莲说。 新华社记者 "我们要继续用好历史经验,把国家建设得更好,让老一辈领导人和革命先烈开创的事业不断欣欣 向荣!"9月30日晚, 习近平总书记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招待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共庆祖国华诞,共享发展荣光。各地干部群众表示, 习近平总书记 重要讲话激发出满腔豪情,凝 聚起磅礴力量,要以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精神,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而努力奋斗! 彪炳史册,辉煌成就振奋人心更凝聚力量 1日上午,湖南省中方县梅树村热闹非凡,不少游客或在溪谷漂流,或围炉煮茶,尽情享受乡村游 的惬意。"现在,村民在家门口就挣上了钱,日子越来越有盼头!"梅树村党总支书记杨晓鹏说。这个山 村整村脱贫后,正与全国人民一起奔跑在共同富裕的大道上。 " 习近平总书记 说,新中国76年来,党领导人民自力更 ...
新华全媒头条 | 山河如画 奋进如歌——各地群众庆祝新中国76周年华诞
Xin Hua She· 2025-10-01 14:18
新华社北京10月1日电 题:山河如画奋进如歌——各地群众庆祝新中国76周年华诞 新华社记者田金文、宋瑞、高晗 金秋十月,山河披锦,万里同歌。 七十六载筚路蓝缕、充满艰辛,也一路豪情满怀、凯歌高奏。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富强,历史的长卷镌刻 中华民族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铭记生生不息的奋斗足迹。 今天,迎着清晨第一缕晨曦,新中国迎来了第七十六个生日。从城市到乡村,从北国到江南,创新创造 的浪潮奔涌,踔厉奋发的故事日新。那一抹抹鲜艳的"中国红",成为金秋时节最温暖的底色,凝聚起亿 万人民对伟大祖国最深沉的祝福。 同庆,一抹"中国红"万千爱国心 国旗升起的方向,是十四亿多中国人共同凝望的信仰。 凌晨4时,天安门广场上人海汇聚。12万多双眼睛凝视着同一个方向,等待着五星红旗与朝阳一同升起 的庄严时刻。 "客人比平时多了三成,不少是专程来体验新疆风情的游客。"店铺老板马荣在灶台前忙得不可开交,脸 上满是笑容,"日子越过越红火,这是国家日益强盛的体现,就是我们老百姓对祖国最朴实的祝福。" 在全国多地,一座座跨江大桥披上"红妆",串联成江上的红色长廊。市民涂琼站在武汉长江大桥上,望 着国旗感慨:"这红色不仅装点了城市,更点燃了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