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驱动开发

Search documents
OpenAI 的“编程”新范式?其实是瀑布模型的回魂:“听 PM 的话、写需求文档”
AI前线· 2025-07-21 03:37
编译 | Tina、核子可乐 在今年的 AI 工程师大会上,OpenAI 的研究员 Sean Grove 发表了题为《新代码》(The New Code)的演讲,有人认为"这是一个革命性的概念":在 AI 驱动的时代,清晰、具有人类可读性 的规范(spec)将取代传统代码,成为软件开发的核心产物。 结构化沟通是瓶颈。谁沟通得最好,谁就成为最有价值的程序员。 "编程的本质就是沟通," Grove 认为软件开发从来不只是写代码那么简单,其核心是一种结构化 的沟通:先理解需求,再明确目标,最后将这些想法清晰地传递给团队成员和计算机。 Grove 强调,这种从代码到规范的转变,不只是方法论的更新,而是工程实践的未来方向。他指 出,代码本身只是人类意图的一种"失真反映",在将想法转化为现实的过程中难免信息丢失或扭 曲。而真正稀缺的能力,不再是写代码,而是如何把人类的意图精确转化为清晰的规范与提示 词。 Grove 的这番话,在技术社区也引发了不小的讨论。 一位网友犀利地评论:这套思路本质上就是"多听产品经理的话",通过写更好的规范文档来驱动 开发流程,并且从 Grove 的描述来看这种模式其实是把工程师变成"维护需求文 ...
科技巨头逐鹿AI编程,亚马逊入局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7-15 13:41
相比起传统的AI编程,Kiro并不急于根据用户提示直接生成代码,而是强调在编码前建立完整的规范体 系,解决软件开发中的设计一致性、需求冲突、技术债务等挑战。亚马逊CEO安迪·贾西(Andy Jassy) 发文称,Kiro"有望彻底改变开发者构建软件的方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董静怡 上海报道7月15日,全球云计算巨头亚马逊旗下云服务AWS部门正式推出了 一款名为Kiro的AI编程工具,进一步加剧了本已白热化的AI编程工具市场竞争。 站在当下这个节点,单纯的代码生成已很难再构成竞争壁垒,真正的价值在于如何将AI深度整合到软 件开发生命周期中。这是当下AI编程企业的发展方向,也是Kiro此次的创新重点。 在GitHub Copilot、Cursor等产品已占据先发优势的市场格局下,Kiro的差异化定位和功能设计可能会成 为新的竞争点。 先规划,后编码 当前,AI编程工具已经应用非常广泛,通过自动化代码生成、智能补全、错误检测等功能,显著降低 了开发门槛,提升了工程效率。 不过,Kiro并未沿袭当前一些主流AI编程工具"拿到提示就蒙头写代码"的交互逻辑,而是把AI智能体前 置到需求澄清、系统设计和任务拆解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