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血管性痴呆
icon
Search documents
华人学者本周发表4篇Cell论文:高度血管化的肺/肠道类器官;修复血管性痴呆;自身免疫病新疗法;同义突变调控性状
生物世界· 2025-07-05 02:12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本周 (6 月 30-7 月 6 日) ,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Cell 共上线了 5 篇研究论文,其中 4 篇来自华人学者,这些研究分别构建 高度血管化的 肺类器 官和肠道类器官 、 发现 血管性痴呆的大脑修复机制 、 开发 LAG-3/TCR双抗,治疗T细胞驱动的自身免疫病 、揭示 同义突变通过表观转录组调控 赋予黄瓜驯化性状 。 高度血管化的 肺类器官和肠道类器官 2025 年 6 月 30 日, 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顾名夏 团队和 辛辛那提儿童医院 郭敏哲 团队合作,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Cell 上发 表了题为: Co-development of Mesoderm and Endoderm Enables Organotypic Vascularization in Lung and Gut Organoid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 首次通过人类 诱导多能干细胞 (iPSC) 成功构建了 高度血管化的肺类器官和肠道类器官 。这些类器官模型不仅模拟了人类胚胎早期多胚层 协同发育的复杂过程,更突破了传统类器官缺乏功能性血管和器官特异性间充质的瓶颈,为 ...
中国博后一作Cell论文:发现常见痴呆症的关键大脑修复机制,并通过“老药新用”恢复大脑功能
生物世界· 2025-07-02 03:35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血管性痴呆 (VaD) 约占所有痴呆病例的 25%,是仅次于 阿尔茨海默病 (AD) 的第二常见痴呆类型。值得注意的是,血管性痴呆 (VaD) 常与阿尔茨海默 病 (AD) 共存,84% 的老年人同时表现出血管性痴呆的形态特征和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变化,表明这两种疾病可能存在累加或协同作用。 尽管血管性痴呆 (VaD) 的发病率很高,且对全球健康有着深远影响,但其潜在发病机制仍知之甚少。目前,尚无针对血管性痴呆 (VaD) 的直接治疗方法, 现有的对症疗法 (例如胆碱酯酶抑制剂和美金刚) 疗效有限,且未能针对潜在的血管病变。这些知识空白凸显了开展全面研究的紧迫性,以确定治疗靶点,并在 能准确模拟人类血管性痴呆 (VaD) 多样病因的动物模型中验证其可转化性。 2025 年 6 月 30 日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S. Thomas Carmichael 团队 (博士后 田敏 为第一作者) 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Cell 上发表了题为 : Deconstructing the intercellular interactome in vascular dementia wi ...
36氪精选:你的大脑里,藏着一个塑料勺?
日经中文网· 2025-06-20 07:27
以下文章来源于36氪 ,作者李承烨 36氪 . 36氪是服务中国新经济参与者的卓越品牌和开创性平台,提供新锐深度的商业报道,强调趋势和价值,我们的slogan是:让一部分 人先看到未来。 编者荐语: 日经中文网与36氪开展内容交换合作。将精选36氪的精彩独家财经、科技、企业资讯,与读者分享。 nature发表惊人事实 我们的大脑里可能有个勺子 文 | 李承烨 封面来源 | 日经中文网 在2月份发表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杜克大学和新墨西哥大学的团队,对一批人类尸体样本进行了检测,结 果大吃一惊: 所有样本的 大脑组织中,都检测出了微塑料和纳米塑料。 研究团队也比较了2016年与2024年两个年份的样本,发现这8年里,大脑中的微塑料浓度上涨了50%。 而塑料的产量每10到15年 翻一番,这一增长趋势与脑内微塑料浓度上涨的趋势完全一致。 这么多的微塑料,是怎么进入到我们大脑中的呢? 第一种显而易见就是吃喝了。海鲜、水产、盐、你吃下的每一口,可能都在不知不觉中夹带私货。 请观看36氪原创视频 也欢迎关注36氪视频号 浓度最高的样本中,塑料含量高达7克,相当于一只塑料勺的重量。而且,这些 ...
你的大脑里,藏着一个塑料勺?
36氪· 2025-06-15 02:02
nature发表惊人事实 我们的大脑里可能有个勺子 文 | 李承烨 封面来源 | Pexels 在2月份发表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杜克大学和新墨西哥大学的团队,对一批人类尸体样本进行了检测,结果大吃一惊: 所有样本的 大脑组织中,都检测出了微塑料和纳米塑料。 请观看36氪原创视频 第一种显而易见就是吃喝了。海鲜、水产、盐、你吃下的每一口,可能都在不知不觉中夹带私货。 微塑料已经渗透进海洋食物链,哪怕你只是吃一口看起来无害的生蚝,它体内可能也有一个自己的塑料勺了。 也欢迎关注36氪视频号 浓度最高的样本中,塑料含量高达7克,相当于一只塑料勺的重量。而且,这些微塑料已经深入到了脑组织、血管壁,甚至免疫细胞内部。 研究还发现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 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等疾病的样本中,大脑里的微塑料浓度比普通人高出3到5倍。 虽然研究尚未证明"塑料导致痴呆",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种可能性: 一是塑料干扰了大脑代谢;二是患病的大脑更容易让这些微塑料趁虚而入。 无论哪种,都应该引起我们警觉。 研究团队也比较了2016年与2024年两个年份的样本,发现这8年里,大脑中的微塑料浓度上涨了5 ...
你的大脑里,藏着一个塑料勺?
36氪· 2025-06-14 13:57
nature发表惊人事实 我们的大脑里可能有个勺子 虽然研究尚未证明"塑料导致痴呆",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种可能性: 一是塑料干扰了大脑代谢;二是患病的大脑更容易让这些微塑料趁虚而入。 无论哪种,都应该引起我们警觉。 研究团队也比较了2016年与2024年两个年份的样本,发现这8年里,大脑中的微塑料浓度上涨了50%。 而塑料的产量每10到15年翻一番,这一增长趋势与脑 内微塑料浓度上涨的趋势完全一致。 文 | 李承烨 封面来源 | Pexels 在2月份发表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杜克大学和新墨西哥大学的团队,对一批人类尸体样本进行了检测,结果大吃一惊: 所有样本的 大脑组织中,都检测出了微塑料和纳米塑料。 请观看36氪原创视频 也欢迎关注36氪视频号 浓度最高的样本中,塑料含量高达7克,相当于一只塑料勺的重量。而且,这些微塑料已经深入到了脑组织、血管壁,甚至免疫细胞内部。 研究还发现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 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等疾病的样本中,大脑里的微塑料浓度比普通人高出3到5倍。 很多人没意识到, 微塑料不止存在于食物中,连我们吸的空气也不干净。 研究发现,空气中飘浮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