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治理

Search documents
科学防漠治沙 增绿又增收
Guang Xi Ri Bao· 2025-06-23 01:59
今年6月17日是第31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由自治区林业局主办的2025年"6·17防治荒漠化与 干旱日"广西现场宣传活动在柳州市举行。今年广西以"科学防治荒漠 建设壮美广西"为主题,动员群 众参与土地石漠化和沙化防治,推动生态与产业协同发展。 近年来,广西在荒漠化防治工作上成效显著,积极开展石漠化、沙化年度监测工作,自2024年以来 累计完成实地调查石漠化、沙化图斑约1.43万个,采集特征点照片约2.8万张。根据2024年初步调查结 果,全区石漠化、沙化土地较2021年第四次石漠化监测结果相比,面积减少4%以上,呈现出林草面积 质量"双提升"、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双下降"的良好态势,岩溶地区、沙化地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广西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治理原则,对重度、极重度石漠化土地实施以封山育林 育草为主的治理措施。同时,严格控制对石山林木的采伐利用,严厉打击乱砍滥伐、乱采滥挖等破坏石 山植被行为,促进石山植被顺向演替。以科学开展国土绿化为依托,以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 大工程为主要抓手,2021年以来全区累计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面积245.28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31%。 广西创新产业发 ...
我国防御沙尘暴的主防线,现在怎样了?
Xin Hua Wang· 2025-06-13 00:40
北疆铸绿盾:内蒙古"三北"攻坚书写中国生态传奇 在祖国北疆,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绿色接力仍在激昂上演。 内蒙古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以占全国12%的广袤疆域,肩负着抵御风沙南侵、涵养水源北流的"国 之大者"。这里既是乌兰布和、浑善达克等著名沙漠、沙地的"盘踞之地",也是京津冀乃至全国生态安 全的重要防线。当"三北"工程攻坚战将黄河"几字弯"、科尔沁与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等"两个半"标志性 战役锚定于此,这片土地以"战沙如战敌"的决心,展开了一场人类改写自然版图的壮丽实践。 记者穿行于内蒙古沙漠、草原、灌区之间,目睹"黄沙变绿洲"的奇迹在天地间铺展——沙漠边缘,网格 沙障与光伏板交织成 "固沙矩阵";草原深处,牧民赶着马群在"休养生息"的草场上漫步;盐碱灌区, 智能滴灌让千年荒滩结出"金色硕果"……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从"单一治沙"到"生态富民",内 蒙古正以系统治理的智慧、愚公移山的韧性,在北疆铸起一道绵延万里的绿色长城,为美丽中国写下最 磅礴的注脚。 1 2012年,面对"沙进人退"的困局,作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乌兰哈少嘎查党员的任二换,牵头成立治 沙小队,带着乡亲们用柠条、沙枣等乡土树种"啃"下 ...
沙化土地面积减少一半,陕西荒漠化综合防治取得成效
Zhong Guo Huan Jing Bao· 2025-06-06 14:19
据了解,"三北"工程攻坚战打响以来,陕西省构建跨区域跨部门治理格局,成立林业项目高质量推 进工作专班和林业项目评审中心,累计储备入库"三北"工程项目32个。陕西榆林市、内蒙古鄂尔多斯 市、甘肃庆阳市、宁夏石嘴山市和吴忠市等签署了《毛乌素沙地区域联防联治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沙 地治理工作。陕西省林业局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签订《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等重点生态 治理工程联防联治合作框架协议》,携手推进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黄河流域治理。 近年来,陕西省重度、极重度沙化土地面积减少200余万亩、减少幅度达82%,年均入黄泥沙量由 20世纪80年代的8亿余吨减少到2.6亿余吨。西安、延安、榆林、咸阳等市相继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陕西 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多公里,实现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榆林毛乌素沙地治理模 式被《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誉为"中国乃至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 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 为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近年来,陕西省扎实推进科学化、规模 化治沙,制定实施了《陕西省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行动方案》,全力以赴开展 ...
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
Jing Ji Ri Bao· 2025-06-05 23:22
我国启动"三北"工程是基于什么考虑?整体规划和基本框架是怎样的?目前进展如何? 唐芳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三北"工程是与我国改革开放一起实施的重大生态工程。20世纪 70年代末,三北地区森林稀少且分布不均,森林覆盖率只有5.05%,沙化土地总面积达128万平方公 里,风蚀沙化十分严重,沙尘暴频繁发生,每年风沙天数超过80天,形成了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的万 里风沙线。沙化土地以每年超15万公顷的速度扩展,三北地区1300多万公顷农田遭受风沙危害,粮食产 量低而不稳,农村燃料、饲料、木料、肥料"四料"俱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限制。为从根本 上改变三北地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三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 大型防护林,开启了我国大规模治理风沙、改善生态的先河。 按照1989年编制完成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三北"工程建设范围包括13个省(区、 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规划建设期限73年,从 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规划造林3508万公顷,力争到2050年,工程区 森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