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国战略

Search documents
畅通产学研 壮大高技术制造业
Jing Ji Ri Bao· 2025-06-26 22:06
一方面,增强创新意识,完善创新发展的环境。深刻认识高技术制造业与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 济、人形机器人等新一轮科技革命热点之间的紧密关联、相互支撑。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构建 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龙头作用,组建企业牵头任务型创 新联合体,从研发源头提高成果适配性。加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增加对研发人员激励力度。 推进企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建立"灯塔工厂",鼓励企业加快数字 化、智能化转型,提高生产经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另一方面,提升产学研融合效率。推动高技术制造业发展的前提,是完善教育培训到科技应用的一体化 机制,形成"科研—教育—应用"的三位一体。要以教育推广科研成果,以应用实践科研成果,进而打通 科研到高技术制造业的核心通路,让科技与产业发展融为一体。要保障科研成果成为推动高技术制造业 发展的持续动力,系统调研并致力消除各种机制性障碍,打通科研成果向制造业转化的链条,实现智力 成果"落地成金"。在科研考核方面,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在成果评定与职称晋升中的权重,提高科研人员 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一 ...
国家级科研引擎有新进展!深圳一重点实验室集群项目全面封顶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26 10:59
南都讯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家科技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下,深圳积 极践行科技强国战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以及创新 驱动发展战略。 近期,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重点实验室集群项目全面封顶。该项目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大学城,总建筑 面积约18.09万平方米,由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院士领衔的重点实验室组成。 项目落地后,将形成布局完整、技术先进的国家级实验室集群,为深圳科技产业提供科研支撑,加速成 果转化,巩固其科技高地地位,加快深圳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项目建设初期,项目紧邻深圳地铁7号线及在建的27号线,地质结构复杂,基坑边线紧贴用地红线,机 械难以回转,场地内可利用的空间有限,如何在如此局促的空间内建造8个顶尖实验室,考验的是建设 者"绣花穿针"之功。项目由深圳市建筑工务署组织建设、中建二局三公司承建。 项目技术部成立4支攻坚小队,以精细化部署破解难题,打破传统支护结构施工,创新采用双排桩+施 工栈桥板的组合方案,推动工序穿插"零空闲","挤"出3000平方米的作业面。6台塔吊高效作业,实现 每日3000吨物料调度。 要 ...
述评:香港科创为由治及兴添能蓄势
Xin Hua Wang· 2025-05-12 12:41
新华社香港5月12日电 题:香港科创为由治及兴添能蓄势 新华社记者 推出"科企专线"、引进多家重点科创企业、筹备成立人工智能研发院……近年来,凭借着产业集聚、基 础研发与金融中心结合的综合优势,充分发挥国际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等传统优势以及在规则、标准层 面与世界接轨的独特优势,香港科创生态圈蓬勃发展,资金、技术、人才加速聚集,正为香港经济再度 起飞和整体由治及兴注入强劲动能。 如今,香港正全力建设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作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 香港发展创新科技产业不仅可为本地经济社会培育新增长点,更是服务国家科技强国战略的关键举措。 新理念带来新气象 "过去一段时间,香港特区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新政策、新措施,背后是特区政府在引导产业发展过程中 理念的转变。"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说,特区政府展示出主动求变的积极态度,制定 《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推动"产学研1+计划"、制定并公布《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发 展纲要》等,为吸引企业和人才以及完善本地科创生态推出不少新举措。 香港的创科蓝图明确建议聚焦发展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等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