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森塔尔效应
Search documents
远离那些吃人的关系(深刻)
洞见· 2025-11-04 12:35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 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远离负能量的人,多做高能量的事。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 洞见主播一凡朗读音频 作家水木丁说: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只有温暖和爱,有时候会有力量的角逐和博弈,有时候甚至是一种吃 人的关系。 一方吃人,一方被吃。 对方日渐丰盈,自己日趋凋敝。 这样的关系,是人生最大的灾难。趁早远离,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作者:洞见yimo 吃你能量的关系 讲一个我自己的故事: 自己的能量、时间、自信、运气,成为别人的养分。 我大学的时候有个室友,事事喜欢求助别人。 带饭、打卡、买东西,凡事能让别人代劳的,一律不会自己做。 你一出门,他就可怜巴巴地说:给我带点吃的吧。 你去上课,他就说:帮我签个到吧。 毕业论文,我早早写完了,他弄了一个乱七八糟的初稿,说:帮我改改吧。 我觉得他真的很擅长求人,一旦被他盯上,自己的时间、精力,就要被他消耗大半。 如果一直用自己的能量支撑他人,自己的电量又从哪里来呢。 毕业多年了,我不理解为什么还要逮着我薅。 我终于拒 ...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罗森塔尔效应(不自信就去练)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9-23 06:28
(原标题: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罗森塔尔效应(不自信就去练)) 什么是罗森塔尔效应? 1968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来到了一所小学,进行了一个未来发展趋势的测验。 他们煞有介事地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这个学校的校长和相关的老师,并 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除了任课老师以外,不能够让任何人知道,以免这个实验的结果受到影响。 八个月之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而且各方面都比之前更 优秀。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情况: 上学的时候,老师一句鼓励的话,一句夸奖,就能够让你的成绩突飞猛进,简直像换了一个人。 在工作当中,领导的公开表扬,就能让你干劲满满,充满了能量,甚至创造了更高的业绩。 父母的肯定,也让你越来越出色,变得越来越优秀。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是罗森塔尔效应在起作用。 一、罗森塔尔效应,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难道是这几个人真的很聪明,真的是最有前途的吗? 事实是,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的谎言。这个名单上的学生,都是他是随机挑选出来的。 那到底是什么,让孩子们的成绩个个有了较大的进步呢? 是老师变了!老师在面对学生时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他们对这些 ...
远离那些吃人的关系(深刻)
洞见· 2025-06-15 10:12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 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远离负能量的人,多做高能量的事。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 洞见主播一凡朗读音频 作家水木丁说: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只有温暖和爱,有时候会有力量的角逐和博弈,有时候甚至是一种吃 人的关系。 一方吃人,一方被吃。 自己的能量、时间、自信、运气,成为别人的养分。 对方日渐丰盈,自己日趋凋敝。 这样的关系,是人生最大的灾难。趁早远离,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作者:洞见yimo 吃你能量的关系 讲一个我自己的故事: 我大学的时候有个室友,事事喜欢求助别人。 带饭、打卡、买东西,凡事能让别人代劳的,一律不会自己做。 你一出门,他就可怜巴巴地说:给我带点吃的吧。 你去上课,他就说:帮我签个到吧。 毕业论文,我早早写完了,他弄了一个乱七八糟的初稿,说:帮我改改吧。 我觉得他真的很擅长求人,一旦被他盯上,自己的时间、精力,就要被他消耗大半。 前阵子我突然接了个电话,电话那头又是:帮我写份材料吧,我们有领导来检查。 毕业多年了,我不理解为什么还要逮 ...
AI时代,如何提升组织的突破性创造力?
3 6 Ke· 2025-04-30 08:32
在人工智能时代,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创新,特别是突破性创新,是企业建立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 01 创新期望:驱动突破性,创新投入的"助推器" 将创新笼统地作为一维结构进行讨论存在局限性,会限制我们对此现象的理解。突破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存在本质差异。渐进性创新是一种风 险、不确定性及回报均相对较低的细微改善和小幅调整,而突破性创新则是一种实质性的变革,代表明显偏离现有产品或工作流程、包含高不确 定性和高风险但同时可能获得巨大回报的创新。由于其潜在的高额回报,突破性创新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突破性创新由于显著性偏离现有实践,虽然能给企业带来非常规发展并对当前管理、理论、技术或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成为复杂环境下撬动 行业版图的阿基米德杠杆,但是也伴随着高风险。 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突破性创新平均周期一般在10年以上,失败率高达90%。面对如此高的不确定性,要促使员工从事突破性创新活动,即进 行突破性创新投入具有挑战性,这意味着企业必须"说服"员工放弃现有更为确定和可控的方案,转而付出大量时间、精力并承担高失败风险来探 索未知的全新解决方案。那么,怎样才能驱动员工放弃现有可控方案并投入到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