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突破性创新
icon
Search documents
依托数智新生态实现国企突破性创新
Sou Hu Cai Jing· 2025-08-10 20:52
许晨曦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指出"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要"把握数字化、 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 方位、全链条的改造"。近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京举办"国央企数智化转型 链通新质生产力发 展"专题论坛,围绕"数智赋能、生态协同、价值重构"三大核心主线,针对国央企改革展开深度研讨。 可以说,数智化转型是国有企业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 北京国企突破性创新是破解"卡脖子"难题的"攻坚锤"。作为高端产业集聚地,北京市属国企充分发 挥"龙头"作用,联动顶尖科研机构,组建跨领域创新联合体。这种"国企牵头、产学研协同"的创新模 式,正逐步打破技术垄断,让北京在关键产业领域的技术自主可控能力持续增强,为国家产业安全构建 起坚实的"护城河"。 突破性创新不仅是国企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路径,更是引领产业结构升级、孕育新质生产力的重 要支撑。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转型已成为驱动国企实现突破性创新的有力抓 手。以构建数智新生态为核心引擎,能够催化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与迭代升级,为国企高质量发展注入 ...
马斯克:研究者不存在了,只有工程师;LeCun:大错特错
Sou Hu Cai Jing· 2025-08-04 02:41
机器之心报道 编辑:Panda 长期以来,科学家(研究者)和工程师的角色定位泾渭分明。 这种分野不仅存在于学术界,也深植于大众文化之中。比如在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物理学家谢尔顿・库珀就时常以「真正的科学家」自 居,对身为工程师的霍华德・沃洛维兹冷嘲热讽,两者的职业差异甚至成为该喜剧的重要素材。 如果用一句不严谨但易于理解的话来概括,科学家致力于发现自然规律,理解世界「为什么如此」;而工程师则更关注「我们能用这些知识 做什么」,他们希望将已有的科学原理转化为现实中的技术、工具与系统。一个追问真理,另一个追求可行性。 但是,世界首富伊隆・马斯克最近对这一深入人心的观念发起了冲锋。 在转发 xAI 自家员工的招聘推文的评论中,马斯克宣称这种区分「研究员」和「工程师」的错误命名,实际上是对双层工程体系的一种隐晦 描述。 他宣布 xAI 从今天起不再区分它们了:「这里只有工程师。」 他还说:「Researcher 这个词是学术界的古董术语了。」 这条推文下方,马斯克继续略带讥讽地说道:「SpaceX 在火箭和卫星发展方面所做的有意义、尖端的『研究』比地球上所有大学学术实验室 的总和还要多。但我们不使用『研究员』这个自 ...
AI时代,如何提升组织的突破性创造力?
3 6 Ke· 2025-04-30 08:32
在人工智能时代,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创新,特别是突破性创新,是企业建立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 01 创新期望:驱动突破性,创新投入的"助推器" 将创新笼统地作为一维结构进行讨论存在局限性,会限制我们对此现象的理解。突破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存在本质差异。渐进性创新是一种风 险、不确定性及回报均相对较低的细微改善和小幅调整,而突破性创新则是一种实质性的变革,代表明显偏离现有产品或工作流程、包含高不确 定性和高风险但同时可能获得巨大回报的创新。由于其潜在的高额回报,突破性创新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突破性创新由于显著性偏离现有实践,虽然能给企业带来非常规发展并对当前管理、理论、技术或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成为复杂环境下撬动 行业版图的阿基米德杠杆,但是也伴随着高风险。 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突破性创新平均周期一般在10年以上,失败率高达90%。面对如此高的不确定性,要促使员工从事突破性创新活动,即进 行突破性创新投入具有挑战性,这意味着企业必须"说服"员工放弃现有更为确定和可控的方案,转而付出大量时间、精力并承担高失败风险来探 索未知的全新解决方案。那么,怎样才能驱动员工放弃现有可控方案并投入到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