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认同

Search documents
当海外名校硕士成为“新本科”:你还需要这张文凭吗?
虎嗅APP· 2025-07-10 10:32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作者:林骏杰、钟立晨,题图来自:AI生 成 曾几何时,"海外名校硕士"是通往精英阶层的黄金门票,也是打工人阶层跃升的理想途径。但在今天 的就业市场,这张曾经闪闪发光的文凭,正悄然贬值。 越来越多的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开始反思:读一个硕士,尤其是"水硕",真的还值得吗? 所谓"水硕",通常指那些入学和毕业极为容易、学制短、含金量低的硕士项目。这类项目在国内外高 校中并非个例,尤其在海外一些高校呈产业化趋势,留学中介正是利用这些"易录取、好毕业、学制 短、价格低"的卖点,推出一条龙服务,甚至代写作业和论文,帮助学生快速拿到学位。这些速成项 目被网友戏称为典型的"水硕"。 在英国等英联邦国家,一年制授课型硕士本有其历史合理性,但高等教育市场化后,一些课程被压缩 得极为紧凑。课程结构上,这类项目往往以授课为主、缺少实践环节。 例如,有报道指出曼彻斯特大学某传媒学硕士项目的核心课程每周仅有两小时讲座,引发了课程"注 水"的质疑。甚至有个别海外院校专门开设了针对中国学生的"定制班",中国学生比例高达90%,形 成文化孤岛,进一步降低了真实跨文化学习的机会。 这 ...
“馆长”直播时对赖清德喊:我们都是中国人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26 22:56
赖清德日前在其所谓"团结十讲"首场演讲中,妄称"台湾自古以来就有独立生态系",还以台湾岛曾出土 猛犸象、金丝猴等动物化石举例。对此,台湾网红"馆长"陈之汉批评,赖清德这番说辞是为"台独"借壳 上市,并纠正赖清德不应再称大陆为"中国","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综合"中时新闻网""梅花新闻网"等台媒报道,"馆长"日前在社交媒体直播时,直指赖清德不敢正视自己 的身份认同,还质问赖清德,"你到底是哪里人?""馆长"呼吁赖清德,应依照台湾地区现行宪制性规 定,称大陆为"大陆、大陆地区",而不要再称作"中国"。 "馆长"在直播中表示,台湾人与大陆人都书写中文,说着彼此能听懂的语言,都有过年、放鞭炮、拿红 包的习俗,也共同庆祝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我来纠正赖清德,要尊重历史,因为我 们都是中国人。" 本月,"馆长"曾赴大陆上海、杭州参访,引发两岸舆论广泛关注。在其结束行程返台后,台湾"TVBS新 闻网"以"请问您认为'馆长'陈之汉这次大陆行,对促进两岸和平交流有没有帮助?"为题发起网络投票, 结果近八成参与者认为"有帮助"。 "馆长"陈之汉 图片来源:台媒截图 "馆长"在大陆期间直播时曾感慨,"台湾最美的风 ...
断亲,一个年轻人成为黑户的27年
Hu Xiu· 2025-05-07 12:29
一、一个没有身份的男人决定去死 没有工作、没有钱、没有身份。2025年春节之后,作为二十多年没有户口的"黑户",在借用的身份证被朋友要回、失业后找不到工作、户口办理流程再次 因父亲受阻后,温从文决定去死。 死是一件慎重的事。温从文计划,自己要在一个人多的地方死,因为他喜欢热闹。不能是割腕或者喝药"这些偷偷的死"。他想要从一个高高的地方跳下 来,"证明这个世界我来过。" 受父亲的牵连,温从文从未有过户籍。此后多年,他反复尝试推动户口的办理,却困于父亲的不配合。在背负"黑户"身份的27年里,温从文的存在由此在 社会意义上被模糊:初中辍学后,他只能借别人的身份证,去审查宽松的电子厂、酒店后厨打工。他不能坐高铁和飞机,唯一离开广西的机会,是19岁那 年,随一辆运送海鲜的货车去长沙打工。 他不敢生病,因为正规医院都要求实名就诊。在被房东无故克扣押金后,他只能闷声忍受,因为租房合同是用借来的身份签的。他的职业发展很快受阻, 哪怕下苦力自学电工,却考不了电工证。 租房、看病、工作、结婚,即便是最普通的人,在社会中的一切也都需要身份。温从文却始终无法在任何一个层面得到承认。 温从文决定用死的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在拟定计划时 ...
“投资管理是要表演给LP看的”
投中网· 2025-04-22 06:15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从《中国风险投资史》聊起。 对话丨 董力瀚 曹国熊 严力 整理丨 杨博宇 来源丨 投中网 标题这话是曹国熊说的,意思是投资需要顺势并且很多成功是偶然的,虽然很多时候不得不把过程表演给LP看,以展示自己"早就知道",但得在心里得 多追问自己,真是这样吗?而且,我们还可以追问自己更多。 2022 年,普利策奖得主塞巴斯蒂安·马拉比出版了《美国风险投资史》,记述了美国风险投资行业 70 年的历史变迁。该书开篇立言,阐释了风险投资 的发生与价值,用短短四五千字,讲述其对推动美国社会创新与发展的重要作用。 从2005年美元基金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开始,到如今"分化"的局面,也该是时候讨论风险投资的身份和意义了。投中信息也是2005年成立,今年刚好20周 年,抱着对中国风险投资的角色与价值的追问。 投中网总编辑董力瀚、普华资本创始合伙人曹国熊、钟鼎资本创始合伙人、 CEO 严力,在 "第 19 届 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上,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共同探讨了中国投资人的坐标与身份,中国风险投资的价值与发展等话题。 在对话中,曹国熊认为投资人对自我的定义很重要,特别是在中国当下 ...
「基础教育从一开始就不应该让人按照工具的方式生活」
声动活泼· 2025-04-21 10:39
我们都亲眼见证过 AI 大模型在教育领域的风险和潜力,它可以让学生快速地获取答案,可以帮助老师批改 作业,它甚至可以成为老师,提供标准化的课程…… 「声东击西」采访过一所创新学校的创办人王熙乔, 他希望学生成为有价值感和自我驱动力的完整个体。 本期节目分享了他对于教育意义的重新思考。正如尼尔波兹曼在《教育何用》中所言: 「真正的教育超越 校园围墙,持续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刻进行。有意义的学校教育应提供一种独特的世界观,让学习者能够清 晰审视当下,汲取历史智慧,并怀抱未来希望」。 另外,我们推出了一档面向青少年的节目「Knock Knock 世界」,希望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复杂世界的窗 口。 欢迎在文末了解更多详情。 内容整理自「声东击西」第 338 期节目「AI 快速演进下的教育应该教什么?一个创新学校校长的思考」。 直到两年前 ChatGPT 出现,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让我们看到了新的机会。我们注意到全球范围内,20 岁以 下的年轻人开始利用大模型进行创业和研究,无论在中国还是海外,都涌现出许多出类拔萃的年轻人。 王熙乔 我在 GPT 出现时就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重大变革的机会。我对团队说,到 2029 年或 20 ...