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圆梦行动

Search documents
工友进课堂 求学共成长(大数据观察)
Ren Min Ri Bao· 2025-07-31 00:47
数据来源:全国总工会 版式设计:汪哲平 昔日学徒工,成长为企业管理者;曾经的快递小哥,如今是管理百余名员工的门店运营主管;学历提升 班上的学员,几年后站上了讲台……他们的成长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求学圆梦行动。这个 由教育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实施的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从2016年启动实施,到今年迎来升 级。求学圆梦行动如何引入优质教学资源、赋能产业工人学习成长?记者进行了采访。 从学徒工到企业管理者 "学历提升让我拥有了更大舞台" 一上午,袁彩凤的手机响个不停。准备组织招聘,如何设置岗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创新,有什么金 点子?作为江苏无锡高新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无锡高新区不少企业负责人都来找她"取 经"。 连袁彩凤自己也没有想到,初中毕业后就出来打工的自己,如今可以从事人力资源工作,还做得风生水 起。 从安徽滁州的小山村走出来,袁彩凤选择南下打工。2004年,她进入电装天电子(无锡)有限公司,成 为一名学徒工。"进了厂,我不满足于'打螺丝'。虽然知道提升学历、提高技能很重要,却因为工作繁 忙、经济条件有限,继续求学看起来遥不可及。"袁彩凤说。 2017年,袁彩凤关注到江苏省求学圆 ...
求学圆梦行动再升级(链接)
Ren Min Ri Bao· 2025-07-30 22:33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意见明确,到2030年,打造不少于300个产业工人学历与能力提升项目;资助不少于300万名符合入学条 件的产业工人,其中农民工不少于200万名,带动更多产业工人树立和践行终身学习理念,主动提升学 历与能力,助力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在此前开展求学圆梦行动的基础上,意见将行动实施对象 从农民工扩大到产业工人,推动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学历教育与技能提升并举。 "升级后的求学圆梦行动注重整合多方力量,联合实施部门也拓展到工会、教育、人社、工商联等,强 调在组织保障、经费奖补、人才培养培训等环节进行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力,鼓励普通高校、开放大学、 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工匠学院和行业企业等开放优质教学资源。"全国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31日 07 版) 为提升农民工学历层次、技术技能及文化素质,畅通发展上升通道,2016年,教育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 联合实施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求学圆梦行动。截至2024年6月,全国已有500多所高校参 与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各级工会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1.17亿元,助力240多万名农民工实现学历与能力 提升。 ...
工友进课堂 求学共成长(大数据观察)
Ren Min Ri Bao· 2025-07-30 22:33
完成学业后,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和丰富的工作经历,袁彩凤成功转岗到现在的公司,负责市场招聘、 企业培训等工作,"学历提升让我拥有了更大舞台,有机会更好地发光发热。" 数据来源:全国总工会 版式设计:汪哲平 昔日学徒工,成长为企业管理者;曾经的快递小哥,如今是管理百余名员工的门店运营主管;学历提升 班上的学员,几年后站上了讲台……他们的成长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求学圆梦行动。这个 由教育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实施的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从2016年启动实施,到今年迎来升 级。求学圆梦行动如何引入优质教学资源、赋能产业工人学习成长?记者进行了采访。 从学徒工到企业管理者 "学历提升让我拥有了更大舞台" 一上午,袁彩凤的手机响个不停。准备组织招聘,如何设置岗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创新,有什么金 点子?作为江苏无锡高新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无锡高新区不少企业负责人都来找她"取 经"。 连袁彩凤自己也没有想到,初中毕业后就出来打工的自己,如今可以从事人力资源工作,还做得风生水 起。 从安徽滁州的小山村走出来,袁彩凤选择南下打工。2004年,她进入电装天电子(无锡)有限公司,成 为一名学徒工。"进了厂 ...
求学圆梦行动帮助240多万农民工实现学历与能力提升 工友进课堂求学共成长(大数据观察)
Ren Min Ri Bao· 2025-07-30 22:08
一上午,袁彩凤的手机响个不停。准备组织招聘,如何设置岗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创新,有什么金 点子?作为江苏无锡高新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无锡高新区不少企业负责人都来找她"取 经"。 连袁彩凤自己也没有想到,初中毕业后就出来打工的自己,如今可以从事人力资源工作,还做得风生水 起。 从安徽滁州的小山村走出来,袁彩凤选择南下打工。2004年,她进入电装天电子(无锡)有限公司,成 为一名学徒工。"进了厂,我不满足于'打螺丝'。虽然知道提升学历、提高技能很重要,却因为工作繁 忙、经济条件有限,继续求学看起来遥不可及。"袁彩凤说。 2017年,袁彩凤关注到江苏省求学圆梦行动——线上线下融合的学习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工学矛盾;无 锡市总工会还设立了奖学金,为优秀学员提供学费补贴。心里的石头落了地,袁彩凤马上报名参加江南 大学人力资源专业学习,曾经的"打工妹"跨进了大学校门。 昔日学徒工,成长为企业管理者;曾经的快递小哥,如今是管理百余名员工的门店运营主管;学历提升 班上的学员,几年后站上了讲台……他们的成长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求学圆梦行动。这个 由教育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实施的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 ...
让产业工人学历、能力双提升!全国总工会等四部门联合印发→
Yang Shi Xin Wen Ke Hu Duan· 2025-04-03 03:33
Core Viewpoint - The document outlines a joint initiative by various government and labor organizations to enhance the educational qualifications and skills of industrial workers in China, aiming for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by 2030 [1][2]. Group 1: Objectives and Goals - By 2030, the initiative aims to create no less than 300 projects focused on the educational and skill enhancement of industrial workers [1]. - The program intends to support at least 3 million eligible industrial workers, including 2 million migrant workers, to promote lifelong learning and skill development [1]. Group 2: Implementation and Funding - Since 2016, the initiative has already funded over 2.4 million migrant workers, with a total investment of 1.117 billion yuan by various labor unions and educational departments [1]. - The new plan expands the target audience from just migrant workers to all industrial workers, enhancing the scope and depth of the educational initiatives [1]. Group 3: Educational Framework and Resources - The initiative emphasizes a dual approach to education, integrating both academic and vocational training, and aims to innovate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s [2]. - It proposes the establishment of partnerships between schools and industries to create off-campus training centers and specialized educational programs tailored to the needs of the industrial sector [2]. Group 4: Support and Certification - A standard system for recognizing and converting learning outcomes will be developed, facilitating the integration of various professional roles [2]. - The initiative encourages enterprises to increase their investment in worker education and supports paid learning opportunities for industrial workers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