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产业
icon
Search documents
创源股份:全资子公司取得不动产权证书
Xin Lang Cai Jing· 2025-10-13 07:51
创源股份公告,2025年10月11日,全资子公司宁波创源海纳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宁波数字文化产业园北 仑项目的土地使用权权属登记手续,并取得了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动产 权证书》。不动产权证书编号为浙(2025)宁波市北仑不动产权第0212800号,权利人为宁波创源海纳 科技有限公司,共有情况为单独所有,坐落为北仑区大碶人民北路688号1幢,权利类型为国有建设用地 使用权/房屋所有权,权利性质为出让/自建房,用途为商务金融用地,面积为土地使用权面积3342.74 ㎡,房屋建筑面积24859.66㎡,使用期限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至2061年05月27日止。 ...
鱼跃稻浪间 千年农遗的“生态密码”(文化中国行)
Ren Min Ri Bao· 2025-10-11 21:53
图①:施观彬正在学校教授"青田鱼灯舞"。 本报记者 刘军国摄 图②:方山乡田鱼丰收。 吴焕章摄 方山乡龙现村稻鱼共生系统保护核心区。 本报记者 刘军国摄 梯田层叠,稻浪翻金,清泉潺潺,田鱼欢跃。 千年农遗,鱼稻相依 演绎中华农耕文明赓续与创新的生动图景 青田,九山半水半分田。 田鱼在稻田中游弋。 吴焕章摄 山多地少,怎么办?先民依山势修梯田,引山泉建鱼塘,创造性地摸索出"以鱼肥田、以稻养鱼、鱼粮 共存"的生态农业模式。 青田县稻田养鱼始于唐朝,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据明洪武年间《青田县志》记载:"田鱼有红黑 驳数色,于稻田及圩池养",寥寥数语,勾勒出田鱼与稻田相伴相生的鲜活图景。 金秋时节,浙江丽水市青田县,一幅延续了千年的农耕图景依旧生动,似画般,动静之间满是生机。 水田里种稻,稻田里养鱼——这份藏于山田的智慧,是青田人代代相传的农耕密码,更是中华农耕文 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绝妙缩影。 2005年,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 从古老的共生智慧到如今的丰饶画卷,从质朴的农耕技艺到丰盈的文化生态,青田人承古开新,让千年 农遗在这片沃土上焕发新的生机。护遗产、 ...
黄河上游地区如何筑牢生态屏障、确保黄河安澜?
推进城乡融合,实现全面振兴。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通过就地城镇化,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增 强政府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合理促进各类要素在城乡之间有序流动。严控城镇 开发边界,严守粮食安全底线。在城镇开发边界内建设,要遵循"详细规划+规划许可"的管制要求;城 镇开发边界外的乡村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原则,用好"千万工程"经验,防止 千村一面。 弘扬黄河文化,唱响时代主旋律。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黄河文化,让其与始祖文 化、红色文化等文化符号交相辉映,形成黄河文化标识体系,增进各族人民的情感共识。弘扬黄河文 化,应当强化政府宣传引导,让生态环境意识成为流淌的文化血脉。推动文化资源与特色旅游、文化创 意等深度融合,发展文化产业。通过社会广泛参与,唱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作者系兰州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黄河上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在黄河流域系统治理中具有关键地位。打造国 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必须立足黄河长久安澜的千秋大计,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坚持规划引领,落实底线管控。建立最严格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构建黄河流域国土空 ...
镜观·回响丨中华文化迸发赋能发展之力
Xin Hua Wang· 2025-10-08 08:48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当下的中国 文化认同不断深化 文化自信不断增强 文化建设不断深入 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充沛动能 文明立世,文化兴邦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领下 东方古国,勇毅前行 走出了一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相协调的现代化新路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华夏大地,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催生旅游新场景、打造经济新亮点 塑造城乡新形象、构筑精神新家园 展现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气象 2025年2月25日,游客们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游玩(无人机照片)。近年来,黑龙江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凭借冰雪资源优势火爆出圈, 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等"冰雪+"产业迎来发展高峰。冰雪文化和冰雪经济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对外开放的新纽 带,"冷"资源释放了"热"活力。 2025年8月23日,村民们在贵州"村超"球场演唱侗族大歌。当日,2025年首届"村超"全国赛总决赛在贵州榕江县"村超"球场举行。赛事期间同 时举办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展演、无人机表演、大型烟花秀,吸引数万观众现场观赛。近年来,贵州"村超""村BA"等草根赛事持续升温,巧 妙融合体育竞技、民族文化与文旅消费,打造"体育+" ...
古老节日绽放浓浓新意(余音)
Ren Min Ri Bao· 2025-10-04 21:52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间正是团圆时。但不少人由于工作、学习等原因,难以回家团聚,于是,寻找"赏 月搭子"成了年轻人间兴起的风潮。有人在线上交流,拿出自己最得意的月亮摄影作品,互换"追月"心 得;有人则在线下相约,共同奔赴那抹皎洁月光,分享"千里共婵娟"的团圆心情。 不仅仅是赏月。年轻人通过手工自制月饼,解锁螺蛳粉馅、小龙虾馅等新鲜口味;穿上传统服饰逛博物 馆,解读一轮明月的"前世今生"……诸多富有创意的过节方式,是人们在日益变化的生活中"生长"出来 的节日"仪式感"。 中秋市集上,人头攒动;追月旅行套餐,预订火爆;小包装迷你月饼,成为市场新宠……中秋假期消费 市场活力足、人气旺。从人文经济学的视角看节日消费,我们会发现,当传统韵味与消费时尚连接起 来、嫁接起来,既能激活经济,更能唤醒传统文化的生机。 宁夏中卫沙坡头景区近年来成为中秋旅行的热门目的地。满月之下,是连绵的沙丘间壮丽的黄河,游客 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总能通过耳边吟诵的边塞诗,同思乡的戍边将士找到共鸣。而在江苏扬州,月色中 的瘦西湖展现着动人的中式美学,当地以共度佳节为契机,深入挖掘礼仪风俗中的文化内涵,打造文旅 新产品、新业态。 文化消费在传统节日里创造 ...
旅游消费“燃”起来,活力中国“动”起来
Huan Qiu Wang· 2025-10-04 02:26
融合创新,培育消费升级新动能。消费是最终需求,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新的供给也可以创造 新的需求。文化和旅游部宣布,推出应季应景的优质产品、特色活动和优惠措施,为广大老百姓献上丰 盛的文旅大餐。组织各地开展游历山河、中秋团圆、亲子游乐及夜间消费等活动;启动"百城百区"文旅 消费三年行动计划,推出消费券、支付满减等优惠以及入境旅游消费便利措施,打造假日消费新业 态……层出不穷的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正在成为假日消费市场的新热点,助推旅游消费从规模扩 张向质量提升转型,为实现旅游消费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消费一头连着经济大盘,一头连着百姓生活。国庆中秋假期旅游消费市场的火热景象,是我国经济持续 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集中体现。下阶段,继续深化文旅融合创新,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培育特色旅游品牌,更好地激活文旅市场的内在动力,我们定能推动消费和经济增长相互促进、良性循 环。(明月松) 文化赋能,解锁假日消费新密码。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也是假日消费的"流量密码"。各地深挖属地文化 资源,推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旅产品和活动,更好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湖北省秭归县举办楚 风巡游、非遗展演、 ...
文化强国建设绽放新光彩(新时代画卷·决战决胜“十四五”)
Ren Min Ri Bao· 2025-10-03 22:02
李华时摄(人民视觉) 数据来源:国家文物局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加繁荣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俯瞰。 本报记者 陈 斌摄 耿 辉摄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加繁荣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 新华社记者 翟健岚摄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加繁荣 在浙江杭州举办的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文艺表演 《潮起亚细亚》。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四川乐山市文化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邀请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峨眉武术代表性传承人王超给学生讲解动作要 领。 肖 遥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十四五"时期,一幅生机盎然、气象万千的文化强国画卷,正 在中华大地壮丽展开。在这幅恢宏的画卷中,我们能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磅礴力量。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守护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就有了坚实依托。开 拓新思路、探索新机制、采用新形式,文化的创新创造活力如泉涌流。《只此青绿》《哪吒之魔童闹 海》《黑神话:悟空》……一批现象级作品,正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注脚。 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观众在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博物馆新馆参观。 刘肖坤摄( ...
“十四五”以来我国居民文化消费不断提升
Xin Hua She· 2025-10-03 04:06
居民文化消费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955元,比2020年增长67.8%,增速 快于同期人均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4%,比2020年提高0.7个百分点。2024年末,我 国网络视频、网络音乐和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分别为10.7亿人、7.5亿人和5.7亿人,分别比2020年末增长 15.5%、13.6%和24.9%。 文化产业规模稳步扩大。2023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59464亿元,占GDP比重为4.59%,比 2020年提高0.20个百分点。2024年,全国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23亿元,比2020年增长37.7%。 (记者王雨萧) 公共文化体系日益健全。2024年末,全国登记备案的博物馆达到7046个,比2020年末增长21.7%;全国 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9.74%和99.82%,数字电视实际用户2.0亿户,比2020年末增长 0.3%。2024年,公共图书馆实际持证活跃读者1.1亿个,比2020年增长9.8%。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十四五"以来社会民生统计报告显示,"十四五"以来,我国文化事业和产业繁荣 发展,居民文化消费不断提升。 ...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
He Nan Ri Bao· 2025-10-02 23:28
图② 嵩岳寺塔位于登封市嵩岳寺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 记者 邓放 摄 图① 新县英雄山上的 "红旗飘飘"雕塑巍峨耸立。记者 聂冬晗 摄(资料图片) 图④ 国庆中秋假期,南阳市老界岭景区悬挂五星红旗,为祖国送上祝福。 梁博 摄 核心提示 山,是地理的坐标,更是精神的图腾。在国庆中秋假期,循着"我歌唱每一座高山"的旋律,让我们于奇峰峻 岭间,感受自然造化的鬼斧神工;于红色足迹中,追寻永不褪色的信仰之光;于文旅兴旺、物阜民丰的盛景 里,见证新时代"青山"焕发的夺目光彩。 大别山 图③ 位于辉县的郭亮洞如巨龙盘踞百米绝壁,吸引各地游客打卡。 陈增超 摄 看一抹红,绵延在巍巍群峦 "打卡红军洞群、品尝地道农家饭、体验一场山间露营……"国庆中秋假期,来自湖北武汉的王先生将旅行第 一站选在了信阳市新县郭家河乡,带着孩子在青山绿水间寻访红色遗迹。 巍峨绵延的大别山,横跨鄂豫皖三省,在新县境内蜿蜒展开。郭家河乡坐落于大别山腹地,周边青山如画, 溪流婉转,红色遗址富集。 "这些年,我们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结合自然生态推出'重走红军路'沉浸式体验项目,吸引大量游客前 来。"10月1日,郭家河乡党委书记徐皓杰介绍,当地已有餐饮民宿 ...
北京抢抓项目建设 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
Bei Jing Wan Bao· 2025-10-02 07:21
国庆节的北京,街巷里的五星红旗映照家国欢庆。经济社会重点项目发展步履不停,实干冲刺"十四 五"圆满收官。 看地上,枢纽工程标志性的7片主帆与3片辅帆全面建成。走进约40米深的地下,车站装修工作接近尾 声。地下一层是城市功能层,未来将发展多种商业形态,提供城市生活动能;地下二层是站厅层,空间 宽阔舒朗,未来八成乘客在这里换乘。 京唐城际铁路北京城市副中心段已进入联调联试阶段,为线路开通运营做最后冲刺。检测列车从燕郊站 开出,仅用约15分钟即抵达北京城市副中心站。 "'十四五'期间,北京市坚持稳中求进、系统施策,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将超过5万亿元。"北京市发展改 革委主任杨秀玲表示,"十五五"期间,北京将继续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首都经济迈上新台阶。 据新华社 长安街西延线,北京门头沟。结束千年采煤史,蹚出绿色高质量发展新路。"十四五"期间,这里建成北 京规模最大的600P国产自主算力集群,"煤城"悄然蜕变成"智谷"。 国庆节前夕,完成迭代的"潭柘智空"大模型在门头沟京西智谷亮相。在"千亿参数+时代语料"双重加持 下,工作人员输入简要需求,1分钟后,一段4K/60帧超高清视频生动呈现。 目前,京西智谷累计链接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