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洋能
icon
Search documents
我国承建24套2000米级国际超深水海洋装备全部交付
Xin Hua Cai Jing· 2025-07-13 09:40
据Mero二期吸力锚建造项目经理王腾飞介绍,装备安装海域最大水深超过2000米,是国内承建的应用 水深最大的超深水吸力锚项目,海油工程珠海深水装备制造基地负责全部24套吸力锚加工设计、材料采 购、建造、测试和装船工作,结构总重约2674吨。 新华财经北京7月13日电(记者安娜)记者13日从中国海油集团获悉,由其下属单位海洋石油工程股份 有限公司(简称"海油工程")承建的24套2000米级国际超深水吸力锚,在广东珠海全部交付离港。本次 交付的吸力锚将应用于全球巨型盐下超深水油田——巴西梅罗(Mero)二期项目。 吸力锚是海洋工程关键装备,它利用负压工作原理,像大型吸盘一样牢牢吸附在海泥中,实现海洋设施 高效固定,被誉为深远海能源开发的"定海神针"。吸力锚具有可高效安装、可回收复用、高承载力等突 出优势,广泛应用于深水油气田、海上风电等领域。 Mero二期吸力锚最大建造单体高达21米,直径达8米,而壁厚仅为25毫米,是典型的薄壁大直径筒体结 构,对项目建造提出很大挑战。项目团队通过技术攻关,在国内首创超深水吸力锚卧式接长、立式总装 调试建造工艺,创新采用"旋转筒体再吊装"等总装方案,大规模应用三维扫描测量、有限元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
Yang Guang Wang· 2025-07-08 09:06
央广网北京7月8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强 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 2024年,我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今年以来,海洋产业发展稳中向好,新质生产力加 快形成,海洋经济呈现强劲发展态势。 东海之滨,国内首制16000TEU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6月20日在上海长兴岛交付, 实现了大型甲醇双燃料箱船建造领域"国内船东第一单、国内船厂交付第一艘、国产甲醇主机第一次实 船应用"三个历史性突破。 扬州中远海运重工舾装部高级主管王小虎:应用了很多新的技术,在绿色低碳指标上也创造了多项 行业纪录,一艘船舶每年可减少约12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种植670万棵树的碳汇效应。 海南崖城海域,"深海一号"二期项目6月25日实现全面投产。这意味着,"深海一号"大气田23口水 下气井全部"上岗",最高日产能达1500万立方米,成为国内产量最大的海上气田。 海油工程工程项目分公司总经理薛士辉:通过"产、学、研"结合和自主技术攻关,实现了从基础理 论到设计、建造、安装、调试的全方位提升,具备了根据不同油田 ...
中天科技:全资子公司中标多个海洋能源项目 金额合计约17.22亿元
news flash· 2025-06-30 08:26
Core Viewpoint - Zhongtian Technology (600522.SH) announced that its wholly-owned subsidiary, Zhongtian Technology Submarine Cable Co., Ltd., has won multiple bids for marine energy projects, totaling approximately 1.722 billion yuan [1] Group 1: Project Details - The company received bid notifications for several marine energy projects, including the 500kV submarine cable supply and installation for the Shenergy Shantou Honghaiwan offshore wind power project and the submarine cable procurement for the Ningde Xiapu offshore wind farm B area project [1] - Internationally, the company secured contracts for oil and gas projects in Saudi Arabia, Qatar, and the UAE, as well as a high-voltage power interconnection project in Brazil and an offshore wind project in Vietnam [1] Group 2: Financial Impact - The total value of the awarded projects is approximately 1.722 billion yuan, which is expected to enhance the company's brand value in the global marine energy sector and positively impact its operating performance in subsequent years [1]
中天科技:中标海洋项目 总金额约17.22亿元
news flash· 2025-06-30 08:22
Core Insights - Zhongtian Technology (600522) announced that its wholly-owned subsidiary, Zhongtian Technology Submarine Cable Co., Ltd., has received multiple bid notifications or pre-bid announcements for various marine energy projects, both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1] Project Details - The company won the bid for the supply and laying of 500kV submarine cables for the Sheneng Shantou Honghaiwan No. 6 offshore wind power project [1] - The company also secured the bid for 220kV and 35kV fiber composite submarine cables and accessories, as well as power cables and accessories for the Ningde Xiapu offshore wind farm B zone project [1] -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Zhongtian Technology Submarine Cable has continuously won bids for oil and gas projects in Saudi Arabia, Qatar, and the UAE, as well as high-voltage power interconnection projects in Brazil and offshore wind power projects in Vietnam [1] Financial Impact - The total value of these projects amounts to approximately 1.722 billion yuan, which accounts for 3.58% of the company's audited operating income for the fiscal year 2024 [1]
制度完善→设施升级→系统修复,结硕果!多维度绘就海洋生态保护美丽画卷
Yang Shi Wang· 2025-06-08 08:08
央视网消息:2025年6月8日是第十七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八个"全国海洋宣传日",2025年的主题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自然资源部6月8日发布了《2024年中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 2024年,自然资源部组织实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在14条近海标准断面、1621个近海监测站位开展生态趋势性监测,对136个典型生态系统分 布区域和350个典型海岛开展调查监测。针对赤潮等生态灾害和海洋低氧等生态问题开展预警监测。 2024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推进,累计整治修复海岸线约400千米。"海洋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海上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近30%。海 洋生态保护国际合作与交流亮点纷呈,为全球海洋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我国持续加强红树林 珊瑚礁保护修复 监测结果显示,2024年,我国海洋生态状况总体稳定,局部海域有所改善,典型生态系统状况以优良和稳定为主。 红树林、珊瑚礁是天然的"海岸卫士",能有效消减风暴潮等自然灾害,保护沿海社区和基础设施。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强红树林、珊瑚礁典型 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以红树林为主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近几年,保护 ...
“深海一号”累计生产天然气超百亿立方米 海洋能源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
Hai Nan Ri Bao· 2025-06-07 23:56
气田自投产以来,长期保持高产稳产运行状态,连续三年天然气产量处于30亿立方米以上,累计生 产天然气超100亿立方米,生产凝析油超100万立方米。 2024年,随着二期项目的加入,以及海上平台生产工艺流程的进一步优化,"深海一号"气田的整体 产量持续攀升,其华南地区"由海向陆"保供主力气田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基本能 源供给的能力不断增强。同年,"深海一号"相关成果获评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成为该年度海洋工程 领域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值得关注的是,"深海一号"等海上油气项目的建成,有力拉动了海南海洋能源开发基础设施的更新 和完善。除了里程更长、管输量更大的海底管网在海南周边海域成功铺就,三亚、澄迈等地的油气处理 终端、物流码头的建设规模也随着油气勘探开发挺进深海的脚步不断"生长",物资吞吐数量和种类、应 急保障物资和人员、相关设备设施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都有了显著提升。这为接下来从海南出发, 深度开发更深更远的"海上万亿大气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邵长春 通讯员 吴盛龙)近日,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从中国海油 获悉,"十四五"期间,海南在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 ...
大湾区海洋能源创新联合体成立——科技“下海” 绿能“上岸”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珠海)首批海洋试验启动仪式。珠海市海洋发展局供图 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装置"南鲲号"。珠海市海洋发展局供图 4月24日,大湾区海洋能源创新联合体(以下简称海洋能源联合体)揭牌仪式在2025珠海国际海洋智能科技展览会主会场举行,海洋能源联合体16家成 员单位共同见证。《大湾区海洋能源创新联合体珠海宣言》同期发布。 4月25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等单位围绕"智慧海洋、创新驱动——共筑粤港澳大湾区海上新能源未来"这一议题举办了粤港澳大湾区海洋新能源专 题论坛。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海上能源研究中心主任盛松伟作《规模化开发海洋能路径思考》主旨演讲。 明确使命 共绘海洋能源发展蓝图 海洋能源联合体由珠海市海洋发展局牵头,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等相关单位指导,整合高校院所、知名能源企业等专业资源,凝聚大湾区海洋能源力 量,采用"1+N"协同模式(即1个组长单位,N家单位协同),围绕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以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珠海)为载体,对标欧洲海洋能源中心,谋 划打造国家级标志性海洋新能源产业创新平台,打造海洋能源科技创新高地。 蓝海禀赋 筑牢海洋能源根基 海洋新能源作为推动能源绿色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