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订单数据造假
icon
Search documents
浇灭汽车订单“虚火”,让市场回归真实底色
"要是按大家报的订单数算,全国汽车年销量能轻松凑够一个亿!"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的这句调侃,戳 破了当下汽车行业订单数据乱象的"虚假泡沫"。 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与2024年我国汽车年销量均稳定在3000余万辆水平。若以李斌的言论为参照进行 推算,每1辆实际售出的汽车背后,可能潜藏着3个"注水"订单。如此夸张的数字反差,狠狠撕碎了汽车 圈"数字繁荣"的假象,也让订单数据造假、玩"文字游戏"等行业沉疴再度浮出水面,引发公众对汽车市 场真实生态的深度审视。 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真实透明的市场环境。虚假订单数据不仅影响消费者决策,更扭曲行业竞 争逻辑。只有彻底浇灭订单"虚火",让数据回归真实本质,让竞争聚焦产品本身,才能切实保障消费者 权益,推动车企沉下心来搞研发、谋创新,最终实现整个汽车市场良性循环。 令人欣慰的是,行业乱象已引发监管部门与行业协会的重视。今年3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关于 规范企业数据发布的倡议书》,建议车企停用周销量榜单、改用月度或季度数据,从数据披露频率上减 少造假空间;9月,工信部等6部门联合启动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将捏造虚假数据、选择性 披露销售数据等行为纳入整治范围 ...
观车 · 论势 || 浇灭汽车订单“虚火”,让市场回归真实底色
"要是按大家报的订单数算,全国汽车年销量能轻松凑够一个亿!"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的这句调侃,戳破了当下汽车行业订单数据乱象的"虚假泡 沫"。 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与2024年我国汽车年销量均稳定在3000余万辆水平。若以李斌的言论为参照进行推算,每1辆实际售出的汽车背后,可能潜藏 着3个"注水"订单。如此夸张的数字反差,狠狠撕碎了汽车圈"数字繁荣"的假象,也让订单数据造假、玩"文字游戏"等行业沉疴再度浮出水面,引发公众 对汽车市场真实生态的深度审视。 事实上,汽车行业的订单体系本就为数据"注水"提供了操作空间。盲订、大定、小订看似是消费者购车意向的体现,实则暗藏企业对订单数据的"精 妙操控"。在盲订阶段,车辆配置、售价等核心信息尚未明确,企业便以"提前下单享专属权益"为噱头吸引用户。尽管承诺"不满意可随时取消",但真实 目的在于人为制造市场热度,为后续"高订单量"造势;在大定环节,消费者需支付3000至10000元不等的定金,多数企业会设置5天冷静期,这看似人性化 的设计背后,最能反映真实购车意愿的"退订率"数据,却鲜有企业主动公开,成为数据透明化的盲区;而水分最大的当属小订,由于缴纳金额低、对消费 者约束 ...
车企为了让你买车,连订单数都开始瞎编了
Hu Xiu· 2025-09-02 23:33
脖子哥已经算不清,这是我第几次出来吐槽车企的逆天营销了。 但或许是因为现在竞争的压力太大,车企们的营销部门总能想出更加逆天的 " 新想法 " ,刷新人们对于车圈营销的认知下限。 而在风阻系数、碰撞测试、续航能耗、智驾能力都被玩坏了以后,原本应该最能客观反映一台车的市场表现、表示人们对一台新车喜好程度的订单量,现 在也彻底变成车企们营销 play 的一环,失去本应具备的参考价值了。 事情的导火索,是前几天资深汽车媒体人吴佩在自己的微博上发了这样一条微博。 说某家新车 " 小订破万 " 的成绩其实早在发布前的几个月就内定了,上市以后发出来就是为了哄领导开心。 这里说的小订,指的其实就是新车发布以后用户先付的一部分订金,大概在 2~5 千左右。交了这个钱就相当于通知了车企你想买车,如果后悔了也可以 随时找车企退回来。 到底是哪家车企能未卜先知的就知道新车的订单量?而且最近发布的新车这么多,也几乎都发了自己的订单成绩海报,它们是不是或多或少,都有点水分 呢? 我的答案是,作为一个无法证伪的数据,车企们的大定和小订数量完完全全就是一个黑盒。 数据真不真,全看车企的良心。 而在连续 N 年围绕销量做宣传之后,确实也有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