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流失文物追索返还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国成功当选”,有利于构建流失文物追索新秩序
Huan Qiu Shi Bao· 2025-05-25 23:06
作为主席国,中国将主持大会、引领议题设置,在《公约》框架下发出文物流失国的声音,推动双多边合作,积极参与文化遗产国际治理。"中国 此次当选将有利于构建流失文物追索返还领域的国际新秩序。"霍政欣表示。 近年来,中国在文物追索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今年3月1日生效的新文物保护法,首次在法律中明确了对流失境外中国文物的追索权和有关程序, 声明对于因被盗、非法出境等流失境外的文物,保留收回的权利,且该权利不受时效限制。 在国际规则制定方面,中国也积极作为。2014年主导通过的《关于保护和返还非法出境的被盗掘文化财产的敦煌宣言》是中国首次在文物返还领 域主导制定国际性规则;2024年,中国联合18个文物原属国联合发布《青岛建议书》,提出解决历史上流失文物追索返还这一国际性难题的原创 性中国方案,成为文物原属国对西方博物馆关于历史上流失文物返还新政策的首次集体公开回应。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李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简称《公 约》)第八届缔约国大会近日在巴黎召开,中国首次当选为《公约》缔约国大会主席国。 "此次成功当选,彰显了中国在文物保护和追索等相 ...
漂泊海外七十九载 战国帛书归故里
图为子弹库帛书中的《攻守占》残片,红字由朱砂书写而成。《攻守占》是战国时期融合天文历法、哲 学思想与军事兵法的古代文献,是研究古代哲学与兵法思想的重要原始资料。 《攻守占》文字 5月18日,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航站楼工作间内,工作人员将文物帛书从外包装箱中取出交由国家文物 局方面进行现场查验。新华社记者 李贺摄 5月18日凌晨3时55分,从美国起飞的CA818航班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存放在文物包装箱中的战国帛 书子弹库帛书的第二卷《五行令》、第三卷《攻守占》随机抵达,这也昭示着它们结束79载漂泊回到了 祖国怀抱。 从学术史角度来说,对楚文字的系统考释仍需追溯到子弹库帛书,很多楚文字的考释仍建立在对帛书的 释读之上。从古文献角度来说,子弹库帛书对考察古代书籍的形态、折叠方式、书写方式、图画与文字 的关系等问题,都具有重要价值。 "子弹库帛书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批战国帛书,也是时代最早的帛书实物,对考察古代帛书的形态具有 不可替代的珍贵价值。"卜宪群说,"从学术史、思想史意义上来说,子弹库帛书的内容比较丰富,对考 察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天文历法、择日禁忌、天人感应、五行思想等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正如中国驻美国大使 ...
国宝回家 完璧有时(感知文化里的中国)
Ren Min Ri Bao· 2025-05-19 22:01
上图:《攻守占》残片。 国家文物局供图 下图:5月18日,装有子弹库帛书的文物包装箱在北京首 都国际机场开启。 本报记者 朱笑熺摄 核心阅读 《攻守占》同样为残片,墨书字体比第一卷、第二卷略大。文字按顺时针方向以圆圈状排列,上有若干 标注干支的红折角。内容是关于攻城守城方向、日期和时辰的宜忌。"帛书的内容都跟中国古代的术数 有关系,是属于术数类的文献。"李零说。 据了解,尚未回归的子弹库帛书第一卷《四时令》相对完整,写在一块长47厘米、宽38.7厘米的丝绸 上。分甲、乙、丙三篇,三篇文字相互颠倒,转圈书写转圈阅读。李零认为,这种布局体现着阴阳交 错、四时流转这一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 抓住有利时机 促成文物回归 被盗掘出土的子弹库帛书命运多舛。1946年非法流失至美国后,帛书被分拆流转,《四时令》由赛克勒 基金会收藏,《五行令》《攻守占》由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 子弹库帛书的回归充满曲折,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 当地时间5月16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接收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 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子弹库帛书1942年出土于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是目前出土的唯一 ...
流失79载的子弹库帛书回归中国,专家:我国首个就历史上流失文物启动主动追索案例
Huan Qiu Shi Bao· 2025-05-18 22:26
据悉,史密森学会2022年4月发布《关于共同管理与道德性返还的价值与原则性声明》,对非道德方式 获取的馆藏文物实施道德性返还正式成为其收藏管理政策的一部分。在关注到该声明后,国家文物局启 动子弹库帛书溯源及历史研究、追索返还工作,于2023年底就文物的非法流失形成扎实完整的证据链, 2024年4月向史密森学会提交要求返还的备忘录,正式启动对《五行令》《攻守占》的追索工作。 2024年,中国联合18个文物原属国联合发布《关于保护和返还殖民背景下流失或通过其他非正义、非道 德方式获取之文物的青岛建议书》(简称《青岛建议书》),提出解决历史上流失文物追索返还这一国 际性难题的原创性中国方案。 当地时间5月16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接收美国史密森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子 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李萌 陈茜】5月18日凌晨3时55分,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帛书——子弹库帛书第 二卷《五行令》、第三卷《攻守占》,结束在美国的79载漂泊,乘机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回到祖 国。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霍政欣18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返还是中国探索通过"溯源 研究+主动追索" ...
特写:国宝回家!帛书归来
Xin Hua She· 2025-05-18 10:35
5月18日3时55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从美国华盛顿飞来的CA818航班划过晨雾,稳稳降落在跑道上。 飞机滑动间,坐在机舱内的国家文物局子弹库帛书接收工作组一边"感到如释重负",一边密切关注着旁 边座位上的几个箱子。 机上的大部分乘客并不知道,流失美国长达79年的珍贵文物——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就 存放在工作组人员身旁的4个文物包装箱中。 美国时间5月16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接收了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 的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经过查验封箱后,国家文物局工作组马不停蹄,带着它们踏上了 回家的路。 云中谁寄锦书来? 子弹库帛书是目前出土的唯一的战国帛书。帛书分为《四时令》《五行令》《攻守占》三卷,字数多达 900余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帛书和首个典籍意义上的古书,对于中国古文字、古文献研究 以及中国学术史、思想史研究,都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意义。 2300多年的历史、79年漂泊无定的海外岁月、一代代文物人的经年追索……长期研究子弹库帛书的北京 大学教授李零说,这一件文物70多年的流转史几乎可以折射出中国与世界的朝晖夕阴。 1942年,子弹库帛书于湖南长沙子 ...
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回归祖国
Xin Hua She· 2025-05-16 16:35
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回归祖国,成为主动追索历史上流失重点文物并取得成功的案例,也 是秉持《青岛建议书》对话与合作的核心精神,以溯源及流转历史研究成果为支撑,实现流失海外中国 文物追索成功的示范案例。《五行令》《攻守占》将于2025年7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万里同归 ——新时代文物追索返还成果展"上首次面向公众展出。 新华社华盛顿5月16日电 当地时间5月16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接收美国史密森学会国立 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 国家文物局将继续推动子弹库帛书《四时令》早日回归。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饶权在视频致辞中指出,美国史密森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向 中方返还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彰显其在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中恪守博物馆伦理的努力,是中国主 导制定的《青岛建议书》以对话与合作推动历史上流失文物保护与返还理念的成功实践。帛书回归后, 将在文物原生环境中得到更加全面、系统保护和研究,让文物价值得到更加准确、完整理解和阐释。 子弹库帛书1942年出土于长沙子弹库楚墓,是目前出土的唯一战国帛书,也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帛 书和首个典籍意义上的古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