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涌现战略
icon
Search documents
所谓领导力,不是谁管谁,而是谁帮谁
3 6 Ke· 2025-06-30 01:27
当AI公务员开始审批文件,人形机器人参与团队协作,领导者面临的挑战早已超越"管人"的范畴。 数智化浪潮下,"领导力"的定义正被重新书写——究竟是"带领人类",还是"驾驭人机混合体"? 吕峰教授指出,真正的危机并非技术颠覆,而是领导者对"易变性"(Volatility)的误判:环境不再只是不确定,而是连变化规则本身都在加速迭代。 今天这篇文章,让我们聚焦有效领导,聊聊数智化时代下领导力的构建路径。 2025年,伴随DeepSeek的快速发展,其对整个系统产生巨大影响。 比如,人们是否需要学习,以及学习的知识从何而来等问题需要从底层思考。这对有效领导而言是巨大的挑战。 所以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管理的一面,即要按章办事,但同时又有领导的一面,即灵活应对。 既然有规则,就会有例外。面对例外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要拥抱这种例外。 2.VUCA时代的致命陷阱:易变性>不确定性 一、领导力的本质重构:从管理规则到拥抱例外 1.领导者VS管理者:硬币的两面 我们常常会混淆领导者和管理者的概念。所以,我用了"经营者"这个概念,因为 "经营者"能更全面地描述一个人在组织中的状态。 这个经营者大概包含两层含义:一层说的是扮演管理角色,另 ...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管理”
3 6 Ke· 2025-05-08 01:29
今年是亨利·明茨伯格经典文章《管理者的工作:传说与现实》发表50周年。这篇旨在破除一些关于优秀管理者迷思的文章,荣获了当时的麦肯锡奖,该 奖项每年授予《哈佛商业评论》当年的最佳文章。 过去五十年间,世事变迁。因此,我们决定再次联系明茨伯格——85岁高龄的他,仍在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担任教职,活跃于管理学领域——以了解他对 当今管理现状的看法。2025年2月24日,明茨伯格与《哈佛商业评论》特约编辑殷阿迪进行了交谈,以下是经过编辑的对话记录。 您在管理领域撰写了许多经典的文章和书籍。您如何总结自己对该领域的贡献呢? 我认为我最擅长的是重新审视事物。我重新定义了战略,帮助人们更多地将其视为一个学习的过程,而非单纯的规划。我重新思考了培训管理者的最佳方 式,主张不是通过案例研究,而是在课堂上通过社交学习,让管理者们可以分享他们的经验。在50年前为《哈佛商业评论》撰写的那篇文章中,我试图重 新构建我们对管理工作的认知。 在组织结构方面,我注意到您最近更新了您关于该主题的著作《理解组织》。是什么促使您重新审视并修订这本书呢? 详细讲讲这种混淆吧。会有哪些后果呢? 许多人将所有组织一概而论,认为一种管理模式适用于所有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