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电影

Search documents
《哪吒》踏浪越重洋 东方神话与世界表达同频共振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6-22 17:20
《哪吒2》国际版海报 ◎记者 杨翔菲 刘暄 120年前,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诞生,从此光影世界有了中国画面。 如今,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下称《哪吒2》)横空出世,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位居全 球影史票房榜第5,打破了好莱坞对动画电影榜单和全球电影票房TOP10的垄断。 作为头部华语电影国际发行平台,华人影业是《哪吒2》的主要国际发行方之一,负责北美和澳新地区 的发行。华人影业以"原声触达、英语破圈、流媒体深耕"的"三步走"战略,为《哪吒2》这一动画IP缝 制了出海的云帆。 当扎着中华传统"小揪揪"的少年踩着风火轮掠过全世界院线,当带着拼音注释的《哪吒2》台词本成为 日本秋叶原的爆款周边,当来自中国义乌的哪吒卡牌成为外国少年的收藏……这部由中国神话IP改编的 动画电影,正以席卷之势,向世界展示着中华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非凡魅力。 《哪吒》的海外"风火轮" 自2月14日开启北美及澳洲、新西兰海外上映以来,《哪吒2》以阶梯式上映策略覆盖五大洲,成为首部 在欧美主流院线大规模上映的国产动画。法国《世界报》评价:"《哪吒》用东方哲学解构英雄叙事, 为好莱坞上了一课。" 尽管《哪吒2》在北美与本土超级大片《美 ...
虚拟现实“造梦” 探路影院未来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6 08:00
"过去看电影,我们面对的是一块屏幕;现在,虚拟现实让我们面对一个世界。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创作 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车琳告诉中新社记者,在虚拟现实技术的推动下,未来影院或将是一个"未来空 间",观众观影不再是被动聆听,而是成为一个完整世界的一部分,这将给电影产业带来新的消费群体 和消费可能。 中新社上海6月16日电 题:虚拟现实"造梦" 探路影院未来 中新社记者 王笈 戴上头显设备,坐入球状座舱,仿若"穿梭"进80年前的轰炸机驾驶舱,在轰鸣声中体验飞行的紧张刺 激;"降临"《奥托的星球》,在捏合、挥手等手势间转动小星球,自由选择探索星球的视角…… 6月14日至16日,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以下简称"上影节")未来影院单元首次进入线下影院,落地上 海长风大悦城华谊兄弟电影中心。影厅外,一个个小巧的体验单元集中展映了十多部中外虚拟现实影像 佳作,为现场影迷打开了一个新颖的沉浸式影像世界。 据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上影节未来影院单元策展人车琳介绍,今年展映的虚拟现实影像佳作中,既有 超高清画面结合新型空间音响的作品,也有通过自然手势实现与内容的交互,让观众能够"走进"影片中 的世界。 今年,中国国家电影局发布《关于促 ...
虚拟现实电影:开启“沉浸式观影”新模式
Ke Ji Ri Bao· 2025-05-28 03:04
"《隐秘的秦陵》制作过程中,仅为了还原一棵古树的纹理,团队便飞毁三架无人机,最终在宁夏 找到了符合秦代风骨的标本。"河南广电大象元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苏翼飞说。 日前,河南广播电视台(以下简称"河南广电")凭借《唐宫夜宴》《隐秘的秦陵》两部作品获得中 国虚拟现实(VR)电影领域首张及第二张"龙标"(公映许可证),编号分别为虚字001和002号,这标 志着中国电影产业正式迈入"虚拟现实+电影"融合发展的新赛道。 从"看"到"入",重塑观影逻辑 虚拟现实电影是指综合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和观看、用于电影院等固定放映场所公开放映的新形 态电影。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迭代和成熟,虚拟现实电影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一些实验性产品、新 技术和新商业模式纷纷涌现。 "戴上头显设备,观众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历史的亲历者。"国家电影局相关负责人说,虚拟现实电 影通过360度全景影像、交互式叙事和立体声效,将观众"卷入"虚拟场景。在《唐宫夜宴》中,观众可 自由穿梭于复刻的唐代洛阳城南市酒肆与应天门之间,甚至能与李白对诗、与唐代舞姬共舞。这一场景 依托河南广电自主研发的E-EASTEN系统,通过高精度数字孪生技术,将还原的洛阳城误差 ...
中国虚拟现实电影时代开启
Ren Min Ri Bao· 2025-05-05 21:48
"乘船过江、飞毯遨游等场景都非常生动,我感觉自己仿佛真的穿越回唐朝。"一位观看《唐宫夜宴》的 观众感叹道。 《唐宫夜宴》《隐秘的秦陵》出品方河南广电大象元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苏翼飞介绍,观众的 沉浸式体验得益于LBE大空间技术、三维重建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完美交融。《唐宫夜宴》中,LBE大空 间技术支持观众在大空间内自由移动,在"唐小妹"的带领下身临其境回到大唐盛世,见证诗人李白、杜 甫的初次相会、饮酒赋诗,甚至可以与他俩互动;《隐秘的秦陵》中,三维重建技术对秦始皇陵内部进 行虚拟重建,让观众扮演探险家角色,近距离探秘秦陵内部构造和大秦帝国的历史脉络。两部作品的时 长分别为约40分钟,为观众重现历史场景,将文化底蕴与深度互动结合,成为虚拟现实电影领域的成功 之作。 事实上,虚拟现实技术与电影早已结缘。2017年,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率先设立虚拟现实竞赛单元,将 该类作品正式纳入国际主流影展体系。中国本土动画电影公司Pinta Studios出品的虚拟现实动画《拾梦 老人》等多部作品入围该单元。此后,优质沉浸式影像作品不断涌现,2023年法国Excurio公司出品 《消失的法老——胡夫金字塔沉浸式探索体验》火爆 ...
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新”三样
Xin Hua Wang· 2025-04-30 12:31
新华网北京4月30日电 题: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新"三样 新华网记者赵宇娇 王志艳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近日落幕,丰富的展映、论坛与市场活动,呈现的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个观察 中国电影产业生态的样本。 重建叙事"新路径" 影迷杨先生一口气刷了20多部电影,从不愁票到拼手速,他亲历了北影节十余年的蜕变;上海影迷Tom专门开发 换票小程序,无偿服务同好……对影迷而言,电影节就是一场狂欢。 北影节开幕当天,北京郎园Station的中央车站举办的《哪吒之魔童闹海》破亿手绘海报展,吸引了众多影迷打 卡。数据显示,展览开放预约不到一天,8000多个名额就被全部抢空。 150张海报同时集结展示的场面蔚为壮观,它们是电影票房成绩步步攀登的见证。现场有一面长达十米的白色留言 墙,邀请观众写下自己与《哪吒2》的故事,仅仅半日,留言墙已经快被画满了。 观众施女士一早就带着女儿来看展,"我小时候爱看上美影版哪吒,现在孩子喜欢魔童版哪吒,一样的人物在不同 的时代有了新的意义。"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近年来,不少创作者都开始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中国传统文化现在放在大银幕上也是时尚的。"导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