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子弹库帛书
icon
Search documents
文化展密集登场,上半年北京进出境文化类展品货值达3.96亿美元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6月27日,记者从北京海关获悉,今年上半年,北京会展中心海关共备案进出境文化类展会21个,占展 会备案总量的61.76%,展品总货值达3.96亿美元。 4场以古希腊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展览今年在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三山五园艺术中心 轮番登场。848件代表地中海文明的文物,跨越2500公里的距离来到北京,让市民大饱眼福。 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流失海外的国宝返乡。上个月,文物子弹库帛书《五行令》和《攻守占》跨越 11000多公里,经过16个小时的飞行,安全降落北京首都机场,流失美国79年的珍贵文物回归祖国。 为迎接文物回归,首都机场海关、天竺海关为文物通关提供全程无缝对接,并派专门监管车辆护送,全 程仅用时40分钟,子弹库帛书便从机场安全运输至天竺综合保税区。 作为文化中心,本市每年举办众多文化类展会。为了保障展品的顺利进出境,北京会展中心海关为文化 类展会,尤其是涉及文物类展品的展会,打造了更便捷的监管模式。"我们建立了常态化联络机制和展 会主办单位信用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北京会展中心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关会对运行规范、信用良 好的办展主体,提供驻场免担保、绿色通道等便利措施 ...
“中国成功当选”,有利于构建流失文物追索新秩序
Huan Qiu Shi Bao· 2025-05-25 23:06
作为主席国,中国将主持大会、引领议题设置,在《公约》框架下发出文物流失国的声音,推动双多边合作,积极参与文化遗产国际治理。"中国 此次当选将有利于构建流失文物追索返还领域的国际新秩序。"霍政欣表示。 近年来,中国在文物追索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今年3月1日生效的新文物保护法,首次在法律中明确了对流失境外中国文物的追索权和有关程序, 声明对于因被盗、非法出境等流失境外的文物,保留收回的权利,且该权利不受时效限制。 在国际规则制定方面,中国也积极作为。2014年主导通过的《关于保护和返还非法出境的被盗掘文化财产的敦煌宣言》是中国首次在文物返还领 域主导制定国际性规则;2024年,中国联合18个文物原属国联合发布《青岛建议书》,提出解决历史上流失文物追索返还这一国际性难题的原创 性中国方案,成为文物原属国对西方博物馆关于历史上流失文物返还新政策的首次集体公开回应。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李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简称《公 约》)第八届缔约国大会近日在巴黎召开,中国首次当选为《公约》缔约国大会主席国。 "此次成功当选,彰显了中国在文物保护和追索等相 ...
漂泊海外七十九载 战国帛书归故里
图为子弹库帛书中的《攻守占》残片,红字由朱砂书写而成。《攻守占》是战国时期融合天文历法、哲 学思想与军事兵法的古代文献,是研究古代哲学与兵法思想的重要原始资料。 《攻守占》文字 5月18日,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航站楼工作间内,工作人员将文物帛书从外包装箱中取出交由国家文物 局方面进行现场查验。新华社记者 李贺摄 5月18日凌晨3时55分,从美国起飞的CA818航班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存放在文物包装箱中的战国帛 书子弹库帛书的第二卷《五行令》、第三卷《攻守占》随机抵达,这也昭示着它们结束79载漂泊回到了 祖国怀抱。 从学术史角度来说,对楚文字的系统考释仍需追溯到子弹库帛书,很多楚文字的考释仍建立在对帛书的 释读之上。从古文献角度来说,子弹库帛书对考察古代书籍的形态、折叠方式、书写方式、图画与文字 的关系等问题,都具有重要价值。 "子弹库帛书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批战国帛书,也是时代最早的帛书实物,对考察古代帛书的形态具有 不可替代的珍贵价值。"卜宪群说,"从学术史、思想史意义上来说,子弹库帛书的内容比较丰富,对考 察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天文历法、择日禁忌、天人感应、五行思想等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正如中国驻美国大使 ...
从“物质”与“非物质”的辩证关系里看子弹库帛书的回归意义
Ren Min Wang· 2025-05-20 03:31
子弹库帛书1942年出土于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帛书全卷于1946年非法流失至美国。帛书分三卷, 共900多字,三卷内容涉及到中国古代知识系统,人对宇宙、自然、时间、生命和日常生活的联系与认 识、思想意识、习俗和社会实践等,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帛书和首个典籍意义上的古书,是现今所 能见到最早的中国古代数术类文献,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实物组成部分,对于中国古文字、 古文献、古神话传说、古历法节气、书法艺术研究以及学术史、思想史、科技史、工艺美术史研究具有 重要价值。 此次子弹库帛书两卷的回归,不仅是海外流失文物的重要追索返还成果,更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研究领域相关先秦物证的重要回归,其所承载 "非物质"的信息、文化和知识系统弥足珍贵,是研究先 秦楚人生活的一把钥匙,是链接古代、当代和未来的桥梁。 文化遗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有机统一体,二者从 形态上存在本质区别又不可分割,有着深层次的内在联系和辩证统一的关系。从文化遗产保护中"物 质"与"非物质"的辩证关系视角,可以进一步认识子弹库帛书回归的重大意义。 "物质"与"非物质"相互依存共生。思想、语言、技艺、习 ...
宋代古墓成露天厕所,文物保护不能区别对待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5-19 19:15
并非所有文物都面临如此境遇,从整体来看,全社会对文物保护的重视程度正日益提高。日前,流 失海外79年之久的"子弹库帛书"回归祖国。这批被誉为"国之瑰宝"的战国帛书,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 的帛书和首个典籍意义上的古书,于1942年在长沙出土,1946年非法流失美国。经过多年的外交努力和 学术界持续关注,才得以部分回归。寻回国宝的过程,显示了国家层面对珍贵文物的高度重视和保护决 心。 文物保护不应是少数珍品的荣耀,更应赋予每一处历史遗存的尊严。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需 要重新思考博物馆和文保机构的角色定位,建立更具包容性、参与性和创新性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唯 有如此,才能确保散落民间的历史碎片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使其在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文明火种 的使命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毕竟,今天如何对待文物,就决定了后人如何看待我们这一代人的文化自觉 与历史担当。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文物保护中如此悬殊的待遇差异?从资金分配来看,虽然中央财政通过国 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和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支持重点文物保护项目,且省级及以下文物保护单位保护项 目预算占本省一般项目补助总额的比例上限,由15%提高至30%,但经费投入只是文物保 ...
流失79载的子弹库帛书回归中国,专家:我国首个就历史上流失文物启动主动追索案例
Huan Qiu Shi Bao· 2025-05-18 22:26
据悉,史密森学会2022年4月发布《关于共同管理与道德性返还的价值与原则性声明》,对非道德方式 获取的馆藏文物实施道德性返还正式成为其收藏管理政策的一部分。在关注到该声明后,国家文物局启 动子弹库帛书溯源及历史研究、追索返还工作,于2023年底就文物的非法流失形成扎实完整的证据链, 2024年4月向史密森学会提交要求返还的备忘录,正式启动对《五行令》《攻守占》的追索工作。 2024年,中国联合18个文物原属国联合发布《关于保护和返还殖民背景下流失或通过其他非正义、非道 德方式获取之文物的青岛建议书》(简称《青岛建议书》),提出解决历史上流失文物追索返还这一国 际性难题的原创性中国方案。 当地时间5月16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接收美国史密森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子 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李萌 陈茜】5月18日凌晨3时55分,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帛书——子弹库帛书第 二卷《五行令》、第三卷《攻守占》,结束在美国的79载漂泊,乘机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回到祖 国。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霍政欣18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返还是中国探索通过"溯源 研究+主动追索" ...
特写:国宝回家!帛书归来
Xin Hua She· 2025-05-18 10:35
5月18日3时55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从美国华盛顿飞来的CA818航班划过晨雾,稳稳降落在跑道上。 飞机滑动间,坐在机舱内的国家文物局子弹库帛书接收工作组一边"感到如释重负",一边密切关注着旁 边座位上的几个箱子。 机上的大部分乘客并不知道,流失美国长达79年的珍贵文物——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就 存放在工作组人员身旁的4个文物包装箱中。 美国时间5月16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接收了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 的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经过查验封箱后,国家文物局工作组马不停蹄,带着它们踏上了 回家的路。 云中谁寄锦书来? 子弹库帛书是目前出土的唯一的战国帛书。帛书分为《四时令》《五行令》《攻守占》三卷,字数多达 900余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帛书和首个典籍意义上的古书,对于中国古文字、古文献研究 以及中国学术史、思想史研究,都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意义。 2300多年的历史、79年漂泊无定的海外岁月、一代代文物人的经年追索……长期研究子弹库帛书的北京 大学教授李零说,这一件文物70多年的流转史几乎可以折射出中国与世界的朝晖夕阴。 1942年,子弹库帛书于湖南长沙子 ...
帛书归来之路|为让帛书回家 从个人到国家付出了哪些努力?
Yang Shi Wang· 2025-05-17 22:29
央视网消息:如此珍贵的帛书是怎么流失到海外的?为了让帛书回家,从个人到国家又付出了哪些 努力呢? 国之瑰宝 几经辗转流失海外79载 李零:赛克勒医生计划这个博物馆开幕的时候,他就给大家一个惊喜,就把帛书还回我们北京大 学。但是可惜的是,房子盖好了以后,他已经去世了,所以这个帛书又没能回来,又失之交臂。 1987年赛克勒医生去世后,帛书第一卷最终归赛克勒基金会持有。柯强所谓匿名"捐赠"的帛书第 二、三卷,为弗利尔-赛克勒美术馆,也就是现在的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持有。 历史流失文物追索 虽难不辍 今年77岁的李零教授,研究子弹库帛书已有45年。1990年,李零在美研修期间得以第一次见到子弹 库帛书,此后还参与了帛书残片的揭剥,并与来自多国的热心学者一起,多次往返中美两地,对帛书展 开溯源调查。帛书如何被盗出土、如何被带至美国,以及在美国多地如何流转,证据链终于闭合。 李零:以我个人之力,也不可能做这样的帛书追索工作,感谢他们所有这些热心学者帮助我们做成 这一件事情。 抗日战争时期,子弹库帛书出土后几经辗转,被当时的古董商蔡季襄收购。依据蔡季襄的回忆档 案,1946年6月,受美国情报机关派遣入华的美国人柯强,以拍 ...
流失七十九载战国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回归祖国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17 04:41
Core Viewpoint - The return of the bullet library silk books "Five Elements Order" and "Offensive and Defensive Divination" from the Smithsonian National Museum of Asian Art to the Chinese 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Administration signifies a successful collaboration in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ethical museum practices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return of cultural artifacts [1][3][5]. Group 1 - The bullet library silk books were excavated in 1942 from a tomb in Changsha, Hunan, and were illegally exported in 1946, making them the only silk books from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discovered to date [1][3]. - The return ceremony took place at the Chinese Embassy in the U.S., with remarks from Chinese officials emphasizing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the return and its role in enhancing Sino-U.S. cultural exchanges [3][5]. - The silk books will be displayed to the public for the first time at the "Ten Thousand Miles Homecoming - Achievements in Cultural Relics Repatriation in the New Era" exhibition at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in July 2025 [7]. Group 2 - The director of the National Museum of Asian Art stated that the decision to return the artifacts was well-considered and opens new avenues for research, indicating productive dialogues with Chinese partners [5]. - The Chinese 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Administration aims to continue efforts to repatriate the remaining volume of the bullet library silk books, specifically the "Four Seasons Order," which is currently held by the Sackler Foundation [7].
流失海外79载 国宝帛书回归祖国怀抱
Yang Shi Wang· 2025-05-17 04:17
随着各项交接工作完毕,国家文物局正式接收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子弹库帛书第二卷"五行令"和第三卷"攻守 占"。流失海外79年,这批国之瑰宝即将踏上重归故国的行程,我们也用镜头第一次全面拍到了它的真容。 通过北京大学李零教授长达45年的研究,现在,已明确国宝文物子弹库帛书分三卷,第一卷为"四时令",第二卷为"五行令",第三卷 为"攻守占"。第一卷相对完整,第二、三卷为大小不一的残片。专家介绍,目前为止,集中出土帛书只有两次,一次就是马王堆帛书,一次就 是子弹库帛书。马王堆帛书是西汉帛书,子弹库帛书是现在最早的唯一的战国帛书,它们的年代大概在公元前300年前后。帛书的内容都是跟 中国古代的术数有关系,是属于术数类的文献。 已知唯一战国帛书 承载中国悠久思想文化 本次回归的子弹库帛书第二卷"五行令",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月名图"和写在"月名图"下面的文字。墨书文字字体较小,写在红色栏格 内,内容是按五行讲四时十二月的宜忌。李零教授介绍,我国古代的五行时令把一年三百六十日分为木、火、土、金、水五段,每段七十二 天,按五行分出三十个节气。五行令与四时令曾并行于先秦两汉,此后逐渐被遗忘。 央视网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