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治国
icon
Search documents
马斯克的结局如何?美国历史早已给出答案,而且是两次
Sou Hu Cai Jing· 2025-07-13 04:42
文 | 古藤 编辑 | 古藤 ——·前言·—— 2018年9月,马斯克在推特上发文,宣布考虑将特斯拉私有化,并且声称资金已经落实。这一信息瞬间引发了特斯拉股价的飙升,却也迅速招致了美国证券 交易委员会(SEC)的调查。SEC指控他发布了误导性的信息,并涉嫌证券欺诈,最终迫使他辞去了董事长职务,罚款4000万美元。这一事件,不仅成为他 与监管机构首次激烈对抗的开端,也为未来的风波埋下了伏笔。 随着时间推移,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的言行愈发张扬。从攻击空头到调侃币圈,再到与媒体和政客的针锋相对,他逐渐塑造了一个"特立独行"的形象,像极 了一个不拘一格的科技狂人。尤其是在2020年疫情期间,他公开炮轰加州政府的封锁政策,称封控措施为"法西斯主义",并威胁要将特斯拉总部迁出加州。 这一举动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也让他的形象更加 polarizing。 马斯克,这位曾被誉为"现实钢铁侠"的科技巨头,如今似乎正朝着不可避免的制度边缘迈进。他的政治动向、频繁的争议发言以及对自由的狂热呼声,让他 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矛盾体。在不断推动特斯拉股价暴跌、X平台信任崩塌的背后,他的最终命运究竟是英雄的加冕,还是被时代的洪流吞噬? 同年,他 ...
马斯克组党:科技寡头搅动美国政治的野心与困局
Sou Hu Cai Jing· 2025-06-11 15:46
2025 年 6 月,马斯克在 X 平台发起的 "中间党" 投票以 80.4% 支持率引爆舆论,"美国党" 的诞生标志着科 技资本对传统政治体系的公开挑战。这一行动表面是个人政治博弈,实则折射出美国政治生态的深层危 机。 一、商业利益驱动的政治反击 三、制度壁垒与资源优势的博弈 尽管马斯克拥有 2000 亿美元身家、X 平台舆论控制权和庞大粉丝群体,但美国选举制度对第三党极不友 好。例如,加州要求新党提交 800 万选民联署,全国性参选需累计 2000 万有效签名,这几乎难以完成。此 外,两党可能联合打压:特朗普威胁终止政府合同,民主党则追责特斯拉自动驾驶问题。 不过,马斯克的资源优势不容忽视。他可独立承担政党初期数亿美元开支,并通过 X 平台直接动员选民, 绕过传统媒体。历史上,西奥多・罗斯福的进步党曾在 1912 年赢得 88 张选举人票,虽未持久,但证明了 科技影响力转化为政治实力的可能性。 四、未来走向:政治杠杆还是长期实验? 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决裂源于政策冲突。特朗普签署的《大而美法案》取消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每年或使特 斯拉损失数十亿美元,并威胁终止 SpaceX 价值 90 亿美元的 NASA 合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