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漠化治理

Search documents
科学防漠治沙 增绿又增收
Guang Xi Ri Bao· 2025-06-23 01:59
今年6月17日是第31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由自治区林业局主办的2025年"6·17防治荒漠化与 干旱日"广西现场宣传活动在柳州市举行。今年广西以"科学防治荒漠 建设壮美广西"为主题,动员群 众参与土地石漠化和沙化防治,推动生态与产业协同发展。 近年来,广西在荒漠化防治工作上成效显著,积极开展石漠化、沙化年度监测工作,自2024年以来 累计完成实地调查石漠化、沙化图斑约1.43万个,采集特征点照片约2.8万张。根据2024年初步调查结 果,全区石漠化、沙化土地较2021年第四次石漠化监测结果相比,面积减少4%以上,呈现出林草面积 质量"双提升"、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双下降"的良好态势,岩溶地区、沙化地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广西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治理原则,对重度、极重度石漠化土地实施以封山育林 育草为主的治理措施。同时,严格控制对石山林木的采伐利用,严厉打击乱砍滥伐、乱采滥挖等破坏石 山植被行为,促进石山植被顺向演替。以科学开展国土绿化为依托,以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 大工程为主要抓手,2021年以来全区累计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面积245.28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31%。 广西创新产业发 ...
盐碱滩变“金麦田” 石山成“致富山” 戈壁荒山改造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Yang Shi Wang· 2025-06-18 06:27
央视网消息: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近日,5300亩戈壁荒滩改造成的小麦试验田迎来首次丰收。 近日,在柯坪县清淤造地项目改造的试验田里,大型联合收割机开足马力,抢抓农时,确保颗粒归仓。 除了桃树改良外,邻近的河西村还推行多元化套种,在石漠化治理区发展李子、柑橘等产业。前几年,种植大户杨超将低产的玉皇李改种为金丝李和红 宝石李,效益明显增加。 朗溪镇作为印江石漠化最为突出的乡镇,由于山石嶙峋、水源稀缺、土地零碎,"春种一大坡,秋收几小箩"是以前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地处石漠化核 心区的河西、昔蒲等村通过培土增地、退耕还林、植绿护绿,石漠化治理已经初见成效。曾经荒芜的石山如今已披上了绿装,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果林。目 前,朗溪镇水果年产量突破600万斤,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实现双赢。 石缝里种出致富果 桃李成熟香满园 眼下,贵州印江县朗溪镇1.2万亩石漠化治理区里的桃子、李子陆续进入采摘期,果农抢抓市场,加紧采收桃子。 在朗溪镇石漠化治理区,延绵数公里的石山上桃林层叠、桃香四溢,桃子挂满枝头。昔蒲村村民何谷娥一家正忙着采摘。前几年,她种植的10多亩桃树 因品质退化,导致产量和收入锐减。近年来,通过嫁接技术改良为蜜蓝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