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模式

Search documents
无声的灌溉:小微金融里的韧性中国
远川研究所· 2025-06-25 12:27
这一年的 4月到9月,温州先后有29家企业老板断联,最先跑路的江南皮革厂还被魔改成了初代网络神曲 《浙江温州江南皮革厂倒闭了》。能在脑海里响起这首歌的读者,大概也都到品尝过创业滋味的年纪 了。 民营老板们成为那时口诛笔伐的对象,企业经营也背上无形的道德枷锁。核心矛盾却没解决,反而更加 严峻,那就是庞大的民间借贷问题。 对于温州老板们而言,民间借贷曾是救命稻草,他们大多出身草根,从小本生意做起,苦于金融体系的 信贷闸门,只对拥有合格抵押物和优秀还贷能力的大企业开启。当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0年欧债危机相 继吞噬着小厂房的订单与现金流时,他们不得不依靠高昂的民间借贷来周转资金、盘活生意。 中国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7月温州民间借贷市场的综合利率高达24.4%,不仅 远高于银行利率,更是比很多产业自身的利润率还要高。号称"眼镜大王"的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跑路 美国前负债20亿元,其中12亿元为民间高利贷,光月息就高达2000多万元[2]。 研究"温州模式"的权威之一周德文,也为小企业主们的困境奔走疾呼:温州危机实为信用危机。 实际上,这样的故事当时并不仅仅发生在温州,只是这座民营经济之城 ...
中国最会搞钱的城市,寺庙数量全国第一
3 6 Ke· 2025-05-08 01:29
但也正因如此,这批被迫出走的温州商人生来便坐拥最美的风景,也最懂山水间的风雅。 在道教文化中,"洞天福地"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而温州"水随山而行,山界水而止"的地理布局,让它成为浙江省内洞天福 地的重要聚集地之一。 人们或许少去寻访这些"仙人居所",但散落在温州各处"临江海,坐山之内隅"的洞天福地,或许是古时文人隐士在温州遍览群山,留下山水文墨的重要原 因之一。 要说温州最出名的山水诗文,还与城中一屿相关。"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山水诗人谢灵运在永嘉郡守任上创作的一首 《登江中孤屿》,完美诠释了温州江心屿的奇秀。 自此之后,李白、杜甫、孟浩然、陆游、文天祥等诗人纷纷在此留下山水诗作,温州乐清人王十朋在江心寺题写的绝妙佳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 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更是将江心屿的天地灵气展示得淋漓尽致。 "中国最会做生意的人都在哪里?"这个问题若抛向街头巷尾,答案往往指向这座浙C临海城市——温州。 过去的数十年间,人们习惯于用"炒房团""皮革厂"等标签概括这座充满灵气的城市。但在商业传奇的背面,温州商人的算盘与温州文人的砚台,碰撞出 了"商行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