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质资源保护

Search documents
守护农业“芯片”!走进种子“诺亚方舟”
Xin Hua She· 2025-07-09 15:27
盛夏时节,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院农科东大道。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东门进入,远远就能看到 一栋现代化的白色建筑。正面墙上,由"禾"与"重"组成的篆刻字"种"格外醒目。 这里是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也是守护农作物种质资源的"诺亚方舟"—— 如同有了一些特定野生稻基因的留存,人类才能成功创制出超级杂交稻,很多种质资源蕴藏着潜在可利 用基因,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但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很多种质资源在野外面临着灭绝危机。将 这些种质资源收集起来并进行科学保存,能延长它们的寿命,并在不断进步的科技加持下,打开未来无 限可能的空间。 2021年7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种质资源保护 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当前种业振兴行动已迈入第5个年头。作为种业振兴的基础工作,我国新保存了哪些重要种质资源?应 用了哪些新技术,种质资源保存效果如何?近日,记者来到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一探究竟。 走进5层楼高的种质库,一间间宽敞明亮的库房里整齐摆放着已经贴上二维码、条形码的种子瓶,试管 苗容器,液氮罐。 "在这里,每个种类的种子都有自己的身份信息。"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人员张金梅介绍说,我 ...
辽宁再增三处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圃)
Liao Ning Ri Bao· 2025-05-29 00:46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第四批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和第一批国家草种质资源圃,我省新增 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圃)3处,分别是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李、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辽宁省森 林经营研究所辽东楤木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和沈阳农业大学国家生态草种质资源圃(沈阳)。 下一步,我省将持续完善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加强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圃)建设管理,指导国家 种质资源库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目标树种收集保存与评价利用工作,切实提高我省林草种质资源库(圃) 建设发展水平。 据介绍,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李、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总面积318亩,收集、保存来自全国及 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等地李、杏种质资源1840份,在提升李、杏种质资源多样性保育能 力、推动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辽东楤木国家林木种质资 源库总面积690亩,目前已收集保存辽东楤木种质资源252份,选育的"棉龙"品种已通过省级林木良种审 定,不仅经济价值突出,对增加植被覆盖度、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也有着积极影响。沈阳农业 大学国家生态草种质资源圃(沈阳)以收集保存辽宁省及周边地区的野生草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及选育 品种 ...
全球最大蚕桑“种质银行”在江苏
Xin Hua Ri Bao· 2025-05-21 06:40
5月17日,江苏科技大学蚕业研究所科研基地举办种质资源展示活动,对公众开放。这里是我国唯一的 国家级蚕业研究所,保存有全世界最多的蚕、桑种质资源。在这片百亩桑园里,桑树枝繁叶茂,桑葚挂 满枝头;千平蚕室内,春蚕悠闲地啃食着桑叶,为结茧繁殖做准备。记者走进这座种质资源宝库,感受 古老的蚕桑文明用科技语言续写新篇。 虽然已被驯化饲养千年,但蚕依然是一种很脆弱、对周围环境非常敏感的生物,极易受到病菌和寄生虫 侵害。即使桑叶上残留的农药浓度极低,都可能让它们全军覆没。为了让这些桑叶上的精灵吃得好、长 得壮、疾病少,众多科研人员为它们撑起"科技保护伞"。 "万一哪天没有桑叶怎么办?为了让蚕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存活,我们正试图改变蚕千年来只吃桑叶的习 惯,培养它们从吃桑叶到适应吃人工饲料'蚕饼干'。"在实验室里,钱荷英展示了他们为蚕精心打造的 未来食品。"我们把桑叶粉、大豆粉、玉米粉、麸皮粉和微量元素混合起来,现在,已经有部分品种的 蚕逐渐适应这种全新的健康食物。" 更大的挑战来自疾病。NPV病毒,一种被称为"蚕癌"的核型多角体病毒,困扰桑蚕养殖千年。我国八成 以上的蚕都遭遇过这种病害。想要对抗这种病毒,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到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