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文化

Search documents
“东方金字塔”西夏陵申遗成功 世界遗产名录再添中国“成员”
Yang Shi Wang· 2025-07-12 07:23
央视网消息:北京时间7月11日22时23分,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我国申报的《西夏陵》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 此次申遗的西夏陵共包含4大人工建造的遗存要素,分别是9座西夏帝陵、271座陪葬墓以及32处防洪遗迹,还有一处面积达5万余平方米的 建筑基址,考古初步判断是与祭祀相关的大型场所。此外,西夏陵遗址博物馆还存有7000余件可移动文物。整个遗址区面积达38.99平方公 里,是现存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西夏文化遗存。可直接为中国历史上党项族创立并延续近200年的西夏王朝及其君主世系,提 供不可替代的特殊见证,实证了公元11至13世纪,西夏在"丝绸之路"上的中继枢纽地位。 探访西夏陵:贺兰山下的千年古迹 西夏陵为业已消失的西夏文化提供了特殊的见证,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考古支撑。接下来跟随总台央视记者 的镜头,一起去探访这座近千年前的皇家陵寝。 在贺兰山下可以看到一座座高耸的圆锥形土堆,这里就是西夏陵。这片广阔的陵区由9座帝陵和271座陪葬墓组成,是西夏时期保存至今规 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完好的考古遗存 ...
存在了189年的西夏王朝,留下了哪些珍宝?|博物馆巡游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6-25 09:32
(原标题:存在了189年的西夏王朝,留下了哪些珍宝?|博物馆巡游) 作者:小石头 嗨大家好啊!我是文博时空摄影师小石头,今天,我们到宁夏银川的西夏陵博物馆看一看。 贺兰山东麓的西夏陵考古遗址公园景区内,古朴而恢弘的西夏陵博物馆坐落其间。它是一座以西夏陵为 背景,全面集中展示西夏历史文化的专题博物馆。2024年5月18日,西夏陵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 馆。 西夏陵博物馆展厅面积5400平方米,馆藏文物超过1万余件(套),珍贵文物509件,其中一级文物23 件,包括有西夏陵出土的石雕力士志文支座、文臣头像、雕龙栏柱、石马以及贺兰县宏佛塔出土的西夏 绢画、泥塑佛像头、罗汉头、贴金木雕观音像、西夏木雕女伎乐等。 相比于宋辽,西夏显得神秘和低调的多。它居于西北,由党项族人创立,自称"大白高国"。前期和辽、 北宋,后期与金朝、南宋并立,共历经189年(1038~1227年)。 在参观西夏陵博物馆时,会产生一种"熟悉又陌生"之感。从西夏文字到绘画、从佛教造像到建筑构件, 既有对汉文化的借鉴,又富于自身特色。体现了以汉文化为核心、融汇党项族传统文化以及吐蕃、回 鹘、契丹等周边民族文化元素的多元文化特征。 接下来,让我们欣赏 ...
西夏陵,见证中华文明多元融合
Ren Min Ri Bao· 2025-06-06 23:08
碑亭在西夏陵的布局已制度化。每座陵一般为两座或三座碑亭,有的大型陪葬墓也有碑亭。在西夏陵多 座碑亭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碑石残块,包括西夏文和汉文。两种文字的石碑并存,显示出党项族和汉族文 化在西夏都具有重要的地位。残存碑文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补充了历史文献的不足。通过碑文可以 了解到西夏的君主世系、政治制度、经济状况、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内容。 位于银川市以西、贺兰山东麓的西夏陵,以特殊的方式见证着近两个世纪的西夏王朝历史,浓缩了文 化、艺术、宗教等多方面信息,展现了中华文明多元融合的壮丽篇章。 西夏陵是现存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西夏文化遗存。1972年至1977年间,考古人员第一次 对西夏陵进行系统调查和科学发掘,证实了《嘉靖宁夏新志》所载西夏陵处于贺兰山之东。西夏陵的确 认和发掘,推动了西夏考古的发展。 西夏陵的整体朝向为南向偏东,西北傍高山,东眺兴庆府与黄河,背山面水、地势高敞开阔,各座陵的 空间轴线都与贺兰山的某个山峦顶峰相关,借山势衬托出陵墓建筑的恢弘气势。西夏陵的选址充分利用 自然地理的特点,选择西靠贺兰山的洪积扇高地,利用了干燥少雨的气候条件。陵区内有32处防洪工程 遗址,是伴随西夏陵不断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