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洋生态修复
icon
Search documents
在海底种下一片“草原”——河北唐山曹妃甸修复全国面积最大海草床
唐山市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海草床。近年来,河北省自然资源厅通过构建全流程多要素修复技术体系,形成了"海底草原+生物廊道+海岸屏障"立体生 态系统,实现生态价值转化与渔业经济增效双赢。 把脉问诊直面海洋"疮疤" 河北曹妃甸海草床。于立峰摄 5月29日,在唐山曹妃甸海域,记者看到了水下的一片绿色生机。落潮时分水面下降,乘船行至浅滩处,海草清晰可见,在水下织成柔软的绿毯,随着 海浪起伏飘动。 河北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以下简称水勘院)工作人员牛余泽和他的同事们在"绿毯"中进行着调查取样工作。乌贼、水母,以及几种不同的螺类……取 样使用的筛网里游动着多种海洋生物。"这说明我们的海草床很好地起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牛余泽向记者讲解,"海草床是小型海洋生物的'托儿 海草床智能监测平台。于立峰摄 所',茂密的草丛可以为幼年的小型海洋生物提供栖身之地。" 要阻止海草床的退化,就要治理海水水质的恶化。按照"治海先治陆、治陆先治河、治河先治污"的原则,唐山市围绕美丽海湾建设,积极推动入海排污 口排查整治、入海河流综合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有效改善近岸海域海水质量。治点,一口一策,完成海湾内283个入海排污口整治;治线,开展河 ...
人海和谐 共生共荣
编者按 为积极推动学习运用"厦门实践"经验走深走实,扎实推进美丽中国和海洋强国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近日自然资源部国土空 间生态修复司发布15个2025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板。 这些案例涵盖河口、海湾、海岛等多种海洋生态单元,涉及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盐沼等典型生态系统,展示了沿海各地区 在推进建设安全、生态、健康、韧性、活力的"蓝色海湾""和美海岛""美丽岸滩"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碧海银滩也是金山银山。本版现分两批分享这些生动案例,今天刊登第一批。 辽宁锦州 潮线重塑红滩志,燕鸥齐飞映海滨 大、小凌河口湿地飞鸟云集。 锦州市位于渤海辽东湾的顶部,拥有我国最北海岸线,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其大小凌河口湿地是国际重要湿地,是东北亚 鸟类重要迁徙地,也是国际水鸟迁飞路线重要枢纽之一,拥有独特的红海滩景观。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围海养殖、向海索地大开发活动影响了滨海湿地生 态系统服务功能。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锦州市考察调研时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振兴东北的一个 ...
制度完善→设施升级→系统修复,结硕果!多维度绘就海洋生态保护美丽画卷
Yang Shi Wang· 2025-06-08 08:08
央视网消息:2025年6月8日是第十七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八个"全国海洋宣传日",2025年的主题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自然资源部6月8日发布了《2024年中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 2024年,自然资源部组织实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在14条近海标准断面、1621个近海监测站位开展生态趋势性监测,对136个典型生态系统分 布区域和350个典型海岛开展调查监测。针对赤潮等生态灾害和海洋低氧等生态问题开展预警监测。 2024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推进,累计整治修复海岸线约400千米。"海洋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海上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近30%。海 洋生态保护国际合作与交流亮点纷呈,为全球海洋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我国持续加强红树林 珊瑚礁保护修复 监测结果显示,2024年,我国海洋生态状况总体稳定,局部海域有所改善,典型生态系统状况以优良和稳定为主。 红树林、珊瑚礁是天然的"海岸卫士",能有效消减风暴潮等自然灾害,保护沿海社区和基础设施。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强红树林、珊瑚礁典型 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以红树林为主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近几年,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