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纽伦堡审判
icon
Search documents
博物馆里的二战记忆系列(四):德日博物馆里的“无声拷问”,战败国反思几何?
Huan Qiu Shi Bao· 2025-09-21 22:59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 编者的话: "博物馆里的二战记忆"系列报道第四期,聚焦于二战战败国德国和日本博物馆里的二战 文物。在四家博物馆中,美国的文件运输箱、苏联的"勒死希特勒"海报、日军炮制的欺骗政治漫画及中国假钞等文物,似 乎都在无声地拷问:战败国反思几何? 军绿文件箱见证纽伦堡审判 1945年11月至1946年10月间,美国、苏联、英国和法国在德国纽伦堡设立了国际军事法庭,并对二战中臭名昭著的纳粹德 国主要战犯进行了审判,史称"纽伦堡审判"。如今,审判发生地纽伦堡司法宫的600号大厅已作为纽伦堡审判纪念馆向公 众开放。《环球时报》特约记者近日前往审判原址,从展品中了解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纪念馆一层的600号大厅,曾审判过主要战犯、纳粹医生、律师及各种团体等。记者看到,尽管当年为设立国际军事法庭 增建的旁听席等设施已被拆除,但通过影像和学者的解说,仍能感受到当年紧张又庄重的氛围。纪念馆二层是有关纽伦堡 审判的文献资料展览,展示了涵盖纳粹德国罪行、国际军事法庭设立、主要战犯量刑等内容。 在这些展品中,一个军绿色的箱子尤其引人注目。这是美国陆军的证据文件运输箱,箱子上面写着"美国马里兰州学院公 园市国家档案馆, ...
记者手记|在二战旧址感受“正义必胜”
Xin Hua Wang· 2025-08-18 01:03
新华社柏林8月17日电 记者手记|在二战旧址感受"正义必胜" 新华社记者黄燕 1945年8月15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时隔80年,记者近日前往波茨坦会议旧 址——位于德国勃兰登堡州首府波茨坦的采西林霍夫宫,重温那段历史。 1945年7月26日,中国、美国、英国在德国柏林西南的波茨坦发表《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 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这份公告与1943年12月公布的《开罗宣言》等国际法文件一道,确立 了处理战后日本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原则,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成果和构建战后亚太国际秩序的法 律基石。 这是7月17日在德国勃兰登堡州波茨坦拍摄的波茨坦会议旧址采西林霍夫宫一角。新华社记者 黄燕 摄 今年第一次来到采西林霍夫宫时,记者遇到了71岁的退休军官温弗里德·克勒。出于个人爱好,克勒在 波茨坦当导游,团里游客的年纪多与他相仿。虽然采西林霍夫宫于2024年底起闭馆维修,无法入内参 观,但游客们仍然安静地站在户外,认真听克勒细致的讲解。 7月17日,当年波茨坦会议召开的日子,记者第二次来到采西林霍夫宫。这一次,纪念馆门前空地上的 施工围栏已缩至一角,新路面已重新铺就。在采西林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